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育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海岛资源,让学生通过画渔民画提高技能水平,关注家乡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本土生活,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 创建海岛德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的特色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有效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渔民画;特色教学;德育渗透;热爱家乡;了解家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69-02
  1 创建校园艺术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浙江宁波象山县是个半岛,既有美丽的田园风光,也有鲜明的农家生活,更多的是多姿多彩的劳动场面,因象山地处海边,渔文化的气息更是浓郁。鹤浦是个海岛,在象山半岛的最南端,与渔港古镇石浦一港之隔,有100多平方公里,周围无名小岛若干。鹤浦镇主要以造船业、海洋捕捞和养殖业为主。海鲜是本地最大的特产,除了海鲜,本地还有许多特产,如枇杷、沙地西瓜,紫菜是部分人发家致富的法宝。紫菜养殖地异常美丽,还有几个养殖滩涂,盛产海产品。岛上的沙滩、树林等也是很吸引人的。
  鹤浦是个海岛地区,也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百姓对文化的需求强烈,这也是结合了与鹤浦的实际。鹤浦有着浓郁的渔乡特色,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画渔民画来赞美家乡鹤浦。
  分析象山现在农民画发展,牢牢结合鹤浦的渔乡特色,在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鹤浦小学的渔民画开始迈出了脚步。以这些乡土资源为着眼点,构建校本特色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文化建设。
  我校美术组老师借鉴了农民画这一概念,根据当地海岛特点,提出了渔民画这个概念。从2007年开始,美术组的老师和学生一起从渔民画的内容、形式上等问题摸索。
  2 结合海岛特色,树立德育理念
  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进程中,怎样构建大的德育体系,实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贯彻“德育到位,全面发展”的宗旨,作为美育的重要环节——美术课怎样融入德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长期以來,很多教师在美术课中常常是重视技能而忽视德育,只看重智育因素的培养却轻视了育人的过程。历览古今,多少艺术家都以其高尚的品格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可见“德艺双馨”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
  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以满怀激情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最终达到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
  “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那就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在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鹤浦小学始终把课堂教学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放在首位,以学科课堂为主渠道,开展学科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让校园文化充盈校园的每个角落,渗透于各个领域,让人身临其境,沐浴其中,如春风化雨。建设乡土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能使学校形成亲切感人的文化氛围,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
  因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开展以渔民画为载体的小学渔民画的特色美术教学,从而丰富我校的美术特色,培养一大批鹤小渔民画小画家。
  鹤浦镇的造船业、海洋捕捞和养殖业都是极好的美术素材。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是看得见、感受得到、摸得着的地方。通过亲身的感受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杜甫有“霜从白露起,月是故乡明”的绝句,歌曲中赞美家乡的更是举不胜举。由此可见,爱家乡之情人皆有之。
  热爱自己家乡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传说、民俗、历史、特产、人物,这些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学生的爱家乡意识是从认识开始的,沿着情感、意志、行为的内在程序而形成。学校引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海岛德育资料,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了解家乡的可爱之处。开展收集海岛资源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山水和人物,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崇敬之情、眷恋之情。
  因此,通过渔民画的美术教学,可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家乡、深切地热爱家乡,自然会萌发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而爱国之心与爱家乡之情是息息相通的,进而升华为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崇高理想。
  3 开展特色教学,渗透德育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念。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通过视觉感受艺术形象的撞击与震撼,通过艺术审美活动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得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美术活动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多种形式渗透德育,在命题作画时,从多角度加强德育教育,通过活动,增加友谊,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精神,在互相竟比中,取长补短。有机的将美术活动与德育融于一体,并能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
  学校充分利用本地海岛资源在美术课堂中贯穿德育教学,既节约了资源,又能使学生不感觉到陌生。主要靠美术教师深入课堂,认真挖掘海岛潜在的因素,通过画渔民画,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先后组织了美术老师到象山县茅洋学校考察农民画、到嘉兴参观第三届全国农民画展览。   我校美术组老师借鉴了农民画这一概念,根据当地海岛特点,提出了渔民画这个概念。渔民画,象山似乎还没有这个概念,有则也很可能是我们首创的。
  渔民画:是一种反映海洋文化、海岛风情的优美画卷,也是展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型不受限制、想象无限、变形无限、夸张无限等构画特点。
  我校的渔民画内容以鹤浦海岛为背景,以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表现手法上有着大海自由随意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的鲜明个性,采用夸张、变形的表现形式,展示渔民多姿多彩的劳动和生活场景。无论是丰富的内容题材,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能够使人展开无限的想象。这种绘画方式极有利于放飞小学生的想象空间,極有利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锻炼,让学生亲身体会家乡海岛内在美和外在美,使他们更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生活!
