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纸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张洁白的A4纸。
  远远地,我就看见它躺在走廊尽头的地上,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透过窗子投射在地上的一片阳光,近了才知道是一张白纸,不知是谁不经意掉落在此处的。它躺在地上,有点脏,一只鞋印清晰地烙印在它的身上。我经过那里的时候,已经有无数人经过它的身边。我俯下身捡起这张白纸,轻轻地掸去灰尘,放到我的背包里。我對空无一字的白纸,历来就有一种惜爱的心情,就像一位乡下的老农,只要看见地下有散落的谷粒,便会情不自禁地弯腰拾起来一样。
  纸叫竹纸。据说,家乡的造纸术是蔡伦传过来。家乡多竹,漫山遍野,那竹高入云端,粗约胳膊,是造纸的上好材料。造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春天的时候,将嫩竹砍下来,锯成一段段,放进巨大的石灰池中浸泡数月,然后在石臼中舂捣成竹浆……一道道繁琐的工序之后,便做成了一张张厚实的竹纸。用独轮土车运到湘阴县城,装上船,下湘江,过洞庭,在长江的某个石码头被搬上了另一个城市。我没有见过造纸的工序,也没有见过那种山里人制造出的竹纸。据我的远房姑父说——他家曾经是望塔硐里有名的造纸世家。竹纸不能写字,也许是祖先剽学的时候没有得到蔡伦的真传,这种竹纸只能作为女人生小孩时的“护垫”,更多的是作为祭祀时的纸钱——由专门的匠人加工成一张张冥币板钱和麻线穿起来的串钱。
  纸的稀缺,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痛,尤其是可以书写的白纸。
  年少的时候,家贫,读书用的本子都买不起。学校发的几个作业本,珍惜得如同过年的新衣。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纸张,字写得像出洞蚂蚁一般,密密麻麻,不留丝毫空白。那时候的老师也非常同情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记得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满头银发的曹老师,曹老师看作业特别耐心,一手握笔,一手拿着放大镜,就像电影里面的扫雷英雄一样,黑色边框的放大镜在作业本上一行行扫过,时不时用红色的水笔记点什么。曹老师也像我们一样惜纸,从来不把她的评语和分数写在空白的地方。那红色的评语就写在我们的作业上,红字叠着黑字,黑字护着红字,字迹清晰,历历可见。老师用心良苦,她不想用她的文字占据我们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空白,多一行空白,便能使我们的铅笔有可以涂鸦的地方。这就像一个老农,想方设法开拓出每一寸土地,留与子孙耕耘。
  因为没有纸,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都是背着石板和石笔上学的。石板和石笔,对于现在40岁以下的人来说,应该是陌生的。石板是青石,厚约三分,大小和32开的书本差不多。一侧有两个绿豆大小的眼,母亲用打鞋底的细麻绳穿过两个眼,系好长短,上学的时候,挂在我们的脖子上背着去学校。山里经常下雨,山路狭窄泥泞,稍不留神摔一跤,石板便断成两截,回家少不得挨骂。石板供销社有卖,印象中仿佛是要几个鸡蛋才能换一块的。因此,上学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护着石板,生怕摔坏了。石笔也是石头做的,一条条,长约三寸。做算术,抄生字,都是用的石板石笔,石板写满了,用小嘴对着石板哈几口气,用衣袖一擦便干干净净,又可以再算再写。
  到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才发几个本子。拿着新本子,欢天喜地,回到家里就向父母和姐姐炫耀,心里美得就像过年得了压岁钱似的。那时候姐姐也发了本子,女孩子心细,不喜欢张扬,新本子藏在书包的最底层。我在家里排行最小,淘气又霸道,经常和姐姐们吵架,在力气方面,姐姐们不惧我,谁都可以打赢我,我唯一可以制服姐姐的,就是寻到她们书包里面的本子,佯装要撕的样子,吓得她们立马软下来讨好求饶。
