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工培训的瓶颈在教材
教材残缺不全:职工安全意识教育没有教材;盐化工、膏业、建筑工程、造纸、发电等新兴产业安全和技术培训教材为空白;以矸换煤、单轨吊车等新技术新工艺没教材;大功率综采掘机、井下运输自动化等新设备操作培训没有教材。从培训类别看,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无教材;职工文化技术培训通用教材尚属空白。
有需求没课程:地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急需但一直没有教材;矿史矿风教育多年来有需求没教材;职业道德教育、公民素质等经常性普及性教育没教材。
有大纲没课本: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有大纲但通用教材长期空缺;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等有培训纲要但没有教材;法律法规普及教育有纲要没教材。
有课本无课件:现行“统编教材”有配套性教学课件的不足10%;配套制作适合学员自学的声像教材的不足5%。培训形式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学员学习兴趣不浓,教育培训效率不高,培训“少慢差费”现象突出。
大纲教材均陈旧过时:例如,《输送机司机》教材最新版是2002年版;《煤矿职工技能鉴定》为1997年版;《采区电钳工》为1994年版;《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十年来未曾修订。
大纲教材均不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例如,综掘机教材教的是老型号;操作规程教材陈旧与单位新规程严重不符;绞车司机、提升机司机等培训教材所学设备均已淘汰。文不对题,教非所学,资源浪费,折损效益。
教材著作化和内容学术化倾向严重:现行培训教材动辄几百页百万字,理论原理占60%以上,通篇充满抽象的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只管教,不管学。不管学情,过度施教。学员学不懂、学不会、不愿学。呈现明显的著作化倾向,学术色彩过浓,操作性、现场感、直观性均较差,且内容重叠,价格较高,闲置浪费严重。
煤炭企业的紧迫需求是本土化教材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至今没有教材。包括地面、非煤产业在内的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通用教材至今只有大纲,致使安全培训局限在井下和特殊工种,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因缺乏教材而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宣传和口号式教育层面上。
生产区队紧缺适合“五级”培训机构的通用和专业培训教材,恰恰是这种“急学先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随时随地”的主体培训形式,没教材、缺课件。
职工复训均以岗位自学为主却没有适合职工自学的读本。集中脱产培训只占职工培训的20%左右,岗位自学约占80%。但是,可以找到的教材全部适合“教师的教”而不适合“学员的学”。单位、工区十分需要简明通俗、职工能够读懂、适合岗位自学的培训教材。
新兴产业产能和新技术新工艺急需普及推广却无相关教材。例如“深部开采”“井下降温”以及造纸、机械制修、发电、化工、膏业等等新兴产业的生产、安全急需安全和技术普及性培训,但至今没有任何培训教材。
煤炭企业富存本土化课程教材资源
企业几十乃至上百年年人文、技术、经验积累,改革开放三十年创造、发明与革新,特殊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生产环境,几代人打造的企业优势与特色,加上一大批专业人才,为创编各具特色的职工培训教材体系奠定了充分的条件基础。
①各企业创造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亟待发掘的良好培训课程。
②企业多年来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内容是切合单位实际、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培训教材。
③一批技术能手总结创编了一批理论性和实用价值较高的应用性培训材料。
④煤炭二、三、四级培训机构专业课教师历年来逐步编创出一批具有发掘、整理价值的教案。
⑤各单位自发编印并使用着一系列“本企化”非正规教材。
⑥新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急需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新教材。
本土化教材必须符合煤炭职工学习特点和规律
不能准确把握井下和生产一线职工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学习规律,教材充满理论思辩、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典型体现了“管教不管学”“管学不管用”的传统培训习惯。职工和企业要求依据煤炭职工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和规律改革教材编写理念,刷新教材编写形式,唤起职工学习热情兴趣,改变“少慢差费”现状,显著提高培训有效性。
特点与规律之一:理论性愈强,实用性愈低——文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剪刀差:教材愈厚,职工畏惧感愈强;逻辑性愈高,学习困难愈大;体系愈完整,学习效果愈差;书本愈厚,闲置率愈高;理论原理解释越清楚,职工学习负担越沉重脑子越糊涂;课本愈繁复,学员愈抵触。
