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如今的主流文化里,“技术宅”并不像其他的“宅”那样是贬义词,相反,它是带有一种微妙的钦佩之意的形容词。“技术宅”总是高冷、聪明、冷幽默。而这里有一群技术宅在做着和艺术有关的事情,于是这个叫“新时线”的地方就变得有意思起来。
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下文简称CAC)的官网中,它们的自我介绍如下:成立于2013年,系国内首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坐落于上海M50创意园区内,拥有8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空间。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为新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
介绍看起来中规中矩,而事实上,成立仅两年的CAC已经做了很多有趣的展览和项目,它们特别喜欢拋那些有趣的专有名词,诸如“浸没式”“边缘视觉”“建筑复合体”“录映太奇”……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故作姿态的高冷,因为围绕这些名词背后是CAC在进行的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和研究,特别是寄寓科学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能涉及并构建城市日常空间的一部分。所以,比起前一段中规中矩的官方介绍,我对这一句话印象最为深刻——“鼓励艺术实践作为新知识的生产者”。简而言之,CAC就是以项目研究的形式来做展览,这是一个由一群“技术宅”实力支撑的艺术空间。他们做展览不是纯粹为了展示,更重要的是展示背后的技术理念和知识结构。无论是从它们迄今举办的展览来看,还是半年前才成立的“CACLab”来看,他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着“鼓励艺术实践作为新知识的生产者”这一理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AC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是一个大实验室。
换句话说,看他们的展览,很烧脑,也很有趣。这种挑战性让人跃跃欲试,就像如今这个科技飞腾的时代所给予人类的那种壮志凌云的展望。而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空间运营成本肯定非常烧钱,但看起来CAC很“任性”。我无法得知实际运营情况如何,但是从官网的介绍信息中可知,CAC由企业家张庆红、独立策展人李振华与媒体艺术家胡介呜创立;CAC亦同若干艺术学院及机构如中国美术学院(杭州)、V2不稳定媒体机构(鹿特丹)、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合作开展教育及奖学金项目。所以,目前CAC主要还是有比较稳定的资金支持做研究和开发为主的工作。
说到CAC Lab,也是最能体现CAC“实验室”定位的板块。CAC Lab的主任是来自哥伦比亚的FitoSegrera,典型的技术型宅男,波哥大洛萨诺大学(Jorge Tadeo Lozano University ofBogota)的优等生,精通电脑编程、数字哲学、人工智能、一元论和现代物理学等学科领域。CAC Lab成立半年来,由Fito主导的团队已经带来很多新颖的概念,呈现的项目和展览非常具有“科幻感”。不过,这种科幻并不是玄乎,就像影像并不总是稍纵即逝,也并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尝鲜本能。它是实实在在用技术解决一些问题,而艺术这东西,归根结底就是脑海中各种思维火花的碰撞,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交流的形态,是不断追求知识高峰的自然呈现。在这里,艺术完全是一种既抽象又迷人的存在。就像Fito在一次讲座中提出了一个“对混沌的对话”概念,他认为我们现有的一切物质来自亿万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因而我们所有的逻辑都缘起于混沌,从而才有重力,才有了建筑等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只有混沌的体系?Fito在演示中尝试是否可以把一本书放入他们设计的装置作品,进行解读,析出一种逻辑关系,运用这个逻辑我们又可形成新的书——从混沌至逻辑至创新,生生不息。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黑客帝国》中的“母体”?一种对宇宙观的再造。这种用技术挑战人类想象力的创作,无疑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对智力、知识的激发。
诸如CAC Lab这样的研究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艺术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生产,也是一种打破文化交流隔阂的努力。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过于看重文化的力量,却无形中将文化绑架至各种利益的高度,很多时候可能是适得其反地建立了隔阂。而人类文明的两翼是科学与艺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这一翼的力量有所衰落,在资本主义时代,艺术更多地成为一种消费符号与消费生产力的粉饰。而CAC如今的努力,在我看来便是一种将艺术的可能在当下这个时代无限拓展的努力。技术并非仅仅是炫耀如人手iPhone的便利感和时髦感,技术、科学、想象、审美、情感、真诚……这些都是值得追求的品质。
