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妈妈都遭遇过宝宝半夜突然醒来的情形。所以,在翻开绘本《你醒了吗?》的第一页,看到黑暗中一双骨碌碌的小眼睛,看到配文“妈妈,你睡醒了吗?”你内心一定已经对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充满了同情。
不过,事情并没有你所预料的那样糟糕。
的确,故事中半夜醒来的小男孩,也像所有的宝宝那样,用尽了各种招数来没收妈妈的睡眠。比如:
第一招:温柔。他笑眯眯的,柔情似水地依偎在身边,用带着奶味的体香刺激妈妈,让妈妈无法发脾气;
第二招:暴力。他用手掀开妈妈的眼皮,揉捏妈妈的脸颊,坐在妈妈的身上;
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无休止地问问题。
“妈妈,你睡醒了吗?”
“没有。”
“妈妈,你喜欢黄色吗?”
此时,无论你回答“是的,我喜欢”,还是“不,我不喜欢”,接下来他只要加上一个“为什么”,你就完败了。
但是,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并没有上当。
“是的,我喜欢。那么你喜欢黄色吗?”她轻而易举地就把球丢回给了小男孩。
对小男孩来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果然,他欢天喜地地告诉妈妈他喜欢黄色。妈妈于是顺着他的话题问他:“你为什么喜欢黄色呢?”“还有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之后,小男孩还要求妈妈给他讲讲黄色的东西,妈妈于是随便给他讲了几个,比如黄色的香蕉、黄色的皮球、黄色的手套等。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因为小男孩已经在妈妈温暖的讲述之中满意地睡着了。
许多妈妈总会被“问题儿童”困扰,即使不是三更半夜的鏖战,平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也让人痛苦不堪。实际上,那是因为妈妈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问题儿童”乐此不疲地提出问题时,正是在向我们表达一种需要:
一两岁的宝宝可能仅仅是为了体验交流的乐趣。你一句我一句的应答形式,能让他逐渐建立对话的基本规则,即轮流和呼应;
三岁的宝宝,可能只是为了练习“提问”这种语言形式: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如何才能?等等。这些不同的提问方式让他逐渐掌握提问的句式;
五岁后,宝宝喋喋不休地提问,则可能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想听你认真地表达意见。
聪明的父母,只要发现隐藏在孩子问题背后的真实目的,就能更好地给出答案,满足他们真正的需要。
不过,事情并没有你所预料的那样糟糕。
的确,故事中半夜醒来的小男孩,也像所有的宝宝那样,用尽了各种招数来没收妈妈的睡眠。比如:
第一招:温柔。他笑眯眯的,柔情似水地依偎在身边,用带着奶味的体香刺激妈妈,让妈妈无法发脾气;
第二招:暴力。他用手掀开妈妈的眼皮,揉捏妈妈的脸颊,坐在妈妈的身上;
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无休止地问问题。
“妈妈,你睡醒了吗?”
“没有。”
“妈妈,你喜欢黄色吗?”
此时,无论你回答“是的,我喜欢”,还是“不,我不喜欢”,接下来他只要加上一个“为什么”,你就完败了。
但是,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并没有上当。
“是的,我喜欢。那么你喜欢黄色吗?”她轻而易举地就把球丢回给了小男孩。
对小男孩来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果然,他欢天喜地地告诉妈妈他喜欢黄色。妈妈于是顺着他的话题问他:“你为什么喜欢黄色呢?”“还有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之后,小男孩还要求妈妈给他讲讲黄色的东西,妈妈于是随便给他讲了几个,比如黄色的香蕉、黄色的皮球、黄色的手套等。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因为小男孩已经在妈妈温暖的讲述之中满意地睡着了。
许多妈妈总会被“问题儿童”困扰,即使不是三更半夜的鏖战,平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也让人痛苦不堪。实际上,那是因为妈妈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问题儿童”乐此不疲地提出问题时,正是在向我们表达一种需要:
一两岁的宝宝可能仅仅是为了体验交流的乐趣。你一句我一句的应答形式,能让他逐渐建立对话的基本规则,即轮流和呼应;
三岁的宝宝,可能只是为了练习“提问”这种语言形式: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如何才能?等等。这些不同的提问方式让他逐渐掌握提问的句式;
五岁后,宝宝喋喋不休地提问,则可能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想听你认真地表达意见。
聪明的父母,只要发现隐藏在孩子问题背后的真实目的,就能更好地给出答案,满足他们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