特点与规律之二:满足操作,畏惧原理——教师立场与学员需求的心理错位: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间,教师更愿意灌输为什么,但职工只关注是什么;在原因与结果之间,技术人员好讲原因,一线工人偏好结果;在道理和行为之间,领导是先道理后行为,职工是先行动后道理。在会学与学会之间,企业强调会学好学,职工喜好学会会干。
特点与规律之三:读图甚于读文,现场优于课堂——深教材与浅阅读的对接失准:现行职工培训教材仍然是文字为本、理论为主、知识堆砌,便于教而不便于学;便于教师而不便于学员;以教为中心而不以学为中心。但学员的学习方式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的特点是:快餐式学习的浅阅读,形象化学习的读图学习。即:不愿读文字,乐于读图画;不愿长篇大论听报告读文字教程,更愿意现场学习动手操作的实践性学习。
特点与规律之四:经验优于说教,案例强于条文——死条文与活思想的内在矛盾:讲究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内容结构的科学性、表述论证的逻辑性等等仍然是职工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但是,此类著作性教材可以进课堂却难以进职工的思想;可以进进头脑却进不了职工的情感;可以让职工背诵答题却无法内化为思想、转化成行为、养成为习惯、涵养为素养。由此造成职工“知道但不做到”“记住但不应用”“强迫而不自觉”,甚至心理逆反,故意违章。比较而言,职工更容易接受师傅的经验,善于听故事,乐于学习包含道理和知识的案例。形象化、情节化、人物故事性的案例,职工乐于接受、便于接受、容易接受,并且听得进去、能引起情感共鸣、入脑入心、更容易转化为职工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方法、行动。
基于矿工学习规律的本土教材编创原则
以简驭繁的简约化原则:
反著作化走简约化路子:舍弃“大部头”追求,每册教材文本长度不超过20万字,页码不超出100页;内容图文比例不低于1∶1。
反学术化走应用化路子:尽可能舍弃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大幅度增加应用、操作、技巧、问题、案例等实用性内容。
反体系化走现实化路子:针对本矿、针对现场、针对常见问题做文章,舍弃脱离新矿实际、脱离现场情景、学不会用不上的不必要的内容。
图文并茂的直观性原则:
图说图解,图文并茂:宜于图画叙述的内容,坚持图画为主、文字为辅。追求阅读的便捷性,达到容易理解,便于模仿,立竿见影,实用够用,即学即会的教学效果。
模拟现实,创设情境:涉及的生产环境,关系的人物故事,应尽可能地采用真人真事真情境;或者模拟现实,创造更加典型、高于现实的第二现实、虚拟生活和第二现场。以调动职工情感参与,唤起学员自身经验积累,达到体验式学习的真切效果。
以图带文,生动有趣:遵循情节化原则,尽可能采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或先故事后评论,或先结果后过程,或夹叙夹议。图画叙事,以图开路,故事导入,人物引领,引人入胜。图画设计尽可能采取夸张、变形等漫画手法,配合幽默机智明快的文字叙述,达到寓教于乐,诱导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
3、案例主导的通俗化原则:
案例演义:对重大案例进行合理的艺术性加工,使其更具有故事性和说服力,放大其可读性与教育效果。
事主自述:以第一人称对事故案例进行自述,一是确保故事的真实性;二是追求叙述的口语化;三是真情实感增加感染力。
事故诊断:边叙述故事,边点评细节;故事本身具有间接教育性,评论是对事故的理性剖析,具有认识价值;结合生产技术知识讲解,把知识技能培训包装在故事与评论之中。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润物无声。
4、操作为主的实用性原则:
双基为主,手指口述: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核心,尽可能采用手指口述方式编辑材料,组合内容。首脑并用,加速知识转化。
虚拟现场,模拟操作:尽可能用动画、幻灯等直观方式呈现场景,示范要领,模拟操作,获得体验。
问题解决,任务驱动:尽可能以问题为课题,以研究为学习,以解决为成果,把被动式学习和灌输性讲授变成主动地探究化学习行为。或给出任务,令学员解决,以任务驱动学员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创新煤炭本土化培训教材编写模式
问题串模式:教材以一个接一个的现实性、现场化的问题,结构和组织内容,形成问题串模式。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典型性、包容性、辐射性,整个问题串应该能够覆盖培训内容各重点要点。以简明的问题问答引领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情节化模式:按照知识技能可能涉及到的生产、生活场景进行文字的、话语的、图像的现场模拟,设计相对真实的人物、事件和关系,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沙盘推演”,让学员在真情实景中体验学习。
说明书模式:以操作方法和技能习得为目的,将学习内容进行最大幅度地简化,仿照说明书基本式样,以便于自学为原则进行内容编写。
口袋书模式:内容繁复、知识点集中、需反复使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培训教材,应按照小开本、小字号、精装帧、便于携带的编写印刷方式,制作成口袋书,以备学员保存携带,反复使用。
模块化模式:打破传统教材从“起源”到“发展”的逻辑化叙事程序,不追求学术化和著作化教材的体系与逻辑严密,避开概念、定义、原理等过分理论化的纠缠。把基本要求划分成模块,根据岗位要求、文化水平,实施选择性模块选修,进行差异化培训。(作者单位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教育培训部)