CAC另一值得关注的努力是给艺术家设立了“学术奖金”。以往,我们都知道有专属评论家的评论奖,有艺术家的艺术奖;颁给艺术家这么一个“学术奖”,这就是CAC的典型立场:鼓励艺术家去提方案、做项目,通过海投遴选的方案一旦采纳,CAC就会提供展厅让方案实地做出来。从他们去年的几个展览中也可看到,CAC是想打造空间与人的“黏合”。这便又回到CAC Lab来说了,实验室的诞生,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与基础。
可以说,开创仅两年的CAC甫一成立的起点就很高,想必前期也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技术铺垫,包括艺术家和技术师的功底都是经年累月的。现在,摆在CAC面前的主要任务或许是发掘国内年轻的、优秀的多媒体艺术家,让“新媒体影像艺术”在中国现有当代艺术框架下生根发芽,而不是一味地只是从海外输入知识。当然,很多先进的技术,也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学。
去年,我对CAC印象最深的一个展览是“市郊贫民窟”,这是美国艺术家玛利亚.朱可夫(Marina Zurkow)的一段18分钟的黑白动画。我当时坐在黑匣子一样的展厅内静静地把这部如画卷式展开的动画看完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突然就想到居依·德波对“景观”的阐释,“景观”——一种“数字景观”,在社会学意义上可以有很多的阐发,但在这里,在一个诸如这样的艺术空间里,“景观”的概念并不是虚拟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展厅,我们应该做出一些有批判性、有思考和启发性的展览,就像玛利亚.朱可夫在动画里展现的反乌托邦思考:人、动物、人兽异性、废墟,一种新的共存关系的可能?既甜美又令人恐惧的特质同时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社交媒体的特性。这样的一个个展览就构成了一种“景观”,一种场景构建,我们理应看到更多这样的展厅,这样的展览。
关于CAC在2016年展览的计划,依然还是走“技术宅”路线:关于“灵赋”、关于“眩涡(llinx)”、关于“艺术与技术”,同时还会有与品牌合作的跨界设计,将技术运用于日常生活,比如会和江南布衣合作一个可穿戴式的作品。而后还有和传统架上绘画的知名画家刘小东合作的新媒体装置作品,也是很令人期待。
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下文简称CAC)的官网中,它们的自我介绍如下:成立于2013年,系国内首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坐落于上海M50创意园区内,拥有8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空间。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为新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
介绍看起来中规中矩,而事实上,成立仅两年的CAC已经做了很多有趣的展览和项目,它们特别喜欢拋那些有趣的专有名词,诸如“浸没式”“边缘视觉”“建筑复合体”“录映太奇”……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故作姿态的高冷,因为围绕这些名词背后是CAC在进行的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和研究,特别是寄寓科学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能涉及并构建城市日常空间的一部分。所以,比起前一段中规中矩的官方介绍,我对这一句话印象最为深刻——“鼓励艺术实践作为新知识的生产者”。简而言之,CAC就是以项目研究的形式来做展览,这是一个由一群“技术宅”实力支撑的艺术空间。他们做展览不是纯粹为了展示,更重要的是展示背后的技术理念和知识结构。无论是从它们迄今举办的展览来看,还是半年前才成立的“CACLab”来看,他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着“鼓励艺术实践作为新知识的生产者”这一理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AC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是一个大实验室。
换句话说,看他们的展览,很烧脑,也很有趣。这种挑战性让人跃跃欲试,就像如今这个科技飞腾的时代所给予人类的那种壮志凌云的展望。而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空间运营成本肯定非常烧钱,但看起来CAC很“任性”。我无法得知实际运营情况如何,但是从官网的介绍信息中可知,CAC由企业家张庆红、独立策展人李振华与媒体艺术家胡介呜创立;CAC亦同若干艺术学院及机构如中国美术学院(杭州)、V2不稳定媒体机构(鹿特丹)、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合作开展教育及奖学金项目。所以,目前CAC主要还是有比较稳定的资金支持做研究和开发为主的工作。