  后来情况有所改善,那就是村里面办了一个水泥纸袋厂,母亲去厂里挑回一担担残破不全的牛皮纸,回到家里用糨糊在门板上将碎纸糊成一张张“大”纸,然后做成水泥袋。我们就捡一些平整的碎纸,裁成书本大小,叠在一起,用一根烧红的铁丝在纸上钻几个洞眼,用麻线扎好,就成了可以写字做算术的“本子”。只是这种本子写字不好看,细细的笔迹,过一会就洇渍成粗粗的一笔。我偏好作文,老师布置的作文,同学们两三页纸就写完了,我却写了十来页,因此作文本经常不够用,每次作文只能用这种水泥袋纸,洋洋洒洒的,一写就是一本,幸亏这本子可以自己制造,不花一分钱,放开了写,也就没有什么顾虑。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纸依然稀缺,读初中的我竟然在省级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小小说,乡文化站的站长乐颠颠地跑到我家,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脱口就说:纸!我需要写文章的草稿纸!站长一愣,良久才说,我想想办法。
  站长很讲信用,不几天就给我捎来一大卷纸,我打开一看,尽是一些红红绿绿的标语纸。站长有些歉意地说,乡里也缺纸,这是我找宣委讨来的标语纸,背面还是可以写字的。
  真正拥有方格稿纸,是在我到上海的时候,80年代中期,我在南昌路的上海科协做临时工。在我卧室的隔壁,是《世界科学》杂志社,说起杂志社,其实就是在科协车库的楼顶上搭起的两间活动板房,几个编辑在一起拆信看稿。通往楼上的楼梯间,堆满了新出版的杂志和模板,一次,我意外地发现几大捆稿纸,这可是正正规规的稿纸啊,白底蓝线,四四方方的格子,每页刚好300格。我喜出望外,凭着和编辑们的熟悉,名正言顺地顺走了大概50刀稿纸,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后来我的长篇小说,就用了其中的十几刀稿纸。
  儿子寒暑假之后,丢弃的作业本一大堆。在卖废品之前,我总是一本本仔细搜寻,从中找到那些还未用过的纸张,用小刀裁下来,附上封面,用订书机订成一个个本子。这种本子,儿子当然不屑一顾,我就自己留着,闲暇时想起什么好的语句,或者是看到一首好的诗歌,就用这本子顺手抄摘下来。我写文章,依然喜欢在纸上写,看着黑黑的文字在笔尖流出,仿佛觉得我的笔,就是一个仓库,纸,就是晒谷场。
  此刻,我凝视着这张白纸,端坐良久,思绪像春天里袅袅升起的春雾。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风起风落。浅浅淡淡的烟草气息,隐约而至。左肩乍冷。忽想起你的责备,把肩盖上。草叶会因为夜风姗姗起舞,湖面因芦苇而荡起圈圈涟漪。而你,却没有因为我的等待降临。  窗外的月亮能否带去我的心思?你的举杯邀盏之间是否会有我的笑颜?想你。在投足举手之间。想你。在皱眉浅笑之念。  一杯茶,一首歌,一阕词,一个人就这样,静静伫立等待又如何?走出了你的视线,却始终走不出你的世界。  黄色的点滴在一点一点注入静脉,
期刊
儿子刚进托儿所那会儿,认生,每天回来哭得鼻青脸肿的。第一个月下班去接儿子时,总是会看见儿子双手紧抓住托儿所的窗棂,泪眼婆娑地期待着我的出现……一打开门,就光着脚飞扑进我的怀里,抓住我的衣角,把头埋起来,生怕丢了什么似的,任凭我怎样劝哄,只是哭。  在托儿所的那几年,儿子经常生病,我们经常深夜抱他去医院,挂号、就诊、配药、挂针,回到家,大半夜过去了,但还要喂药、关注儿子的体温。安顿好儿子,静静地坐在
期刊
1958年的那个春天,16岁的我第一次到北京。  那个中午,在西单商场附近的一家书店买了几本我喜欢的文学书籍,用报纸包好拿在手中,在站牌底下等无轨电车。突然,天上下起大雨,我怕雨水打湿那几本宝书,就将书藏在我穿的那件粗布上衣里,紧贴在怀中,双手捂在胸前。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迷住了我的眼睛,那场大雨带着初春的寒意冷得我突然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在我旁边等车的好几个人都赶紧躲开了我,可能是怕我传染他们。 