  我校根据具体年龄从不同途径丰富学生的渔民画生活经验、技能经验,以集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有关渔民画的知识、绘画技能,包括构图、勾线及色彩等方面,使学生真正了解渔民画的风格,并能大胆的以各种形式进行渔民画的创作。我校组织每周两次的集体教学活动,创新了教学模式,确定几种渔民画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各年龄段渔民画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类型。
  1、临摹:准备材料——激发兴趣——讲解示范——交代要求——学生临摹——教师讲评。
  2、欣赏:准备材料——创设场景——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再次交流——教师提升——延伸活动。
  3、写生:准备材料——观察测量——集中交流——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写生创作——展示作品——活动评价。
  4、创作:导入活动——欣赏作品——介绍讨论——想象讲述——自由创作——展示、讲述。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鹤浦海岛,出门就能看到海、沙滩、渔民,乘上船、吃到海鲜,这就为我们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供了素材。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供他们学习,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浓了,他们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不断提高。多数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和创作渔民画,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童趣。
  由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初次接触渔民画,并没有画渔民画的经验,实施起来有相对的难度。除了收集现有的资料外,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渔家生活、渔业劳作和节庆场面的图片,另外美术老师自己带着相机去拍来照片让学生画。
  4 创建艺术平台,展示自我风采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的渔民画终于在县内名声鹊起。学生先后创作出多数渔民画作品。学生的渔民画作品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造型独特,更具有民间性和独创性。渔民画拓展了美术教学中所没有接触到的画种。从认识渔民画、学习渔民知识、体验渔民生活、创作渔民画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既有美丽的海岛风光,也有鲜活的渔家生活,更多的是多姿多彩的渔业劳作、节庆场面,用孩子独特的视角反应了象山渔乡特有的风土人情。
  2007年10月22日,我校的多幅渔民画作品刊登在象山报上。
  2008年5月1日开始,我校的27幅渔民画作品在县文化馆展览了一个月。
  2008年5月20日,象山电视台“周末六点半”栏目组来我校采访渔民画的创作过程,于5月31日在象山电视台“周末六点半”栏目播出。
  2009学年,又先后创作出了将近30余幅的渔民画作品。
  之后也不断创作出新的渔民画作品
  我校在渔民画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开展了许多拓展性的实践活动。如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各个海洋基地、实地写生;请渔民家长介绍渔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渔民画生活经验的提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项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在欣赏活动中要求学生说说作品表达的含义,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创作活动中学生大胆想象、自主创作,自由讲述自己的作品,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临摹活动、写生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些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对家乡鹤浦的历史和现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
  在渔民画活动的真刀真枪的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切实的提高。而和活动一起成长起来的师生们的态度、习得的方法和智慧更是无价之宝,他们相信自己,他们坚信只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定能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总而言之,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挖掘生活中生动鲜活的事例,以及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德育素材,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教学,融情感品质于美术学习的始终,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63-01  对于教师教学过程中审美化的研究,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
期刊
5月12日,由中国美术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刘曦林艺术印记”展览暨《二十世纪中国画史》首发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文化部副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据海关统计,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00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8%。其中,出口18499.1亿美元,增长7.3%;进口16503.7亿美元,增长4.1%;贸
【摘 要】 音乐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为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在日常教学中用多媒体手段巧设音乐情境,为学生的音乐自学提供平台,为孩子的音乐学习助力推跑。  【关键词】 多媒体手段; 音乐情境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67-01  新一轮课程
期刊
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数千年的兴衰历程后依然能蓬勃发展,就是源于一代代中国画家的推陈出新.近代津门画家陈少梅为其中代表之一.陈少梅在对传统国画的继承和创新上殚精竭虑,他
期刊
康有为先生有言:佛学之博大精微,其所包容,尤为甚远.本文针对的双林寺韦驮像及蓝田水陆庵24神像是否出自一派做出研究.造像虽位于两省,但文化倾向上,两处雕塑不仅都包含释之
庙宇是中国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类型,在香港这片寸土为金的土地上,现存超过600座庙宇建筑.文武庙是香港富有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的宗教建筑之一,主要供奉文帝(文昌)及武帝(关帝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67-02  当今的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创造力是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开展。然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死板,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作
期刊
苏州电讯仪器厂引用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试制生产了SZ82型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该仪器采用数字显示方式,两己有高稳定的直流恒流源,其备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可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