教材残缺不全:职工安全意识教育没有教材;盐化工、膏业、建筑工程、造纸、发电等新兴产业安全和技术培训教材为空白;以矸换煤、单轨吊车等新技术新工艺没教材;大功率综采掘机、井下运输自动化等新设备操作培训没有教材。从培训类别看,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无教材;职工文化技术培训通用教材尚属空白。
有需求没课程:地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急需但一直没有教材;矿史矿风教育多年来有需求没教材;职业道德教育、公民素质等经常性普及性教育没教材。
有大纲没课本: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有大纲但通用教材长期空缺;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等有培训纲要但没有教材;法律法规普及教育有纲要没教材。
有课本无课件:现行“统编教材”有配套性教学课件的不足10%;配套制作适合学员自学的声像教材的不足5%。培训形式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学员学习兴趣不浓,教育培训效率不高,培训“少慢差费”现象突出。
大纲教材均陈旧过时:例如,《输送机司机》教材最新版是2002年版;《煤矿职工技能鉴定》为1997年版;《采区电钳工》为1994年版;《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十年来未曾修订。
大纲教材均不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例如,综掘机教材教的是老型号;操作规程教材陈旧与单位新规程严重不符;绞车司机、提升机司机等培训教材所学设备均已淘汰。文不对题,教非所学,资源浪费,折损效益。
教材著作化和内容学术化倾向严重:现行培训教材动辄几百页百万字,理论原理占60%以上,通篇充满抽象的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只管教,不管学。不管学情,过度施教。学员学不懂、学不会、不愿学。呈现明显的著作化倾向,学术色彩过浓,操作性、现场感、直观性均较差,且内容重叠,价格较高,闲置浪费严重。
煤炭企业的紧迫需求是本土化教材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至今没有教材。包括地面、非煤产业在内的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通用教材至今只有大纲,致使安全培训局限在井下和特殊工种,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因缺乏教材而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宣传和口号式教育层面上。
生产区队紧缺适合“五级”培训机构的通用和专业培训教材,恰恰是这种“急学先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随时随地”的主体培训形式,没教材、缺课件。
职工复训均以岗位自学为主却没有适合职工自学的读本。集中脱产培训只占职工培训的20%左右,岗位自学约占80%。但是,可以找到的教材全部适合“教师的教”而不适合“学员的学”。单位、工区十分需要简明通俗、职工能够读懂、适合岗位自学的培训教材。
新兴产业产能和新技术新工艺急需普及推广却无相关教材。例如“深部开采”“井下降温”以及造纸、机械制修、发电、化工、膏业等等新兴产业的生产、安全急需安全和技术普及性培训,但至今没有任何培训教材。
煤炭企业富存本土化课程教材资源
企业几十乃至上百年年人文、技术、经验积累,改革开放三十年创造、发明与革新,特殊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生产环境,几代人打造的企业优势与特色,加上一大批专业人才,为创编各具特色的职工培训教材体系奠定了充分的条件基础。
①各企业创造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亟待发掘的良好培训课程。
②企业多年来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内容是切合单位实际、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培训教材。
③一批技术能手总结创编了一批理论性和实用价值较高的应用性培训材料。
④煤炭二、三、四级培训机构专业课教师历年来逐步编创出一批具有发掘、整理价值的教案。
⑤各单位自发编印并使用着一系列“本企化”非正规教材。
⑥新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急需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新教材。
本土化教材必须符合煤炭职工学习特点和规律
不能准确把握井下和生产一线职工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学习规律,教材充满理论思辩、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典型体现了“管教不管学”“管学不管用”的传统培训习惯。职工和企业要求依据煤炭职工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和规律改革教材编写理念,刷新教材编写形式,唤起职工学习热情兴趣,改变“少慢差费”现状,显著提高培训有效性。
特点与规律之一:理论性愈强,实用性愈低——文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剪刀差:教材愈厚,职工畏惧感愈强;逻辑性愈高,学习困难愈大;体系愈完整,学习效果愈差;书本愈厚,闲置率愈高;理论原理解释越清楚,职工学习负担越沉重脑子越糊涂;课本愈繁复,学员愈抵触。