期刊
本刊讯 8月20日至24日,为了繁荣中国散文创作,讲好“从延安到北安”红色故事,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由中共北安市委、北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北安市委宣传部、《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承办的“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暨第12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召开。引人关注的是,周亚鹰散文集《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等15部(篇)作品获得本届笔会征文一、二、三等奖。  
期刊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年的端午,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心中还隐隐作痛。  那一年端午的前些天,母亲上山采粽叶时,不小心被蛇咬了。据父亲說,这是一条剧毒型青蛇。当时父亲也在,想打死这条蛇,但被母亲制止,说赶走它就算了。父亲从山上找来草药,用嘴嚼碎,敷在母亲被青蛇咬的地方,然后背着她回了家。  母亲一直怕蛇,看到蛇就要逃跑,但又不让人打蛇,总是叫人把蛇赶走了事。哪怕遇到危险,也不肯伤害蛇的性命。因为我属蛇。母
期刊
蒋建伟先生向我推荐一篇散文《母亲的故事》。我一看作者的名字黄兰香,顿时眼睛一亮。她是我熟悉而尊敬的一位省级女领导干部。不曾想到,她竟写出如此深情、朴实、感人的散文来。于是,我怀着抑制不住的阅读渴望,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  《母亲的故事》是写作者在一个周末回乡看望父母,当她看到年迈的母亲依然种菜,快乐地忙活家务,脸上漾着微微的笑意的时刻,突然就有一种冲动,要用笔写自己的母亲,来跟朋友们诉说她心中的
期刊
在乡村大地,一把锄头正在无可奈何地老去。老去的锄头,像一位老去的人,在日益寂寥和漫长的时光里,忆起过往的种种。  锄头有许多的兄弟姐妹,比如板锄、铁耙、铲子、镰刀、铡刀、犁铧,比如风车、稻桶、谷箩、谷耙、簸箕、谷筛……白日里,它们一起闹哄哄地出门去,来到村庄广袤、肥沃、丰饶的田地上,来到油菜、白菜、土豆、芋艿、玉米、水稻们的中间,它们各展身手,各尽其能,或锄,或挖,或铲,或割,或耙,或搂,有的亲吻
期刊
下午,我正在屋里临帖,五爹竟到我家找猫。当时他隔着窗户就问:“我那猫可在你这屋?” 我随口应了一声:“没有。”  五爹踉跄而去。  村里人都說五爹是个古怪的老头,一张嘴除了吃饭和抽旱烟很少再动,见面打招呼也只是“嗯”“噢”,村里人都说五爹只认得他的猫,“待人还不如他的猫。”  猫也只是一只普通的猫,花白毛色,常常越过东面矮墙到我家,有时衔着一只小老鼠离开,家人都很喜欢它。  五爹也常常坐在小屋前,
期刊
在乡下,4月初,淡黄色的蒲公英花就次第开放在田间地头,坡角石缝,它们静静地开放,如普通的小草,如褐色的土壤,如静谧的山石,不惹眼,不张扬。待到花瓣凋零,娇嫩的枝干上才迸发出一份小小的惊喜。远望,一朵朵白色的绒花如一个个毛茸茸的脑袋,探望着四野;近看,又如一把把素洁的小伞,点缀在春光里;微风起,绒花四飞,似一尾尾白羽,带着快乐和希望奔向远方。  我对蒲公英也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也许,这与童年的成长有关
期刊
周末回到乡下的娘家,看望我的父母,看到母亲脸上漾着微微的笑意,忙活着家务,看着他们种的菜,突然有一种写母亲的冲动。  这种感觉,让我心头涌起万般柔情、无限敬意——不仅我的生命来自母亲,我的善良传承于母亲,我在苦难面前的勇气与坚强,也源自母亲顽强的品质。  可以说,母亲是我的一位伟大的人生导师。  小时候,寒冬腊月,每到夜幕降临时,我家一家大小都围坐在一个没有明火、只有热火灰的火盆边上取暖,御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