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亚历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弗·福赛斯的《复仇者》皆选用了复仇主题来贯穿小说。两部作品虽时代背景不同,但都秉承着惩恶扬善,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加之并没有拘泥于个人恩怨,其复仇主题就更具社会价值与考察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复仇情节等比较,考察出异同并浅析。
关键词:《基督山伯爵》;《复仇者》;复仇;异同
作者简介:崔书萌(1992-),女,汉族,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大仲马与《基督山伯爵》
亚历山大·仲马(1802.7-1870.12)作为继伏尔泰、卢梭和雨果等之后第六位进入先贤祠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一生著作达300卷之多,贡献非凡。《基督山伯爵》是其代表作,发表于1844年。主要讲述的是青年邓蒂斯受陷害入狱并在出狱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主人公悲惨的境遇也反映着社会现实,当时法国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但封建贵族仍握有政治特权。
2.弗·福赛斯与《复仇者》
弗·福赛斯(1938-)是当代文坛最强悍的悬念小说经典作家。他阅历丰富且精于创作,目前共有10部长篇政治惊险小说,如《豺狼的日子》等。《复仇者》为其代表之作。书中主要的复仇事件发生于1995年5月15日,美国青年里基·科伦索在参与志愿援助中于塞尔维亚被残忍杀害,但凶手却神秘消失。里基的外祖父决心让“复仇者”调查追踪,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
二、两部作品复仇的相同点及分析
1.复仇起因的不公性
《基督山伯爵》富有讽刺意味的开头便预示着悲剧。1815年,爱德蒙·邓蒂斯回到马塞港,却因遭人诬告饱受14年的牢狱之灾且备尝夺妻之恨。深感命运不公的主人公在仇恨中挣扎,其复仇原因既包含个人恩怨纠葛,亦不能排除其社会因素。《复仇者》中的加尔文·德克斯特也是在痛失妻女之后走上复仇之路的,这位昔日的战斗英雄此后以“复仇者”为职业,即便遭遇不公也不退缩。其复仇原因抛除个人恩怨,更来源于社会不公的迭起与矛盾的加剧。
2.复仇方式的计划性
《基督山伯爵》中的邓蒂斯在狱中便开始计划复仇。他清楚复仇对象,即同为水手的邓格拉斯、有夺妻之恨的费尔南和道貌盎然的检察官维尔弗。出狱后他于邓格拉斯的小客栈投宿,并以一颗钻石诱导出黑幕。他还收养维尔弗的私生子,日后在此子法庭审判中揭露出维尔弗罪行。对于费尔南,他详细调查其杀害恩主的罪行后,将讯息透露给报社并安排被害人作证。
而《复仇者》中的德克斯特行事亦周密且果敢。他在为女儿复仇时先锁定了已逃亡巴拿马的本尼·马德罗,接着伪装成流浪汉将其击毙。而后他在引渡凶犯回美时,查阅了新闻媒体资料并在新贝尔格莱德获取到照片,之后前往阿联酋求助友人,通过飞机登记牌成功锁定到凶犯行踪。
3.人道主义的诠释
对于《基督山伯爵》,主人公最终选择的是人性的回归。当仇人已得到惩戒,他便不再复仇转而寻求心灵的宁静。不仅如此,他还对复仇行为进行了反思,认识到复仇不能解决一切也并非生活的全部,这也反映了民众对于人道主义社会的追求。而在《复仇者》中亦如此,德克斯特在报复弑女凶手后,也不再采取极端行动,将凶犯季利奇引渡并相信正义的审判。由此可见,复仇并非单纯的付诸武力,维护公平正义也需要人道主义思想。
三、两部作品复仇的不同点及分析
1.复仇者力量的来源
《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复仇力量的来源具有直接性。邓蒂斯被迫入狱,正是复仇的力量使他一次次爬起。作者通过大量篇幅来描写其悲惨遭遇,既增强了可信度与合理性,也让人们为人性的自私残忍和坚强正义而陷入深思。而在《复仇者》中,复仇力量的来源存在着直接与间接因素。开始其为女儿复仇,其后却醒悟到:“马德罗死得太痛快了。这个恶棍应该站到法庭的被告席上,听法官宣读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的判决;他应该知道他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永远看不到天空;他应该知道,因为他对一个纯洁的姑娘犯下了这些罪行,他将终生为此付出代价。”主人公不再鲁莽猎杀,最后成功引渡了无直接联系但违背正义的罪犯季利奇。
2.复仇历程的艰辛与阻挠
在《基督山伯爵》中,尽管主人公有计划的进行了复仇,但也伴随着偶然。如主人公本想借刀杀人将毒药赠予维尔福夫人,不料其为争夺家产相继毒死圣梅朗夫妇和巴图鲁,又差点毒死诺瓦蒂埃和瓦朗蒂娜祖孙二人。这些计划之外的状况与主人公内心的复杂变化,使得其复仇之路不甚平坦。但主人公是有明确复仇对象和地点的,对仇人亦了如指掌。
而对于《复仇者》中的德克斯特,无论是杀害女儿的凶手亦或是迫害里基的凶犯都非熟识者,皆需详细调查与缜密分析才能行动。他的行动路线也十分复杂,从欧洲到中东海湾,再到南美洲森林,最后勇闯易守难攻的堡垒。和基督山伯爵不同的是,他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不断伪造身份并确认凶犯,由于时代发展也须动用网络科技,在引渡罪犯的过程中也无情感纠葛,更不必介入家族矛盾深陷感情漩涡。在行动中,还伴随第三方势力中央情报局的介入,以妨碍游隼计划为由对其围追堵截。
参考文献:
[1][英]弗·福赛斯著,舒云亮译,《复仇者》[M].同心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2][法]亚历山大·大仲马著,王帆译,《基督山伯爵》(汉英对照)[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陶渊,谈《基督山伯爵》中人物形象的异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三期.
