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学生不快乐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哈佛校园里,自杀并非一件鲜为人知的现象,自杀人数却是逐年略增。
  哈佛大学学生自杀问题的严重程度之所以难以进行界定,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一问题在哈佛很少被论及。哈佛长期以来就有一种“沉浮全靠自己”的校园文化。如果你有能力被哈佛录取,这套理论便开始运行,一旦你进了哈佛,你根本就不需要有很多人来帮助你。这所大学里面成绩优异的学生俯拾皆是,他们早都习惯了独自一人孤独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刻苦学习。哈佛的学生指导体系长期以来都是学生们抱怨的焦点;哈佛大学的权威人士们大多要么太忙,要么位尊势显,要么就是太自以为是,甚至是这三者兼而有之,因而他们根本不屑于将很多的时间用于向学生讲授学习课程和个人问题。事实上,从某个角度上看,其他落后于你的人的存在表明了你个人的成功,证明了你在这所世界顶级大学的人生竞赛中领先。然而有些学生则注定要半途掉队。
  对于那些在奋斗中的人来说,向别人请求帮助会使他们觉得沮丧。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哈佛助长了一种残酷的个人本位主义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为遮掩自己感觉到的弱点或是实际存在的弱点而感到了压力。
  据《哈佛深红》报道,2003年3月,一项由哈佛大学健康事务部门所做的调查显示,“在上一学年中,哈佛学院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觉得抑郁,此外还有将近10%的本科生报告说他们曾经考虑过想要自杀”。哈佛2003级学生总干事克里希南·苏布拉马尼扬解释道,“在哈佛,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他们不停地忙于手中的事务,从未停止过,也不懂得爱护自己。哈佛的学生很少坐下来歇一歇。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在不停地快速奔跑的状态下,有谁会停下来问一句‘你好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学生进哈佛学习之前就产生了。跨进哈佛门槛的压力使他们筋疲力尽。如今的学生若想赢得哈佛的青睐,自己的入学申请能否为哈佛所接受,仅凭他们的父辈是哈佛毕业生或是他们在寄宿学校的良好表现是不够的。每年哈佛的本科招生数只有1600名左右,却有约2万名的学生向哈佛提出入学申请。
  当他们进入哈佛之后,他们必定会感到不适。他们会发现,他们每个人在中学里都是佼佼者,可现在他们身边都是些比他们更有才华、更加成竹在胸的同学。“许多人都会觉得‘在哈佛这里的每个人都比自己聪明。”
  哈佛的充满竞争性的生活使学生们时而精力充沛,时而筋疲力尽。本科生们为了各种分数、荣誉、奖学金、津贴、奖励、学生社团的领导地位等等而相互竞争。就像哈佛大学,其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总是想要成为第一,每一方面都想做到最好,于是不断地给它自己施加压力。哈佛的学生们也是如此。因此他们中有很多人即使并没输也总觉得自己输了。
  哈佛学生对他们的学校缺乏一种团体意识表示失望。在这里,他们所说的团体意识指的就是一种互助、和谐的氛围。他们欣赏那种经由哈佛的竞争文化所造就的卓越,但他们也希望能够用一种不至于这般不和谐的方式来获得它。数量惊人的哈佛学生会告诉你,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学校,但他们感激它,尊重它。他们感谢哈佛为他们所提供的机会,但是他们并不喜欢哈佛。这里的氛围太冷漠,太孤清。(这里的天气也一样,阴沉而寒冷刺骨。波士顿的冬天通常持续半个多学年,从而加重了校园里的精神健康问题。)
  由于哈佛的学生是如此的不平常,因此,学校虽曾一度希望他们能通过致力于社会的利益而净化自我的心灵,为了成就一个更大的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他们个人的成就,然而这一切又谈何容易啊。毕竟,这与他们当初为了能被哈佛接纳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相矛盾。“每个人都明白,为了进哈佛自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克里希南·苏布拉马尼扬说:“怜悯之心并不能帮助你进入哈佛。”而且这种怜悯之心在你进入哈佛之后你也难得一见。“是否会交际和有没有同情心在哈佛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事。”2003届毕业生凯瑟琳·巴斯在毕业纪念日的演讲中对数千名的听众说,“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孤独、拼命和痛苦地……完成了哈佛的学业。”巴斯的演讲应当是风趣的,因此出席这场毕业典礼的父母们都笑了,但却笑得紧张不安,而出席这场典礼的学生的笑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笑。
  许多哈佛学子对这所坐落于查尔斯河河岸、历史悠久的红砖大学长期怀有种种理想化了的憧憬,然而,他们的期望值与现实的哈佛之间的差距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作为一个年轻人,从你才开始有点懂事,知道哈佛到底是什么的那天起,你便为将来能进哈佛而拼搏,而牺牲。然而有朝一日,你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哈佛,这时你又该怎么办呢?
