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中成绩最为显著,影响最为深远的的近代学校。船政学堂培养出的那些各类人才,在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般的身影永远无法抹去。
严复(公元1853年~公元1921年)
福建闽侯人。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技术,系管驾第一届毕业生。1877年保送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1879年5月回国,先后在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或总办。甲午战争后,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向西方学习。并大量翻译《天演论》《原富》等西方政治经济学说,是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
叶祖珪(公元1852年~公元1905年)
福州人。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1877年选为第一届留英学生入皇家海军学院深造。1894年9月17日中午,叶祖率靖远舰参加中日黄海海战,1895年2月17日威海陷落敌手,北洋水师覆没,叶祖遭贬职回故里。1899年4月,叶祖官复原职,并加提督衔,统领北洋水师,肩负整顿海军重任。随后历任浙江温州镇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南洋水师学堂督办、 上海船坞(江南造船厂前身)总办、总理南北洋水师等职。
刘步蟾(公元1852年~公元1895年)
福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1877年3月选为第一届留学生,赴英学习,于1879年秋获优等文凭回国,调北洋水师任镇北炮舰舰长。1882年后多次赴德监造军舰,1888年9月,北洋水师正式成立,被委任为右翼总兵兼定远旗舰(指挥舰)舰长。1894年9月17日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刘步蟾因功晋升记名提督(舰队司令),奉命代理北洋水师提督。1895年2月,中日刘公岛战役爆发,2月10日,定远舰弹尽,刘公岛外援断绝,为使军舰不落入敌手,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舰,自裁殉国,时年43岁。
邓世昌(公元1849年~公元1894年)
广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1871年堂课毕业。1873年9月舰课毕业。1875年,率舰扼守澎湖、基隆,随后任福建水师扬武巡洋舰大副。1879年调赴北洋水师,任飞霆舰舰长。不久,又调任镇南舰舰长。1882年率舰援朝,挫败日本侵朝计划,任扬威舰舰长。1887年调任从德国购回的致远巡洋舰舰长。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任致远舰舰长。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率致远舰冲向吉野等日舰,准备与敌舰同归于尽,掩护定远旗舰。因寡不敌众,又被数艘日舰炮火击中,被吉野发射的鱼雷命中,顷刻沉没,邓世昌落水殉国,年仅45岁。
魏瀚(公元1850年~公元1928年)
福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前学堂,系制造第一届毕业生,成绩名列第一。1877年选为第一届留学生赴法学习造船,兼习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1883年在后学堂兼任管轮主任教官。先后任汉阳机器局总办、湖广铁路总办等职。1903年,以四品卿衔任船政会办大臣。1904年,被参革职离开船政,先后担任广东黄浦造船所、水师学堂、石井兵工厂总办及广九铁路总理,海军造船总监、海军留学生监督等职。1915年,率一批海军员生魏子浩、陈绍宽、李世甲等赴美学习飞机潜艇制造技术。1917年由美告老回国。1929年逝世。
萨镇冰(公元1859年~公元1952年)
福州人。1869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第二届,1877年以成绩第一名毕业。1877留学英国。1882年调天津水师学堂任正教官。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罢职回福州。1909年7月15日任筹备海军大臣。他把南北洋海军统一编为巡洋、长江两舰队,并任海军统制(两舰队总司令)。北洋政府时期,历任上海兵工厂(江南制造局)总办、海军总长、海军部尚书。1920年5月14日兼任代国务总理,组成临时内阁。1922年10月,就任福建省长,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闽变”,他支持十九路军,被任命为延平省省长。
抗日战争时期,支持抗日。福建解放前夕,拒赴台湾。1952年病逝。
陈季同(公元1852年~公元1905年)
福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前学堂制造专业,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1875年选派随洋监督日意格赴欧游历考察,翌年4月回国。1877年选为第一届留学生,赴法学习政治法律。学成后任驻德、法使馆翻译官。1878年升任代理驻法公使兼驻比利时、奥地利、丹麦、荷兰四国参赞。陈季同精通多国文字与法律,并将《红楼梦》等中国文学著作译成法文,在法国刊行。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前,由德赴法参加谈判。和谈失败后,归国赴台,以副将职参加指挥抗法战争。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次年,以副将身份到台湾筹划防务,策划成立“台湾民主国”,决心保台,反对割让,但清政府战败后惧怕日本,不敢支援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在日军进攻下,保台计划终告失败,心灰意懒地回上海闲居。1905年病逝南京,终年53岁。
王寿昌(公元1864年~公元1926年)
福州人。1878年入马尾船政前学堂,系制造班第三届毕业生。1885年,被选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法律学并专修法文6年。1897年,王寿昌毕业回国后在马尾船政学堂任法文教习。同年初夏,与好友林纾合译《茶花女》,以王寿昌口述原著情节,林纾文言笔录的方式完成近代史上轰动一时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不久,清廷修建京汉铁路,向法国借款,他任总翻译。后任汉阳兵工厂厂长。1912年春,回福建任福州交涉司司长,负责对外交涉事宜。1926年病故于福州。其子王铁崖亦为著名国际法学家。
詹天佑(公元1861年~公元1919年)
原籍安徽婺县。1872年考取幼童官费出洋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考试得第一名,获学士学位。1881年归国,与留美15名同学被送入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1882年秋以成绩第二名毕业,登扬武舰实习。1884年2月任后学堂教官。同年8月23日,与当地军民一道,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的战斗,抢救死伤人员。同年底,调广州任博学馆(后改称水陆师学堂)教官。1888年,入中国铁路公司任职,献身铁路事业,参与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建设,一生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919年4月病逝。
