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及政府政策、借贷款人的行为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增大,利率风险增强。跟西方国家长期对利率风险的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还未有足够的认识,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也没有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分析,着重从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产负债的管理等方面对加强我国利率风险的防范提出一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利率改革;利率风险;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64+.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7-0043-02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种类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12月29日颁布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按照来源不同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和期权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又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资产负债或表外业务到期日的不同或重新定价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风险,这是银行利率风险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重新定价风险一方面来源于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对称,另一方面来源于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数额、结构以及期限,致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易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在利率波动频繁时,若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对称,则遭受的利率风险更大。
(2)基差风险
基差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利率风险,它是指,即使银行在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时间相同,也就是说期限一致的情况下,但由于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与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一样,从而导致银行可能产生净利息减少的利率风险。
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大多是由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步变化所导致。例如2007年12月21日中央银行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三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了0.18%,贷款利率仅上调了0.09%,存贷利差由2.43%下降到2.34%。
(3)期权风险
期权风险是另一种利率风险,它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一般来说,期权赋予了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的权利。期权可以是单独的金融工具,如场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期权合同,这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可以隐含于其他的标准化金融工具之中,如债券或存款的提前兑付条款、贷款的提前偿还等等。所以说,期权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
2.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1)平均利润率。这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因为利息最终来源于利润,因而市场上的利率总水平总是介于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围绕平均利润率上下波动。
(2)借贷资金供求情况。这是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直接因素。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利率是起主导作用的利率,其他影响利率水平的非货币因素最终都会通过影响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而作用于市场利率。当借贷资金供过于求时,市场利率就会呈现下降的压力;当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市场利率就会呈现上升的压力;资金供求相等所决定的利率是均衡利率。
(3)国家经济政策。利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杠杆,国家会根据经济的运行状况,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调整优先利率的方式达到扶优限劣的目的;以提息、降息的做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规定利率高限的方式实施对利率、物价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管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对利率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利率长期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政府所定官方利率基本稳定不变,加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基本没有利率风险意识。近几年随着与国际接轨的加强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来说对于利率风险的认识有所增加和增强。但由于在这之前我国商业银行更多的在关注和防范由于不良资产而产生的信贷风险,所以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和不足。
2.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
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利率风险管理需要一套严密、科学、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监控机制不健全等体制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常常是由某一部门负责执行央行的利率政策,从而缺少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利率市场化后,若不能及时地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可能会导致对利率的变化不能灵活应对而带来风险。
三、防范殛规避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措施建议
1.加强对利率的预测,提高利率预测的准侧性
利率风险主要是由利率的变动引起的,因而准备得预测未来的市场利率的及其变动趋势对于商业银行规避相应的利率风险、减少损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未来的利率进行预测,要充分考虑前面提高的决定利率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市场的供求力量,要综合各种因素,将它们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利率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在利率风险的防范中发挥作用。
2.建立健全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在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处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积极进行自身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注释:
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29日颁布.
②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原则》,1997年9月19日.
参考文献:
[1]罗晓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金融经济,2009(6).
[2]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
[3]罗晓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金融经济,2009(6).
[关键词]利率改革;利率风险;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64+.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7-0043-02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种类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12月29日颁布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按照来源不同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和期权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又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资产负债或表外业务到期日的不同或重新定价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风险,这是银行利率风险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重新定价风险一方面来源于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对称,另一方面来源于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数额、结构以及期限,致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易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在利率波动频繁时,若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对称,则遭受的利率风险更大。
(2)基差风险
基差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利率风险,它是指,即使银行在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时间相同,也就是说期限一致的情况下,但由于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与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一样,从而导致银行可能产生净利息减少的利率风险。
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大多是由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步变化所导致。例如2007年12月21日中央银行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三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了0.18%,贷款利率仅上调了0.09%,存贷利差由2.43%下降到2.34%。
(3)期权风险
期权风险是另一种利率风险,它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一般来说,期权赋予了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的权利。期权可以是单独的金融工具,如场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期权合同,这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可以隐含于其他的标准化金融工具之中,如债券或存款的提前兑付条款、贷款的提前偿还等等。所以说,期权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
2.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1)平均利润率。这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因为利息最终来源于利润,因而市场上的利率总水平总是介于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围绕平均利润率上下波动。
(2)借贷资金供求情况。这是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直接因素。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利率是起主导作用的利率,其他影响利率水平的非货币因素最终都会通过影响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而作用于市场利率。当借贷资金供过于求时,市场利率就会呈现下降的压力;当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市场利率就会呈现上升的压力;资金供求相等所决定的利率是均衡利率。
(3)国家经济政策。利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杠杆,国家会根据经济的运行状况,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调整优先利率的方式达到扶优限劣的目的;以提息、降息的做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规定利率高限的方式实施对利率、物价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管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对利率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利率长期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政府所定官方利率基本稳定不变,加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基本没有利率风险意识。近几年随着与国际接轨的加强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来说对于利率风险的认识有所增加和增强。但由于在这之前我国商业银行更多的在关注和防范由于不良资产而产生的信贷风险,所以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和不足。
2.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
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利率风险管理需要一套严密、科学、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监控机制不健全等体制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常常是由某一部门负责执行央行的利率政策,从而缺少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利率市场化后,若不能及时地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可能会导致对利率的变化不能灵活应对而带来风险。
三、防范殛规避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措施建议
1.加强对利率的预测,提高利率预测的准侧性
利率风险主要是由利率的变动引起的,因而准备得预测未来的市场利率的及其变动趋势对于商业银行规避相应的利率风险、减少损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未来的利率进行预测,要充分考虑前面提高的决定利率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市场的供求力量,要综合各种因素,将它们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利率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在利率风险的防范中发挥作用。
2.建立健全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在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处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积极进行自身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注释:
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29日颁布.
②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原则》,1997年9月19日.
参考文献:
[1]罗晓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金融经济,2009(6).
[2]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
[3]罗晓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金融经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