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是水稻上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属细菌性病害。该病从苗期到成熟收获前均可发病。水稻感病后,稻叶被破坏,有效光合叶面积减少,导致穗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可减产10%左右,重病田减产50%~60%,甚至90%.对水稻的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因此,了解和认识白叶枯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水稻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危害症状
白叶枯病一般为害水稻叶片,也可侵染叶鞘。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但以叶片染病最重。成株期症状可分五种类型:(1)叶缘型:又称枯叶型,是最常见的典型病斑。主要为害叶片。由于病菌多从水孔侵入,因此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最初形成暗绿色短线状斑随即扩展为短条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下或向上延伸,形成长条状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黄,最后转为黄褐色或灰白色,且病健组织交界处有明显的不规则波状纹,与健部界限分明。(2)急性型:多发生在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和易感病的品种上。病叶青灰色或暗绿色,并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局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全株。凡有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该病区在急剧发展。(3)凋萎型:一般在秧田后期和大田分蘖返青期发病。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片叶尖失水,以主脉为中心,从叶缘向内卷紧不能展开,由于失水而下垂呈凋萎状。其它叶片仍保持青绿,很像螟虫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区别在于茎部无虫伤孔。剥开青卷的枯心叶,常发现叶面,特别是叶缘的水孔有密黄色球状菌脓。如将外叶鞘剥去,可见到枯心叶鞘下部的白色部分有水浸状条斑,其中多充满菌脓而呈黄色,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可见黄色菌脓溢出。(4)中脉型:在水稻分蘖或孕穗期,叶片中脉起初呈现淡黄色条状斑,逐渐沿中脉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枯黄色长条斑,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这种病株常常没有出穗就死去。(5)黄化型:是不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进而扩展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水稻白叶枯病病原为水稻黄单胞菌、细菌,黄单胞杆菌属。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上越冬。新稻区以带菌的种子初次侵染,老病区以带菌的稻草初次侵染。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播病菌。细菌在种子内越冬。干燥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一年左右,并且存活率很高,传病率也很高,成为水稻整个生育期发病的不间断菌源。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前提,首先要有足够的菌源,至于流行程度的轻重则受气候、水肥管理、品种感病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期易感病。感病后病菌由叶片水孔、伤孔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病菌借灌溉水、风雨传播距离较远,低洼积水、雨涝以及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晨露未干病田操作造成带菌扩散。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中稻发病重晚稻,籼稻重于粳稻。矮杆阔叶品种重于高杆窄叶品种,不耐肥品种重于耐肥品种。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在查清感病区与无病区的基础上,进行产地检疫操作,调运种子之前必须进行调运检疫。可用噬菌体进行测定,保证病区有病种子不调出,无病地区不引进带病种子。从而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2.选用抗病良种
当前各地因地制宜地选育和推广抗、耐病品种已经获得了显著的防病效果,这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和切实易行的措施。
3.培育无病壮秧
在无病田留种或无病区换种,做好种子处理,管理好稻草以杜绝菌源的前提下,狠抓秧田防治可显著推迟本田发病期并减轻病害程度。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的田块育秧。秧田整地应平整,采用湿润育秧、通气育秧或旱育秧。管好秧田水并防止大水淹苗。
4.合理用水用肥
兴修水利,做到渠系配套,排灌分家,防止串灌串排或深灌淹浸。重视浅水勤灌,适期晒田。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巧施穗肥,不偏施氮肥,氮、磷、钾及微肥平衡施用,一但田间发现病株,不可再施氮肥,否则会使稻株贪青徒长,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引起湿度增加,造成发病的田间小气候。还会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致使抗病力减弱。严防大水淹没秧苗,培育高素质壮秧,提倡旱育秧和软盘育秧。大田严防串灌、漫灌、深灌,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里,对易涝淹的稻田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大田应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适时适度烤田,对已发病的田块不宜重烤,以免加重病害。
5.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及时喷药预防或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查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可选用10%叶枯宁300~500倍液、50%代森铵800~1000倍液、菌毒清等药剂。各种杀菌剂可交替使用,以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此外,在发病初期结合落水嗮田,每亩施用15~25kg草木灰,对发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应连续喷施2~3次,施药后遇雨应补施。
