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居高不下,各类青少年行为失范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亟待寻求破解之道。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则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举措。
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的意义
规则即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规范或标准,构成了“該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如家规家教、校规校纪、民规民约等。规则意识就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意识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既关乎着现代社会有序运转、和谐共处,也关乎着个人安危、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增强公民规则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位普通公民的责任。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培育显得更为重要。规则意识是构建青少年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内容,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核心素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少年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必备条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多次提到“青少年要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教育目的是形成青少年对规则的尊重和责任担当,自觉做到知规则、懂规则、守规则,让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依靠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青少年规则意识缺失的表现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养整体较高,大多数青少年一般都能够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少数青少年偶尔会出现违反学校规则、生活规则的情况,极少数青少年长期存在缺乏规则意识、故意违反规则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诚信、违反校纪班规、不遵守日常生活规范等,具体如无故旷课、上课迟到、不按时交作业、上课睡觉、乱丢垃圾、欺凌、赌博等行为。
青少年规则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是学校规则教育的缺失。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普遍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弱化学生在思想品格、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方面的培养。而且在教材中、课堂上缺少关于规则内容的专题安排和融入性设计。有时甚至还存在教职工违反校规校纪,不正当、不公正、不合规地行使教育管理权力,这不仅不能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还会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不良的规则观念。
二是家庭不当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不当竞争心理和极端比较心理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特别遵守规则,不会灵活应变,将来容易在社会上吃亏,因此就引导孩子选择性遵守规则或者钻规则的空子,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虽然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但在实际生活却不能做到切实遵守规则,给孩子树立不当的规则观念。如有的家长一边教导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边带着孩子闯红灯;一边教导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一边还在往车窗外乱扔垃圾;一边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一边自己天天沉迷于手机。
三是现实生活中不良现象的误导。相对法律而言,一般意义上的规则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方面,违反规则所需承担的不利责任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违反规则可能被查处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就造成社会上很多人会为获得不当利益而公然违反社会规则,给青少年做出不正确的行为示范,从而加固青少年逾越规则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
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的路径
完善多层次系统化的学校培育体系。一是做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规则意识培育的衔接。规则意识培育要从小做起,构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以贯之的规则意识教育体系。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统筹安排各学段学校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协调一致,层次递进,螺旋上升。二是做到专门课和非专门课规则意识培育并重。在《道德与法治》专门课程之外,也要注重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渗透规则内容,借助生动例子适切展现,通过教师有意的引导,达到更好的规则意识培育效果。三是做好“课内”与“课外”规则意识培育相结合。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培育不能仅仅依赖课堂上的课程教育,也需要结合课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题材,从课堂外、教材外挖掘培育青少年规则意识的鲜活素材,让青少年在具体实践中感同身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构建多元动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活动性、发展性、渗透性为原则,以实践教育与课堂教育为载体,以考核评价为保障的多元动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规则意识教育。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对学生开展规则意识教育,如通过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则的规则意识。二是在参与规则制定中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学校可以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制定校规校纪,或者班级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班规班约,在制定规则尤其是涉及学校重大事务的规则时,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通过参与学校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了解规则的制定过程,从而加深对规则的认同感,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三是将规则意识培育纳入法治教育。参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将规则意识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规则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同步进行,增强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的时效性。
营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合力培育环境。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思想逻辑和成长环境,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合力培育路径。一是筑牢家庭教育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家长要更好地担起责任,不仅重视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表现,也要重视培育孩子包含规则意识在内的法治素质,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逐步培养孩子对规则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二是建设好学校教育主阵地。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及时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协同家长做好家校共育。三是营造社会教育“大课堂”。社会是青少年重要的学习、生活空间,规则意识培育的落实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成年公民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常生活、公私场所里严于律己、遵规守纪,为青少年树立尊重规则、谨守规则的榜样,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香玉
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的意义
规则即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规范或标准,构成了“該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如家规家教、校规校纪、民规民约等。规则意识就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意识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既关乎着现代社会有序运转、和谐共处,也关乎着个人安危、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增强公民规则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位普通公民的责任。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培育显得更为重要。规则意识是构建青少年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内容,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核心素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少年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必备条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多次提到“青少年要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教育目的是形成青少年对规则的尊重和责任担当,自觉做到知规则、懂规则、守规则,让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依靠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青少年规则意识缺失的表现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养整体较高,大多数青少年一般都能够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少数青少年偶尔会出现违反学校规则、生活规则的情况,极少数青少年长期存在缺乏规则意识、故意违反规则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诚信、违反校纪班规、不遵守日常生活规范等,具体如无故旷课、上课迟到、不按时交作业、上课睡觉、乱丢垃圾、欺凌、赌博等行为。
青少年规则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是学校规则教育的缺失。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普遍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弱化学生在思想品格、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方面的培养。而且在教材中、课堂上缺少关于规则内容的专题安排和融入性设计。有时甚至还存在教职工违反校规校纪,不正当、不公正、不合规地行使教育管理权力,这不仅不能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还会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不良的规则观念。
二是家庭不当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不当竞争心理和极端比较心理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特别遵守规则,不会灵活应变,将来容易在社会上吃亏,因此就引导孩子选择性遵守规则或者钻规则的空子,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虽然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但在实际生活却不能做到切实遵守规则,给孩子树立不当的规则观念。如有的家长一边教导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边带着孩子闯红灯;一边教导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一边还在往车窗外乱扔垃圾;一边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一边自己天天沉迷于手机。
三是现实生活中不良现象的误导。相对法律而言,一般意义上的规则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方面,违反规则所需承担的不利责任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违反规则可能被查处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就造成社会上很多人会为获得不当利益而公然违反社会规则,给青少年做出不正确的行为示范,从而加固青少年逾越规则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
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的路径
完善多层次系统化的学校培育体系。一是做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规则意识培育的衔接。规则意识培育要从小做起,构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以贯之的规则意识教育体系。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统筹安排各学段学校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协调一致,层次递进,螺旋上升。二是做到专门课和非专门课规则意识培育并重。在《道德与法治》专门课程之外,也要注重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渗透规则内容,借助生动例子适切展现,通过教师有意的引导,达到更好的规则意识培育效果。三是做好“课内”与“课外”规则意识培育相结合。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培育不能仅仅依赖课堂上的课程教育,也需要结合课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题材,从课堂外、教材外挖掘培育青少年规则意识的鲜活素材,让青少年在具体实践中感同身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构建多元动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活动性、发展性、渗透性为原则,以实践教育与课堂教育为载体,以考核评价为保障的多元动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规则意识教育。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对学生开展规则意识教育,如通过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则的规则意识。二是在参与规则制定中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学校可以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制定校规校纪,或者班级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班规班约,在制定规则尤其是涉及学校重大事务的规则时,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通过参与学校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了解规则的制定过程,从而加深对规则的认同感,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三是将规则意识培育纳入法治教育。参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将规则意识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规则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同步进行,增强青少年规则意识培育的时效性。
营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合力培育环境。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思想逻辑和成长环境,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合力培育路径。一是筑牢家庭教育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家长要更好地担起责任,不仅重视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表现,也要重视培育孩子包含规则意识在内的法治素质,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逐步培养孩子对规则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二是建设好学校教育主阵地。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及时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协同家长做好家校共育。三是营造社会教育“大课堂”。社会是青少年重要的学习、生活空间,规则意识培育的落实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成年公民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常生活、公私场所里严于律己、遵规守纪,为青少年树立尊重规则、谨守规则的榜样,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