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常培(1899—1958)先生于1934年至1950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系主任。所著《语言与文化》是中国学者写的第一本论述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书,于195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至今仍然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基础参考书。该书写于近60年前,书中的国内地名、民族名,几十年间有许多变化,外国民族-语言名称则有一部分比较生僻。近20年来有过两种重印本,都没有加必要的注释。为了方便读者,胡双宝先生给书中述及而不为今天读者熟悉的地名、民族名及其变化情况简单予以注释,少数地方补充了一些资料。《语言与文化》注释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第三章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的雅希人,加了注释:“是操霍坎语系的印第安人的一支……最后一个名叫Ishi的雅希人于1906年死去。”
同章提到的地名“片马”,这是一个近代历史地名,20世纪40年代中国出版的地图上,片马地区大多标注“未定界”。注释说:“村庄名,在今云南省泸水县高黎贡山西侧紧靠中缅边界处。元代属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属永昌府茶山土司,清代属保山县登埂土司辖区。1910至1927年间,英军不断侵入这一地区,设立军政机构。后来英军承认这一地区属中国,但并不撤军,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版的地图上,‘片马地区’标为未定界,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规定,片马及相连的古浪、岗房等地归还中国,次年完成移交手续。现属泸水县古岗乡。”
第五章所列两广(含今海南)地区的县名里有一个“会乐”,各种书上都查不到。作者称引自李荣,李荣引自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39)。核徐书,亦作会乐。该书书前附有标各县县名的两广地图,图中在海南岛东部有乐会。当时自右至左行文,地图上作“會樂”,即为“樂會”。注释据此订正说:“徐氏于书中误作‘會樂’。乐会县,唐朝设置,1959年与琼东县合并为琼海县,1992年改设琼海市。”
作者于第二章说及“语言学和社学会可以交互启发”。注释补充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在语言里有所反映。比如人停止呼吸,失去生命,就是死,可是不同的人死有不同的叫法。《礼记·曲礼》述说上古的情况:‘天子死曰崩(‘山陵崩’的简说),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官民等级关系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规定。《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就是现代,也有讲究,‘逝世’只能用于一定的级别,普通人死了不能用‘逝世’。这里举一个关涉用字的例子。‘原来’这种写法,在明朝以前的文献里很难找到,因为以前都写‘元来’;从明朝开始,‘原来’基本上代替了‘元来’。明清时期都有人解释:元朝是被明朝灭亡的政权,所以避‘元’字。李诩(1505—1593)《戒庵老人漫笔》卷一说:‘余家先世分关中,写吴(1367年,朱元璋建立政权时的国号,后改明)原年、洪武原年,俱不用元字。想国初恶胜国(按,即被战胜之国)之号而避之,故民间相习如此。’王应奎(1683—1759/60)《柳南随笔》卷三也有类似的说法:‘明太祖既登极,避胜朝国号,遂以元年为原年。’看来王氏是袭用李氏的说法,他后面也有‘民间相传如此’云。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流传比较广。但谈迁(1594—1657)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枣林杂俎》里说,‘此避御讳’,就是避朱元璋的名讳。他还举‘六科原士’等用例。谈迁的解释也许更符合实际,因为他的解释与历代避皇帝名讳的惯例一致。”
作者说,“中国初民时代的‘家’大概是上层住人,下层养猪”,并举云南乡间的情况。注释有以下补充: “杨树达1935年4月写过一篇小文章,题为《释圂》。文章说:‘《说文》六篇下囗部云:“圂,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会意。”按,豕在囗中得为厕者,《晋语》云:“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知古人豕牢本兼厕清之用,故韦昭云“豕牢,厕也”是也。今长沙农家厕清即在豕圈,犹古代之遗制矣。’(《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中华书局,1983)我于1948年曾经在河北省平山县住了一年,当地是平地起造厕所,便坑下连一个大坑,坑内养猪。2000年回该地参观,问及厕所养猪情况,回答说:‘现在还是那样。’可与杨、罗二位先生所论相印证。”
第三章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的雅希人,加了注释:“是操霍坎语系的印第安人的一支……最后一个名叫Ishi的雅希人于1906年死去。”
同章提到的地名“片马”,这是一个近代历史地名,20世纪40年代中国出版的地图上,片马地区大多标注“未定界”。注释说:“村庄名,在今云南省泸水县高黎贡山西侧紧靠中缅边界处。元代属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属永昌府茶山土司,清代属保山县登埂土司辖区。1910至1927年间,英军不断侵入这一地区,设立军政机构。后来英军承认这一地区属中国,但并不撤军,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版的地图上,‘片马地区’标为未定界,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规定,片马及相连的古浪、岗房等地归还中国,次年完成移交手续。现属泸水县古岗乡。”
第五章所列两广(含今海南)地区的县名里有一个“会乐”,各种书上都查不到。作者称引自李荣,李荣引自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39)。核徐书,亦作会乐。该书书前附有标各县县名的两广地图,图中在海南岛东部有乐会。当时自右至左行文,地图上作“會樂”,即为“樂會”。注释据此订正说:“徐氏于书中误作‘會樂’。乐会县,唐朝设置,1959年与琼东县合并为琼海县,1992年改设琼海市。”
作者于第二章说及“语言学和社学会可以交互启发”。注释补充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在语言里有所反映。比如人停止呼吸,失去生命,就是死,可是不同的人死有不同的叫法。《礼记·曲礼》述说上古的情况:‘天子死曰崩(‘山陵崩’的简说),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官民等级关系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规定。《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就是现代,也有讲究,‘逝世’只能用于一定的级别,普通人死了不能用‘逝世’。这里举一个关涉用字的例子。‘原来’这种写法,在明朝以前的文献里很难找到,因为以前都写‘元来’;从明朝开始,‘原来’基本上代替了‘元来’。明清时期都有人解释:元朝是被明朝灭亡的政权,所以避‘元’字。李诩(1505—1593)《戒庵老人漫笔》卷一说:‘余家先世分关中,写吴(1367年,朱元璋建立政权时的国号,后改明)原年、洪武原年,俱不用元字。想国初恶胜国(按,即被战胜之国)之号而避之,故民间相习如此。’王应奎(1683—1759/60)《柳南随笔》卷三也有类似的说法:‘明太祖既登极,避胜朝国号,遂以元年为原年。’看来王氏是袭用李氏的说法,他后面也有‘民间相传如此’云。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流传比较广。但谈迁(1594—1657)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枣林杂俎》里说,‘此避御讳’,就是避朱元璋的名讳。他还举‘六科原士’等用例。谈迁的解释也许更符合实际,因为他的解释与历代避皇帝名讳的惯例一致。”
作者说,“中国初民时代的‘家’大概是上层住人,下层养猪”,并举云南乡间的情况。注释有以下补充: “杨树达1935年4月写过一篇小文章,题为《释圂》。文章说:‘《说文》六篇下囗部云:“圂,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会意。”按,豕在囗中得为厕者,《晋语》云:“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知古人豕牢本兼厕清之用,故韦昭云“豕牢,厕也”是也。今长沙农家厕清即在豕圈,犹古代之遗制矣。’(《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中华书局,1983)我于1948年曾经在河北省平山县住了一年,当地是平地起造厕所,便坑下连一个大坑,坑内养猪。2000年回该地参观,问及厕所养猪情况,回答说:‘现在还是那样。’可与杨、罗二位先生所论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