特点与规律之二:满足操作,畏惧原理——教师立场与学员需求的心理错位: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间,教师更愿意灌输为什么,但职工只关注是什么;在原因与结果之间,技术人员好讲原因,一线工人偏好结果;在道理和行为之间,领导是先道理后行为,职工是先行动后道理。在会学与学会之间,企业强调会学好学,职工喜好学会会干。
特点与规律之三:读图甚于读文,现场优于课堂——深教材与浅阅读的对接失准:现行职工培训教材仍然是文字为本、理论为主、知识堆砌,便于教而不便于学;便于教师而不便于学员;以教为中心而不以学为中心。但学员的学习方式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的特点是:快餐式学习的浅阅读,形象化学习的读图学习。即:不愿读文字,乐于读图画;不愿长篇大论听报告读文字教程,更愿意现场学习动手操作的实践性学习。
特点与规律之四:经验优于说教,案例强于条文——死条文与活思想的内在矛盾:讲究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内容结构的科学性、表述论证的逻辑性等等仍然是职工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但是,此类著作性教材可以进课堂却难以进职工的思想;可以进进头脑却进不了职工的情感;可以让职工背诵答题却无法内化为思想、转化成行为、养成为习惯、涵养为素养。由此造成职工“知道但不做到”“记住但不应用”“强迫而不自觉”,甚至心理逆反,故意违章。比较而言,职工更容易接受师傅的经验,善于听故事,乐于学习包含道理和知识的案例。形象化、情节化、人物故事性的案例,职工乐于接受、便于接受、容易接受,并且听得进去、能引起情感共鸣、入脑入心、更容易转化为职工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方法、行动。
基于矿工学习规律的本土教材编创原则
以简驭繁的简约化原则:
反著作化走简约化路子:舍弃“大部头”追求,每册教材文本长度不超过20万字,页码不超出100页;内容图文比例不低于1∶1。
反学术化走应用化路子:尽可能舍弃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大幅度增加应用、操作、技巧、问题、案例等实用性内容。
反体系化走现实化路子:针对本矿、针对现场、针对常见问题做文章,舍弃脱离新矿实际、脱离现场情景、学不会用不上的不必要的内容。
图文并茂的直观性原则:
图说图解,图文并茂:宜于图画叙述的内容,坚持图画为主、文字为辅。追求阅读的便捷性,达到容易理解,便于模仿,立竿见影,实用够用,即学即会的教学效果。
模拟现实,创设情境:涉及的生产环境,关系的人物故事,应尽可能地采用真人真事真情境;或者模拟现实,创造更加典型、高于现实的第二现实、虚拟生活和第二现场。以调动职工情感参与,唤起学员自身经验积累,达到体验式学习的真切效果。
以图带文,生动有趣:遵循情节化原则,尽可能采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或先故事后评论,或先结果后过程,或夹叙夹议。图画叙事,以图开路,故事导入,人物引领,引人入胜。图画设计尽可能采取夸张、变形等漫画手法,配合幽默机智明快的文字叙述,达到寓教于乐,诱导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
3、案例主导的通俗化原则:
案例演义:对重大案例进行合理的艺术性加工,使其更具有故事性和说服力,放大其可读性与教育效果。
事主自述:以第一人称对事故案例进行自述,一是确保故事的真实性;二是追求叙述的口语化;三是真情实感增加感染力。
事故诊断:边叙述故事,边点评细节;故事本身具有间接教育性,评论是对事故的理性剖析,具有认识价值;结合生产技术知识讲解,把知识技能培训包装在故事与评论之中。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润物无声。
4、操作为主的实用性原则:
双基为主,手指口述: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核心,尽可能采用手指口述方式编辑材料,组合内容。首脑并用,加速知识转化。
虚拟现场,模拟操作:尽可能用动画、幻灯等直观方式呈现场景,示范要领,模拟操作,获得体验。
问题解决,任务驱动:尽可能以问题为课题,以研究为学习,以解决为成果,把被动式学习和灌输性讲授变成主动地探究化学习行为。或给出任务,令学员解决,以任务驱动学员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创新煤炭本土化培训教材编写模式
问题串模式:教材以一个接一个的现实性、现场化的问题,结构和组织内容,形成问题串模式。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典型性、包容性、辐射性,整个问题串应该能够覆盖培训内容各重点要点。以简明的问题问答引领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情节化模式:按照知识技能可能涉及到的生产、生活场景进行文字的、话语的、图像的现场模拟,设计相对真实的人物、事件和关系,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沙盘推演”,让学员在真情实景中体验学习。
说明书模式:以操作方法和技能习得为目的,将学习内容进行最大幅度地简化,仿照说明书基本式样,以便于自学为原则进行内容编写。
口袋书模式:内容繁复、知识点集中、需反复使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培训教材,应按照小开本、小字号、精装帧、便于携带的编写印刷方式,制作成口袋书,以备学员保存携带,反复使用。
模块化模式:打破传统教材从“起源”到“发展”的逻辑化叙事程序,不追求学术化和著作化教材的体系与逻辑严密,避开概念、定义、原理等过分理论化的纠缠。把基本要求划分成模块,根据岗位要求、文化水平,实施选择性模块选修,进行差异化培训。(作者单位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教育培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