严复(公元1853年~公元1921年)
福建闽侯人。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技术,系管驾第一届毕业生。1877年保送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1879年5月回国,先后在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或总办。甲午战争后,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向西方学习。并大量翻译《天演论》《原富》等西方政治经济学说,是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
叶祖珪(公元1852年~公元1905年)
福州人。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1877年选为第一届留英学生入皇家海军学院深造。1894年9月17日中午,叶祖率靖远舰参加中日黄海海战,1895年2月17日威海陷落敌手,北洋水师覆没,叶祖遭贬职回故里。1899年4月,叶祖官复原职,并加提督衔,统领北洋水师,肩负整顿海军重任。随后历任浙江温州镇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南洋水师学堂督办、 上海船坞(江南造船厂前身)总办、总理南北洋水师等职。
刘步蟾(公元1852年~公元1895年)
福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1877年3月选为第一届留学生,赴英学习,于1879年秋获优等文凭回国,调北洋水师任镇北炮舰舰长。1882年后多次赴德监造军舰,1888年9月,北洋水师正式成立,被委任为右翼总兵兼定远旗舰(指挥舰)舰长。1894年9月17日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刘步蟾因功晋升记名提督(舰队司令),奉命代理北洋水师提督。1895年2月,中日刘公岛战役爆发,2月10日,定远舰弹尽,刘公岛外援断绝,为使军舰不落入敌手,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舰,自裁殉国,时年43岁。
邓世昌(公元1849年~公元1894年)
广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1871年堂课毕业。1873年9月舰课毕业。1875年,率舰扼守澎湖、基隆,随后任福建水师扬武巡洋舰大副。1879年调赴北洋水师,任飞霆舰舰长。不久,又调任镇南舰舰长。1882年率舰援朝,挫败日本侵朝计划,任扬威舰舰长。1887年调任从德国购回的致远巡洋舰舰长。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任致远舰舰长。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率致远舰冲向吉野等日舰,准备与敌舰同归于尽,掩护定远旗舰。因寡不敌众,又被数艘日舰炮火击中,被吉野发射的鱼雷命中,顷刻沉没,邓世昌落水殉国,年仅45岁。
魏瀚(公元1850年~公元1928年)
福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前学堂,系制造第一届毕业生,成绩名列第一。1877年选为第一届留学生赴法学习造船,兼习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1883年在后学堂兼任管轮主任教官。先后任汉阳机器局总办、湖广铁路总办等职。1903年,以四品卿衔任船政会办大臣。1904年,被参革职离开船政,先后担任广东黄浦造船所、水师学堂、石井兵工厂总办及广九铁路总理,海军造船总监、海军留学生监督等职。1915年,率一批海军员生魏子浩、陈绍宽、李世甲等赴美学习飞机潜艇制造技术。1917年由美告老回国。1929年逝世。
萨镇冰(公元1859年~公元1952年)
福州人。1869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第二届,1877年以成绩第一名毕业。1877留学英国。1882年调天津水师学堂任正教官。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罢职回福州。1909年7月15日任筹备海军大臣。他把南北洋海军统一编为巡洋、长江两舰队,并任海军统制(两舰队总司令)。北洋政府时期,历任上海兵工厂(江南制造局)总办、海军总长、海军部尚书。1920年5月14日兼任代国务总理,组成临时内阁。1922年10月,就任福建省长,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闽变”,他支持十九路军,被任命为延平省省长。
抗日战争时期,支持抗日。福建解放前夕,拒赴台湾。1952年病逝。
陈季同(公元1852年~公元1905年)
福州人。1867年考入船政前学堂制造专业,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1875年选派随洋监督日意格赴欧游历考察,翌年4月回国。1877年选为第一届留学生,赴法学习政治法律。学成后任驻德、法使馆翻译官。1878年升任代理驻法公使兼驻比利时、奥地利、丹麦、荷兰四国参赞。陈季同精通多国文字与法律,并将《红楼梦》等中国文学著作译成法文,在法国刊行。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前,由德赴法参加谈判。和谈失败后,归国赴台,以副将职参加指挥抗法战争。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次年,以副将身份到台湾筹划防务,策划成立“台湾民主国”,决心保台,反对割让,但清政府战败后惧怕日本,不敢支援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在日军进攻下,保台计划终告失败,心灰意懒地回上海闲居。1905年病逝南京,终年53岁。
王寿昌(公元1864年~公元1926年)
福州人。1878年入马尾船政前学堂,系制造班第三届毕业生。1885年,被选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法律学并专修法文6年。1897年,王寿昌毕业回国后在马尾船政学堂任法文教习。同年初夏,与好友林纾合译《茶花女》,以王寿昌口述原著情节,林纾文言笔录的方式完成近代史上轰动一时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不久,清廷修建京汉铁路,向法国借款,他任总翻译。后任汉阳兵工厂厂长。1912年春,回福建任福州交涉司司长,负责对外交涉事宜。1926年病故于福州。其子王铁崖亦为著名国际法学家。
詹天佑(公元1861年~公元1919年)
原籍安徽婺县。1872年考取幼童官费出洋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考试得第一名,获学士学位。1881年归国,与留美15名同学被送入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1882年秋以成绩第二名毕业,登扬武舰实习。1884年2月任后学堂教官。同年8月23日,与当地军民一道,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的战斗,抢救死伤人员。同年底,调广州任博学馆(后改称水陆师学堂)教官。1888年,入中国铁路公司任职,献身铁路事业,参与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建设,一生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919年4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