一、危害症状
白叶枯病一般为害水稻叶片,也可侵染叶鞘。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但以叶片染病最重。成株期症状可分五种类型:(1)叶缘型:又称枯叶型,是最常见的典型病斑。主要为害叶片。由于病菌多从水孔侵入,因此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最初形成暗绿色短线状斑随即扩展为短条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下或向上延伸,形成长条状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黄,最后转为黄褐色或灰白色,且病健组织交界处有明显的不规则波状纹,与健部界限分明。(2)急性型:多发生在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和易感病的品种上。病叶青灰色或暗绿色,并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局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全株。凡有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该病区在急剧发展。(3)凋萎型:一般在秧田后期和大田分蘖返青期发病。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片叶尖失水,以主脉为中心,从叶缘向内卷紧不能展开,由于失水而下垂呈凋萎状。其它叶片仍保持青绿,很像螟虫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区别在于茎部无虫伤孔。剥开青卷的枯心叶,常发现叶面,特别是叶缘的水孔有密黄色球状菌脓。如将外叶鞘剥去,可见到枯心叶鞘下部的白色部分有水浸状条斑,其中多充满菌脓而呈黄色,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可见黄色菌脓溢出。(4)中脉型:在水稻分蘖或孕穗期,叶片中脉起初呈现淡黄色条状斑,逐渐沿中脉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枯黄色长条斑,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这种病株常常没有出穗就死去。(5)黄化型:是不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进而扩展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水稻白叶枯病病原为水稻黄单胞菌、细菌,黄单胞杆菌属。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上越冬。新稻区以带菌的种子初次侵染,老病区以带菌的稻草初次侵染。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播病菌。细菌在种子内越冬。干燥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一年左右,并且存活率很高,传病率也很高,成为水稻整个生育期发病的不间断菌源。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前提,首先要有足够的菌源,至于流行程度的轻重则受气候、水肥管理、品种感病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期易感病。感病后病菌由叶片水孔、伤孔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病菌借灌溉水、风雨传播距离较远,低洼积水、雨涝以及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晨露未干病田操作造成带菌扩散。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中稻发病重晚稻,籼稻重于粳稻。矮杆阔叶品种重于高杆窄叶品种,不耐肥品种重于耐肥品种。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在查清感病区与无病区的基础上,进行产地检疫操作,调运种子之前必须进行调运检疫。可用噬菌体进行测定,保证病区有病种子不调出,无病地区不引进带病种子。从而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2.选用抗病良种
当前各地因地制宜地选育和推广抗、耐病品种已经获得了显著的防病效果,这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和切实易行的措施。
3.培育无病壮秧
在无病田留种或无病区换种,做好种子处理,管理好稻草以杜绝菌源的前提下,狠抓秧田防治可显著推迟本田发病期并减轻病害程度。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的田块育秧。秧田整地应平整,采用湿润育秧、通气育秧或旱育秧。管好秧田水并防止大水淹苗。
4.合理用水用肥
兴修水利,做到渠系配套,排灌分家,防止串灌串排或深灌淹浸。重视浅水勤灌,适期晒田。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巧施穗肥,不偏施氮肥,氮、磷、钾及微肥平衡施用,一但田间发现病株,不可再施氮肥,否则会使稻株贪青徒长,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引起湿度增加,造成发病的田间小气候。还会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致使抗病力减弱。严防大水淹没秧苗,培育高素质壮秧,提倡旱育秧和软盘育秧。大田严防串灌、漫灌、深灌,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里,对易涝淹的稻田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大田应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适时适度烤田,对已发病的田块不宜重烤,以免加重病害。
5.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及时喷药预防或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查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可选用10%叶枯宁300~500倍液、50%代森铵800~1000倍液、菌毒清等药剂。各种杀菌剂可交替使用,以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此外,在发病初期结合落水嗮田,每亩施用15~25kg草木灰,对发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应连续喷施2~3次,施药后遇雨应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