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大力推广的形势下,如何针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提升当代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逐渐得到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关注。本文笔者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有效性出发,坚持创新的原则立足,就如何高效改善当前地理教育的现状,做出分析并对如何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高中地理 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39
新课改推崇的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异,影响着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學。新课程理念较传统观点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学生的品格塑造,而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所忽略的要点。无论是教学系统内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还是在教学工作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新型理念与传统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出入。笔者将从这两者关系出发,分析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新型高中教学方式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就如何高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分析。
一、对当前高中地理教育现状的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成绩通常被视为判定学生学习优良的一大重要标准,成绩代表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学生的名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通常很低,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每一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然而,实际上,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知识传输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课堂成为知识传输的主要阵地。教师把传输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去对待,而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引导,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高分低能,影响着学生的实践应用,也制约着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地理教学方式的反思。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的阵地,而是需要把它变为教师与学生两者的舞台。另外,传统教学中还存在一大不足即教学缺乏可变性。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继续现阶段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学缺乏创新性,也缺乏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疏于对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导致教学欠缺对学生具体情况特殊性的考察。
根据笔者的调查,相当一部分高中文科生表示,尽管自己学习文科,地理也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但对地理仍然无法调动充分的学习热情,觉得进入高中后接触的地理知识理论性太强,过于枯燥。实际上,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教学本身缺乏趣味性,二是学生自身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高。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的分析,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积极的沟通,但是,沟通正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缺乏的。一部分教师把上课当作一种任务,上完课就和学生失去了必备的联系,导致教学仅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上的沟通,教学也因此变成了一种单线联系。
二、对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建议
(一)重视能力培养
我们的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时代在发展,教育模式也应具备时代性的超越,教师不应一味使用落后单一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精华,为课堂注入活力,努力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助式教学、小组教学、分化管理等来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给小组分发学习任务,加强教学线上和线下的联系,加强教学的现实性和灵活性,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比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知识的时候,比较自转更替和地方时知识点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白天和黑夜的不同,鼓励不同小组的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计算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时间,这样在有效提升学生的时间计算水平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地球自转的认识,帮助学生将课堂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搭建桥梁。
对于一些知识体系庞大,分支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将每一块知识都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比如在学习大气这一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大气的分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以及全球大气环流展开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分析,教师可以以七月份地中海为例,分析地中海的气候的同时,研究大气分层、大气环流以及大气热力作用的不同表现。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适当增加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探究意识。
(二)提升实践技能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作为一门和生活关联性极高的学科,需要学生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于知识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在教授气候这一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不同气候的不同表现内容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视觉感受。另外,实际生活中的探究远比课堂上的理论分析要可靠得多,比如,在学习大气这块知识,谈及大气环境保护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就全球变暖这一具体的现象,鼓励学生分组进行现实生活中的探究,对生活中的工厂污染情况进行实际的调查,具体了解全球变暖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另外,开设多种类型的活动也是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
(三)加强师生合作
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考察工作,通过对教师定期教学工作的考核,监督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迎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和学生需要展开密切而有效的合作,比如,在学习海水的运动时,学生对于这一块知识,尤其是洋流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现象缺乏明确的感知。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一些模型,画一些分析示意图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
三、结束语
教育呼唤创新,需要创新,作为教师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以人为本,积极地吸收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探索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顺应新课改的潮流,积极培育出一批具有实践技能,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 高中地理 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39
新课改推崇的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异,影响着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學。新课程理念较传统观点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学生的品格塑造,而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所忽略的要点。无论是教学系统内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还是在教学工作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新型理念与传统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出入。笔者将从这两者关系出发,分析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新型高中教学方式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就如何高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分析。
一、对当前高中地理教育现状的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成绩通常被视为判定学生学习优良的一大重要标准,成绩代表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学生的名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通常很低,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每一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然而,实际上,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知识传输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课堂成为知识传输的主要阵地。教师把传输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去对待,而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引导,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高分低能,影响着学生的实践应用,也制约着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地理教学方式的反思。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的阵地,而是需要把它变为教师与学生两者的舞台。另外,传统教学中还存在一大不足即教学缺乏可变性。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继续现阶段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学缺乏创新性,也缺乏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疏于对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导致教学欠缺对学生具体情况特殊性的考察。
根据笔者的调查,相当一部分高中文科生表示,尽管自己学习文科,地理也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但对地理仍然无法调动充分的学习热情,觉得进入高中后接触的地理知识理论性太强,过于枯燥。实际上,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教学本身缺乏趣味性,二是学生自身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高。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的分析,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积极的沟通,但是,沟通正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缺乏的。一部分教师把上课当作一种任务,上完课就和学生失去了必备的联系,导致教学仅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上的沟通,教学也因此变成了一种单线联系。
二、对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建议
(一)重视能力培养
我们的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时代在发展,教育模式也应具备时代性的超越,教师不应一味使用落后单一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精华,为课堂注入活力,努力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助式教学、小组教学、分化管理等来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给小组分发学习任务,加强教学线上和线下的联系,加强教学的现实性和灵活性,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比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知识的时候,比较自转更替和地方时知识点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白天和黑夜的不同,鼓励不同小组的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计算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时间,这样在有效提升学生的时间计算水平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地球自转的认识,帮助学生将课堂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搭建桥梁。
对于一些知识体系庞大,分支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将每一块知识都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比如在学习大气这一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大气的分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以及全球大气环流展开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分析,教师可以以七月份地中海为例,分析地中海的气候的同时,研究大气分层、大气环流以及大气热力作用的不同表现。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适当增加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探究意识。
(二)提升实践技能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作为一门和生活关联性极高的学科,需要学生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于知识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在教授气候这一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不同气候的不同表现内容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视觉感受。另外,实际生活中的探究远比课堂上的理论分析要可靠得多,比如,在学习大气这块知识,谈及大气环境保护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就全球变暖这一具体的现象,鼓励学生分组进行现实生活中的探究,对生活中的工厂污染情况进行实际的调查,具体了解全球变暖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另外,开设多种类型的活动也是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
(三)加强师生合作
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考察工作,通过对教师定期教学工作的考核,监督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迎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和学生需要展开密切而有效的合作,比如,在学习海水的运动时,学生对于这一块知识,尤其是洋流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现象缺乏明确的感知。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一些模型,画一些分析示意图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
三、结束语
教育呼唤创新,需要创新,作为教师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以人为本,积极地吸收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探索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顺应新课改的潮流,积极培育出一批具有实践技能,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