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结果构式“完结性”的体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先行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此不足之处,以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为例展开补充和论述。主要结论如下:以英语为分析对象总结出来的结果构式的体特征不能完全适用于汉语和日语的情况。汉语在“慢动作效应”和复数宾语、同质复数事件的情况下,除了结果构式本身具有的“完结性”之外还具有“持续性”特征,因此是“持续性 完结性”的复合型体结构;日语结果构式“完结性”的特征较弱。此外,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都可与表示持续意义的时间副词短语连用,表达结果持续的意义。
关键词:结果构式;完结性;持续性;汉语;日语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3-0005-03
0引言
结果构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的研究始于英语,随着其理论的完善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逐渐应用于日语、汉语等其他语言的研究中。结果构式是指受某种动作的作用和影响,动作的承受者(对象)产生了结果变化。在语言中具体表现为一个单句中的动作和结果分别以独立的形式出现。
“体”的概念源于英语的“Aspect”,汉语称之为“体”“貌”。“体”是对于事件所在场景、局面的时间把握的语法范畴,主要有继续体、完结体、开始体、存续体、单纯状态等。结果构式通过结果谓语表达动作的结果状态——即状态变化的终结点,所以句子本身必然有完结(telic)体存在。一般来说,结果构式不含有继续体,无法表达动作的进行或者状态的持续。围绕结果构式的完结性,Tenny (1994)使用了以下例句加以证明。
(1)He drank himself into a stupor in an hour/*for an hour.[1]
(他一个小时内就把自己喝的不省人事了。——笔者译)
(2)He painted the car a brilliant red in an hour/*for an hour.[1]
(他在一个小时内把车染成了明亮的红色。——笔者译)
正如例(1)(2)所示,结果构式所表达的事件可以与具有完结性意义的时间表达方式“in an hour”共现,而非完结性的、表示时间段意义的“for an hour”则被排除在外。因此一般认为,英语的结果构式本身就包含有完结性的意义,同时排斥持续性的意义。
不过,以英语的结果构式为参照得出的有关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结论是否也适用于其他语言——诸如汉语和日语呢?下面就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此结论的适用性进行逐一分析。
1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1汉语
在汉语中,当结构构式和表示逐渐变化的副词性成分一起使用时,其体特征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当句中出现“缓慢,逐渐”等成分时,结果构式不仅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的“正在/在”连用,而且还可以和相当于“for~”句的时间段副词短语一起使用。这充分说明结果构式从原来无法表示动作进行、动作/状态继续转变成了可以表示继续体。例如:
(3)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4)这几十年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从理论上来说,例(3)本身就包含有完结性的特征。但是,它却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动作继续的副词标志“正在/在”以及表示时间段的“这几十年……”(例4)等连用,这说明结果构式的体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含有完结性,而是增加了持续性的特征,这一点迥异于英语的体特征。
1.2日语
此外,日语的结果构式也可以和表示非完结的时间表达方式(相当于英语的“for~”句)连用。例如:
(5)彼女は20分の間、そのシャツをきれいに洗った。
(她用了20分钟的时间把衬衫洗干净了。)
通常来说,结果谓语主要描述主动词的论元,也就是主语或者宾语,具有限定结果构式的完结性的功能。不过,例(5)并不是和表完结性的时间副词句(类似于英语中的“in~”句)连用,而是和“20分の間”这种表示非完结性的时间段连用。“シャツがきれいになった”(衬衫洗干净了)不仅仅具有完结性的意义,还包含有“シャツがきれいになるまで彼女の持続的な動作”(衬衫变干净之前她持续不断的动作)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在限定结果构式体特征的功能方面,日语中的结果谓语受到限制。因此可以断定,日语结果构式的体也具有迥异于既往研究的特殊性。
本节简要分析了既往研究中有关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结论在汉语和日语的适用情况。可以看出,汉语和日语结果构式中存在既往研究中有关“完结性”体特征的同时,还有不同于既往研究的特殊性。下面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结果构式的体特征进行再分析和探讨。
2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特殊性
针对前节指出的既往研究中的问题,本节以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为例,证明既往研究中有关英语的体特征的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语言。
2.1汉语的结果构式
2.1.1慢動作效应
本节主要探讨慢动作效应(slow-motion effect)下,汉语结果构式的体特征。慢动作效应(slow-motion effect,スローモーション効果)是指具有缓慢、逐渐等意义的副词性成分使句子增加“继续性”的特征[2]。这类的副词成分有“一点一点地”“逐渐地”“缓慢地”等。
汉语的结果构式当和“缓慢,逐渐”等表达缓慢动作意义的副词成分共现时,也具有了持续性的特征。例如:
(6)朝阳染红了天空。 (典型的结果构式)
(7)朝阳正在一点一点地染红天空。 例(6)(7)中,“染红”是及物性质的结果复合动词,动词后面可以接宾语,表示的是由主语的作用引起的宾语的状态变化。例(6)中的典型结果构式“朝阳染红了天空”,即“朝阳之光使得天空变红了”, 整个句子的重点是放在天空发生变化后的结果状态上,至于达到“红”的变化过程则不在句子关注的范围内。与之相对,(7)在关注“朝阳之光使得天空变红了”这种变化的结果状态的同时,还关注实现“天空变红”这样的结果状态的过程或者变化的阶段性,即红1,红2……。这种差异可以参照图1。