说到CAC Lab,也是最能体现CAC“实验室”定位的板块。CAC Lab的主任是来自哥伦比亚的FitoSegrera,典型的技术型宅男,波哥大洛萨诺大学(Jorge Tadeo Lozano University ofBogota)的优等生,精通电脑编程、数字哲学、人工智能、一元论和现代物理学等学科领域。CAC Lab成立半年来,由Fito主导的团队已经带来很多新颖的概念,呈现的项目和展览非常具有“科幻感”。不过,这种科幻并不是玄乎,就像影像并不总是稍纵即逝,也并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尝鲜本能。它是实实在在用技术解决一些问题,而艺术这东西,归根结底就是脑海中各种思维火花的碰撞,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交流的形态,是不断追求知识高峰的自然呈现。在这里,艺术完全是一种既抽象又迷人的存在。就像Fito在一次讲座中提出了一个“对混沌的对话”概念,他认为我们现有的一切物质来自亿万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因而我们所有的逻辑都缘起于混沌,从而才有重力,才有了建筑等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只有混沌的体系?Fito在演示中尝试是否可以把一本书放入他们设计的装置作品,进行解读,析出一种逻辑关系,运用这个逻辑我们又可形成新的书——从混沌至逻辑至创新,生生不息。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黑客帝国》中的“母体”?一种对宇宙观的再造。这种用技术挑战人类想象力的创作,无疑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对智力、知识的激发。
诸如CAC Lab这样的研究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艺术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生产,也是一种打破文化交流隔阂的努力。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过于看重文化的力量,却无形中将文化绑架至各种利益的高度,很多时候可能是适得其反地建立了隔阂。而人类文明的两翼是科学与艺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这一翼的力量有所衰落,在资本主义时代,艺术更多地成为一种消费符号与消费生产力的粉饰。而CAC如今的努力,在我看来便是一种将艺术的可能在当下这个时代无限拓展的努力。技术并非仅仅是炫耀如人手iPhone的便利感和时髦感,技术、科学、想象、审美、情感、真诚……这些都是值得追求的品质。
CAC另一值得关注的努力是给艺术家设立了“学术奖金”。以往,我们都知道有专属评论家的评论奖,有艺术家的艺术奖;颁给艺术家这么一个“学术奖”,这就是CAC的典型立场:鼓励艺术家去提方案、做项目,通过海投遴选的方案一旦采纳,CAC就会提供展厅让方案实地做出来。从他们去年的几个展览中也可看到,CAC是想打造空间与人的“黏合”。这便又回到CAC Lab来说了,实验室的诞生,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与基础。
可以说,开创仅两年的CAC甫一成立的起点就很高,想必前期也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技术铺垫,包括艺术家和技术师的功底都是经年累月的。现在,摆在CAC面前的主要任务或许是发掘国内年轻的、优秀的多媒体艺术家,让“新媒体影像艺术”在中国现有当代艺术框架下生根发芽,而不是一味地只是从海外输入知识。当然,很多先进的技术,也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学。
去年,我对CAC印象最深的一个展览是“市郊贫民窟”,这是美国艺术家玛利亚.朱可夫(Marina Zurkow)的一段18分钟的黑白动画。我当时坐在黑匣子一样的展厅内静静地把这部如画卷式展开的动画看完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突然就想到居依·德波对“景观”的阐释,“景观”——一种“数字景观”,在社会学意义上可以有很多的阐发,但在这里,在一个诸如这样的艺术空间里,“景观”的概念并不是虚拟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展厅,我们应该做出一些有批判性、有思考和启发性的展览,就像玛利亚.朱可夫在动画里展现的反乌托邦思考:人、动物、人兽异性、废墟,一种新的共存关系的可能?既甜美又令人恐惧的特质同时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社交媒体的特性。这样的一个个展览就构成了一种“景观”,一种场景构建,我们理应看到更多这样的展厅,这样的展览。
关于CAC在2016年展览的计划,依然还是走“技术宅”路线:关于“灵赋”、关于“眩涡(llinx)”、关于“艺术与技术”,同时还会有与品牌合作的跨界设计,将技术运用于日常生活,比如会和江南布衣合作一个可穿戴式的作品。而后还有和传统架上绘画的知名画家刘小东合作的新媒体装置作品,也是很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