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表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其所提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它直接的表现是工业机器人代替流水线工人,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其结果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小,规模生产将不会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会更具竞争优势。我们认为该论断的趋势分析是正确的,但对于实现这一愿景所需要的时间还难以判断。这一论断或可以成为美国提倡“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的依据,而对中国目前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则预示着潜在的威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国际间转移是客观规律
所谓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是指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基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都有过“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经历,且前者都是被后者所取代,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显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改变的客观规律。
从全球制造业中心发展的轨迹来看,至少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必须辅以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具备明显的要素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二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是客观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占据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关键是如何延长这种优势;三是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家,自身的市场需求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当前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布局正在从单一化走向多极化和均衡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生产、技术、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部分国家可能会凭借其优势成为某一产业的全球制造中心。
中国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从历史轨迹来看,“全球制造业中心”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和全球制造业基地。而这三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及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水平。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白皮书首度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这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国制成品出口贸易的事实,中国的出口很大一部分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曾达到50%以上,虽然近年来这一比重有所下降,2011年也仍然为44%。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说明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我国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比较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此,中国仍处于“世界工厂”的阶段,还是初级阶段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增长快,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2011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5.3%,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额的57.2%,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产业是贸易的基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说明我国的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仍然很低。目前,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的不足也使我国对外贸易缺乏强劲增长的内生动力,中国要从“世界工厂”走向“全球制造业中心”还需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此外,由于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政府政策等多重原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尤其表现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的90%左右,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规模偏小。因此,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仍受到国内布局不均衡的制约。
提升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对策
尽管舆论对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评价不一,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链条,使中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大国。当前,世界经济步入调整转型期,发达国家的制度性缺陷逐渐显现,从长周期理论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仍需时日。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即将兴起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具体应落实好下列五项工作:
一是要形成巩固和提升“制造业中心”的共识。面对已经形成的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对中国“制造业中心”的评判和采取的举措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仍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巩固世界工厂地位和既有的制造业竞争优势,并逐步延长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发展阶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转型升级,强化贸易大国地位,实现经济更加稳健和强劲的增长。
二是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之路。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滞后,有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的问题和障碍,同时也是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客观现实。我国应以开放视角,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三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要理顺资源要素价格,打破垄断,规范财税体制,营造一个有利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努力创造一个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政府职能的行使需要更多考虑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给市场更多的主导权。
四是要加强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脱离一直是困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难题。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出口竞争力反而较弱。我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要更多考虑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兼顾我国产业的国际化和制造中心的特殊地位和贸易大国的现实。
五是要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快制造业发展。在当前制造业中心向中西部转移的形势下,我国可以将原来东部沿海地区已享受的政策便利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各种类型的产业转型,特别是要加快利用外资和以加工贸易的发展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国际间转移是客观规律
所谓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是指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基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都有过“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经历,且前者都是被后者所取代,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显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改变的客观规律。
从全球制造业中心发展的轨迹来看,至少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必须辅以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具备明显的要素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二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是客观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占据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关键是如何延长这种优势;三是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家,自身的市场需求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当前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布局正在从单一化走向多极化和均衡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生产、技术、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部分国家可能会凭借其优势成为某一产业的全球制造中心。
中国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从历史轨迹来看,“全球制造业中心”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和全球制造业基地。而这三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及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水平。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白皮书首度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这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国制成品出口贸易的事实,中国的出口很大一部分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曾达到50%以上,虽然近年来这一比重有所下降,2011年也仍然为44%。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说明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我国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比较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此,中国仍处于“世界工厂”的阶段,还是初级阶段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增长快,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2011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5.3%,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额的57.2%,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产业是贸易的基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说明我国的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仍然很低。目前,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的不足也使我国对外贸易缺乏强劲增长的内生动力,中国要从“世界工厂”走向“全球制造业中心”还需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此外,由于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政府政策等多重原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尤其表现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的90%左右,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规模偏小。因此,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仍受到国内布局不均衡的制约。
提升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对策
尽管舆论对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评价不一,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链条,使中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大国。当前,世界经济步入调整转型期,发达国家的制度性缺陷逐渐显现,从长周期理论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仍需时日。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即将兴起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具体应落实好下列五项工作:
一是要形成巩固和提升“制造业中心”的共识。面对已经形成的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对中国“制造业中心”的评判和采取的举措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仍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巩固世界工厂地位和既有的制造业竞争优势,并逐步延长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发展阶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转型升级,强化贸易大国地位,实现经济更加稳健和强劲的增长。
二是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之路。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滞后,有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的问题和障碍,同时也是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客观现实。我国应以开放视角,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三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要理顺资源要素价格,打破垄断,规范财税体制,营造一个有利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努力创造一个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政府职能的行使需要更多考虑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给市场更多的主导权。
四是要加强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脱离一直是困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难题。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出口竞争力反而较弱。我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要更多考虑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兼顾我国产业的国际化和制造中心的特殊地位和贸易大国的现实。
五是要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快制造业发展。在当前制造业中心向中西部转移的形势下,我国可以将原来东部沿海地区已享受的政策便利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各种类型的产业转型,特别是要加快利用外资和以加工贸易的发展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