由例(7)可以看到,汉语结果构式在慢动作效应的作用下,原本所具有的完结性会被削弱,而且结果谓语对整个结果构式的体特征的限定作用也会相应地减弱。而事件达到完结点之前的过程,即到达完结点前的持续性则会相应的出现并增强。此时,结果构式整体上的体态就不再是单纯的“完结性”,而是变成了
关键词:结果构式;完结性;持续性;汉语;日语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3-0005-03
0引言
结果构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的研究始于英语,随着其理论的完善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逐渐应用于日语、汉语等其他语言的研究中。结果构式是指受某种动作的作用和影响,动作的承受者(对象)产生了结果变化。在语言中具体表现为一个单句中的动作和结果分别以独立的形式出现。
“体”的概念源于英语的“Aspect”,汉语称之为“体”“貌”。“体”是对于事件所在场景、局面的时间把握的语法范畴,主要有继续体、完结体、开始体、存续体、单纯状态等。结果构式通过结果谓语表达动作的结果状态——即状态变化的终结点,所以句子本身必然有完结(telic)体存在。一般来说,结果构式不含有继续体,无法表达动作的进行或者状态的持续。围绕结果构式的完结性,Tenny (1994)使用了以下例句加以证明。
(1)He drank himself into a stupor in an hour/*for an hour.[1]
(他一个小时内就把自己喝的不省人事了。——笔者译)
(2)He painted the car a brilliant red in an hour/*for an hour.[1]
(他在一个小时内把车染成了明亮的红色。——笔者译)
正如例(1)(2)所示,结果构式所表达的事件可以与具有完结性意义的时间表达方式“in an hour”共现,而非完结性的、表示时间段意义的“for an hour”则被排除在外。因此一般认为,英语的结果构式本身就包含有完结性的意义,同时排斥持续性的意义。
不过,以英语的结果构式为参照得出的有关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结论是否也适用于其他语言——诸如汉语和日语呢?下面就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此结论的适用性进行逐一分析。
1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1汉语
在汉语中,当结构构式和表示逐渐变化的副词性成分一起使用时,其体特征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当句中出现“缓慢,逐渐”等成分时,结果构式不仅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的“正在/在”连用,而且还可以和相当于“for~”句的时间段副词短语一起使用。这充分说明结果构式从原来无法表示动作进行、动作/状态继续转变成了可以表示继续体。例如:
(3)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4)这几十年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从理论上来说,例(3)本身就包含有完结性的特征。但是,它却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动作继续的副词标志“正在/在”以及表示时间段的“这几十年……”(例4)等连用,这说明结果构式的体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含有完结性,而是增加了持续性的特征,这一点迥异于英语的体特征。
1.2日语
此外,日语的结果构式也可以和表示非完结的时间表达方式(相当于英语的“for~”句)连用。例如:
(5)彼女は20分の間、そのシャツをきれいに洗った。
(她用了20分钟的时间把衬衫洗干净了。)
通常来说,结果谓语主要描述主动词的论元,也就是主语或者宾语,具有限定结果构式的完结性的功能。不过,例(5)并不是和表完结性的时间副词句(类似于英语中的“in~”句)连用,而是和“20分の間”这种表示非完结性的时间段连用。“シャツがきれいになった”(衬衫洗干净了)不仅仅具有完结性的意义,还包含有“シャツがきれいになるまで彼女の持続的な動作”(衬衫变干净之前她持续不断的动作)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在限定结果构式体特征的功能方面,日语中的结果谓语受到限制。因此可以断定,日语结果构式的体也具有迥异于既往研究的特殊性。
本节简要分析了既往研究中有关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结论在汉语和日语的适用情况。可以看出,汉语和日语结果构式中存在既往研究中有关“完结性”体特征的同时,还有不同于既往研究的特殊性。下面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结果构式的体特征进行再分析和探讨。
2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特殊性
针对前节指出的既往研究中的问题,本节以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为例,证明既往研究中有关英语的体特征的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语言。
2.1汉语的结果构式
2.1.1慢動作效应
本节主要探讨慢动作效应(slow-motion effect)下,汉语结果构式的体特征。慢动作效应(slow-motion effect,スローモーション効果)是指具有缓慢、逐渐等意义的副词性成分使句子增加“继续性”的特征[2]。这类的副词成分有“一点一点地”“逐渐地”“缓慢地”等。
汉语的结果构式当和“缓慢,逐渐”等表达缓慢动作意义的副词成分共现时,也具有了持续性的特征。例如:
(6)朝阳染红了天空。 (典型的结果构式)
(7)朝阳正在一点一点地染红天空。 例(6)(7)中,“染红”是及物性质的结果复合动词,动词后面可以接宾语,表示的是由主语的作用引起的宾语的状态变化。例(6)中的典型结果构式“朝阳染红了天空”,即“朝阳之光使得天空变红了”, 整个句子的重点是放在天空发生变化后的结果状态上,至于达到“红”的变化过程则不在句子关注的范围内。与之相对,(7)在关注“朝阳之光使得天空变红了”这种变化的结果状态的同时,还关注实现“天空变红”这样的结果状态的过程或者变化的阶段性,即红1,红2……。这种差异可以参照图1。
由例(7)可以看到,汉语结果构式在慢动作效应的作用下,原本所具有的完结性会被削弱,而且结果谓语对整个结果构式的体特征的限定作用也会相应地减弱。而事件达到完结点之前的过程,即到达完结点前的持续性则会相应的出现并增强。此时,结果构式整体上的体态就不再是单纯的“完结性”,而是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