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并非天生就有审美情感。普列汉诺夫认为,劳动先于艺术和审美,“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便开始了在各类艺术作品中的情感的深层满足之旅。
这使艺术欣赏成为唤醒人的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一方面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要以审美形象激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欣赏者也要通过形成审美情感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反过来又积极地参与审美欣赏,使欣赏者潜移默化,获得精神上的丰富和提高。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
这是其他艺术作品不可企及的,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这一点,利用独特的美术语言激活學生最初的审美兴趣,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对于教材中提供的经典绘画作品,教师可以采用激活兴趣——酝酿感情——升华感情的次序进行审美教学。
一、激活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一幅优美的绘画在两个层次上使欣赏者产生愉悦感,第一是由色彩、比例、构图等物质的外在形式的美形成的感官的愉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交往活动中的审美过程情绪反应的仪式化,将是低于思维层次又高于纯生理层次的过程,如铿锵的音节、明快的线条和造型都能产生愉悦的感觉。
康德认为希腊式的曲线与无意义的花纹能引起美感。普列汉诺夫曾经解释过人类的知觉对对称产生快感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自然人体的对称与大自然中的对称相一致。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形式感强烈优美的作品使学生眼前一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在艺术史上,美术家们通过长期的创造实践,探索出了一些相对不变的形式美的法则,这些法则都是事物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在美术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也有着能为人所把握的生理、心理基础。
这类作品例如民间艺术中的剪纸、蜡染,17世纪荷兰的风景画和静物画,马蒂斯的《蓝衣妇女》、《静物》等等,都有着强烈的形式美感。特别是民间艺术的剪纸,其中完全等量、等形的对称又称为均齐,具有很强的整齐感与秩序感。
教师还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剪制各种对称的图形,既简单又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绘画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绘画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绘画艺术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酝酿感情,唤醒审美情感
绘画唤醒审美情感的第二个层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的愉悦。审美情感在人对绘画有一定的知识、对文化史和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涵养时才产生由衷的喜悦。然而没有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这些基本的理智情感,没有一定的道德评价,也不会有审美情感。
例如对凡高作品的欣赏。凡高的个性也许是温和的,但他的感情世界却通过作品中强烈的色彩、笔触被放大了,再加上他短暂传奇的一生,使并不了解他的学生有一种偏见。
在欣赏凡高作品时,可以从《向日葵》、《盛开的桃花》……通过对金黄色的明快、“盛开”的热烈等共通感觉,感受到凡高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可是当这种平常的愿望实现成为一种奢侈时,激发起学生对画家情感的同情与理解,也更为惊叹画家所创造的理想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现实中的,画家赋予平凡的生活童话般的奇妙感觉。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凡高的一系列《自画像》却揭示了他的生活状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一样摆放在学生面前。这时候的美术欣赏,应提升一个层次,教师精妙的文字语言、深沉的语调,加上委婉回旋的音乐,通过多重的刺激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正确的审美评介。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绘画欣赏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音乐与绘画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升华感情,进行审美创新能力的训练
情感作为一个强大的推动力,而且它伴随着审美过程的始终。潜在的情绪因素一旦被诱发时,就会融入上两个层次的情感层流之中而形成综合性的情绪反应。这时教师应及时把握,趁热打铁,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作出评述,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另一方面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自己调配色彩,运用色彩与线条的特性,用画笔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要求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适当语言描述,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
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美术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诗歌、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美术教学有机融合,无疑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美术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
这使艺术欣赏成为唤醒人的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一方面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要以审美形象激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欣赏者也要通过形成审美情感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反过来又积极地参与审美欣赏,使欣赏者潜移默化,获得精神上的丰富和提高。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
这是其他艺术作品不可企及的,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这一点,利用独特的美术语言激活學生最初的审美兴趣,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对于教材中提供的经典绘画作品,教师可以采用激活兴趣——酝酿感情——升华感情的次序进行审美教学。
一、激活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一幅优美的绘画在两个层次上使欣赏者产生愉悦感,第一是由色彩、比例、构图等物质的外在形式的美形成的感官的愉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交往活动中的审美过程情绪反应的仪式化,将是低于思维层次又高于纯生理层次的过程,如铿锵的音节、明快的线条和造型都能产生愉悦的感觉。
康德认为希腊式的曲线与无意义的花纹能引起美感。普列汉诺夫曾经解释过人类的知觉对对称产生快感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自然人体的对称与大自然中的对称相一致。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形式感强烈优美的作品使学生眼前一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在艺术史上,美术家们通过长期的创造实践,探索出了一些相对不变的形式美的法则,这些法则都是事物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在美术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也有着能为人所把握的生理、心理基础。
这类作品例如民间艺术中的剪纸、蜡染,17世纪荷兰的风景画和静物画,马蒂斯的《蓝衣妇女》、《静物》等等,都有着强烈的形式美感。特别是民间艺术的剪纸,其中完全等量、等形的对称又称为均齐,具有很强的整齐感与秩序感。
教师还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剪制各种对称的图形,既简单又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绘画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绘画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绘画艺术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酝酿感情,唤醒审美情感
绘画唤醒审美情感的第二个层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的愉悦。审美情感在人对绘画有一定的知识、对文化史和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涵养时才产生由衷的喜悦。然而没有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这些基本的理智情感,没有一定的道德评价,也不会有审美情感。
例如对凡高作品的欣赏。凡高的个性也许是温和的,但他的感情世界却通过作品中强烈的色彩、笔触被放大了,再加上他短暂传奇的一生,使并不了解他的学生有一种偏见。
在欣赏凡高作品时,可以从《向日葵》、《盛开的桃花》……通过对金黄色的明快、“盛开”的热烈等共通感觉,感受到凡高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可是当这种平常的愿望实现成为一种奢侈时,激发起学生对画家情感的同情与理解,也更为惊叹画家所创造的理想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现实中的,画家赋予平凡的生活童话般的奇妙感觉。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凡高的一系列《自画像》却揭示了他的生活状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一样摆放在学生面前。这时候的美术欣赏,应提升一个层次,教师精妙的文字语言、深沉的语调,加上委婉回旋的音乐,通过多重的刺激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正确的审美评介。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绘画欣赏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音乐与绘画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升华感情,进行审美创新能力的训练
情感作为一个强大的推动力,而且它伴随着审美过程的始终。潜在的情绪因素一旦被诱发时,就会融入上两个层次的情感层流之中而形成综合性的情绪反应。这时教师应及时把握,趁热打铁,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作出评述,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另一方面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自己调配色彩,运用色彩与线条的特性,用画笔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要求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适当语言描述,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
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美术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诗歌、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美术教学有机融合,无疑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美术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