  有些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期望值或寻找其他令自己得以满足的事物来适应这个差距。常常听到哈佛的学生说,尽管他们不喜欢这所大学,但他们还是会珍惜他们在这里所建立的各种友谊,珍视他们的各种课外爱好。而其他的一些人则变得更加务实,他们认为来哈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掌握各种技能和建立各种关系,以备毕业之后所用。也有其他人断定,他们不快乐的原因不可能在于学校。他们之所以觉得不快乐想必是因为他们在某个连自己都弄不懂的神秘方面失败了,是他们自身能力上的不足。
  许多学生与哈佛之间似乎存在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他们尊重哈佛的历史,尊重它的传统,尊重它的影响力;当他们告诉那些没有进哈佛求学的人他们在哪上学时,他们觉得就如同“投放了一颗H弹”。但他们也为哈佛大学过去的影响力而深感压抑。他们所在的这个学校鼓励他们去追求个人的自立,然而这个学校自身辉煌的历史却常常被人们提及,湮没了他们个人的重要性。有时他们渴望着叛逆,然而,他们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是因顺从而获益的:权势、财富和名望都归那些遵循哈佛规则的人所有。此时,叛逆似乎就显得是非常不明智的了。
其他文献
无论是此前对于高考的反思,比如最负盛名的《中国高考报告》,还是今年各大报刊杂志对高考30周年的纪念,所有对于高考的叙事都是纪实类的,要么是个人回忆,要么是报告文学。在对高考的各种纪实性反思颇为多维和丰富中,《磨尖掐尖》依然实现了一部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意义与价值。  所谓“磨尖”,指的是在高考大潮的裹胁中,尖子生不断被朝着状元的方向打磨的过程。而这种打磨,不止是知识记忆的强化和学习成绩的比拼,更
2006年12月16日,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颁奖活动在合肥举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一辑)荣膺其中的编辑出版一等奖。各方嘉宾和书坛精英相约合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安徽省领导出席颁奖晚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兰亭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四年一度的中国书法界专业奖项,它与中国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
有报道透露,去年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任外交大臣期间在参加北约峰会讨论俄罗斯问题后去意大利同苏联克格勃间谍会面  俄罗斯干预民主政治的问题已经成为大西洋两岸具有潜在爆炸性的政治消息。  最近美国资深民主党人士希拉里批评英国政府推迟公布情报安全委员会(ISC)关于俄罗斯干涉英国民主的报告。与此同时,英国媒体报道暗示约翰逊同俄罗斯有复杂关系。  英国政府决定在12月12日大选后公布该报告,但是反对者说现在
《未来50年大趋势》包含了各种预测和推测,但根本目的并不是预测未来。意图是激发想象力,希望你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我们熟悉的事物,并以更清晰的思路解读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要说有目的的话,本书的目的就是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使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团体慎重考虑他们将要前往的地方,以及一旦到达那里之后,是否值得停留。本文选编自该书,标题为本刊改写。  根据爱好切换媒体用户将根据自己的需要切换媒体。例如,视频点播
周南海这个人,我没见过。但是周南海的篆刻作品,我却见过不少,主要是在他的印谱上。起先,是我的老同事毕敏先生给我捎来一本篆刻集,上面有他的简单履历,由此,我知道他是湖北荆州人氏,师从篆刻名家汪新士先生,参加过一些有分量的大展,其中较有特色的一个是“当代古典朱文印精品展”一个当代,一个古典,一个朱文印,三者合而为一,不禁让人立时感到这个篆刻家有点与众不同。  翻看他的作品集,发现其朱文印确实功力不凡。
书号升位正式开始实行    2007年1月1日,现有的书号将通过增加“978”前缀从10位升至13位。2007年1月1日后出版(包括再版、重印)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从征订目录到版本记录将一律使用13位中国标准书号。之前使用10位中国标准书号、版本记录中出版日期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并已进入装印流程的图书可继续进入图书市场,如重印、再版,则须按照新版《中国标准书号》要求执行。库存出版物(
受江苏新华发行集团邀请,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与中国图书馆学会、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2006中国·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10月25~28日,我中心艾立民主任带队,全国新书目杂志社、计算机室、经营开发处一行五人参加了这次展销会。  全国仅高等学校图书馆年购书经费就超过30亿元,加上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企业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全国图书馆年购书经
1993年11月,我们访问伦敦,英国议会外交委员会的5位议员问我,现在发展上海,是不是要取代香港?当时是在英国议会的一个大厅里,我抬头望见宽敞的大厅有许多盏灯。我有感而发:在这个大厅里,不应只有一盏灯,而应该有许多盏灯;在中国也是一样,她需要若干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中国政府认为,上海的发展必然会促进香港的繁荣。中国政府开发上海浦东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上海;振兴上海的目的,首先是带动长江三角洲,从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互联网。自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开始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Web技术和网络浏览器的出现,网络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级,已经从Web1.0时代发展到Web2.0时代,目前正向Web3.
红学何为?这一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是经常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和面目反复出现,影响和困扰红学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本《红学何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原则来研究《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版本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将红学研究的视线重新拉回到对“红学何为”这一原初命题的追问,体现出对红学研究路向的深刻反思,对于推进红学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红学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其研究对象——《红楼梦》的认识。在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