[4]韦文华,《基督山伯爵》复仇主题的人道主义思想解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月.
[5]杨薇,试论《呼啸山庄》与《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二期.
关键词:《基督山伯爵》;《复仇者》;复仇;异同
作者简介:崔书萌(1992-),女,汉族,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大仲马与《基督山伯爵》
亚历山大·仲马(1802.7-1870.12)作为继伏尔泰、卢梭和雨果等之后第六位进入先贤祠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一生著作达300卷之多,贡献非凡。《基督山伯爵》是其代表作,发表于1844年。主要讲述的是青年邓蒂斯受陷害入狱并在出狱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主人公悲惨的境遇也反映着社会现实,当时法国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但封建贵族仍握有政治特权。
2.弗·福赛斯与《复仇者》
弗·福赛斯(1938-)是当代文坛最强悍的悬念小说经典作家。他阅历丰富且精于创作,目前共有10部长篇政治惊险小说,如《豺狼的日子》等。《复仇者》为其代表之作。书中主要的复仇事件发生于1995年5月15日,美国青年里基·科伦索在参与志愿援助中于塞尔维亚被残忍杀害,但凶手却神秘消失。里基的外祖父决心让“复仇者”调查追踪,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
二、两部作品复仇的相同点及分析
1.复仇起因的不公性
《基督山伯爵》富有讽刺意味的开头便预示着悲剧。1815年,爱德蒙·邓蒂斯回到马塞港,却因遭人诬告饱受14年的牢狱之灾且备尝夺妻之恨。深感命运不公的主人公在仇恨中挣扎,其复仇原因既包含个人恩怨纠葛,亦不能排除其社会因素。《复仇者》中的加尔文·德克斯特也是在痛失妻女之后走上复仇之路的,这位昔日的战斗英雄此后以“复仇者”为职业,即便遭遇不公也不退缩。其复仇原因抛除个人恩怨,更来源于社会不公的迭起与矛盾的加剧。
2.复仇方式的计划性
《基督山伯爵》中的邓蒂斯在狱中便开始计划复仇。他清楚复仇对象,即同为水手的邓格拉斯、有夺妻之恨的费尔南和道貌盎然的检察官维尔弗。出狱后他于邓格拉斯的小客栈投宿,并以一颗钻石诱导出黑幕。他还收养维尔弗的私生子,日后在此子法庭审判中揭露出维尔弗罪行。对于费尔南,他详细调查其杀害恩主的罪行后,将讯息透露给报社并安排被害人作证。
而《复仇者》中的德克斯特行事亦周密且果敢。他在为女儿复仇时先锁定了已逃亡巴拿马的本尼·马德罗,接着伪装成流浪汉将其击毙。而后他在引渡凶犯回美时,查阅了新闻媒体资料并在新贝尔格莱德获取到照片,之后前往阿联酋求助友人,通过飞机登记牌成功锁定到凶犯行踪。
3.人道主义的诠释
对于《基督山伯爵》,主人公最终选择的是人性的回归。当仇人已得到惩戒,他便不再复仇转而寻求心灵的宁静。不仅如此,他还对复仇行为进行了反思,认识到复仇不能解决一切也并非生活的全部,这也反映了民众对于人道主义社会的追求。而在《复仇者》中亦如此,德克斯特在报复弑女凶手后,也不再采取极端行动,将凶犯季利奇引渡并相信正义的审判。由此可见,复仇并非单纯的付诸武力,维护公平正义也需要人道主义思想。
三、两部作品复仇的不同点及分析
1.复仇者力量的来源
《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复仇力量的来源具有直接性。邓蒂斯被迫入狱,正是复仇的力量使他一次次爬起。作者通过大量篇幅来描写其悲惨遭遇,既增强了可信度与合理性,也让人们为人性的自私残忍和坚强正义而陷入深思。而在《复仇者》中,复仇力量的来源存在着直接与间接因素。开始其为女儿复仇,其后却醒悟到:“马德罗死得太痛快了。这个恶棍应该站到法庭的被告席上,听法官宣读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的判决;他应该知道他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永远看不到天空;他应该知道,因为他对一个纯洁的姑娘犯下了这些罪行,他将终生为此付出代价。”主人公不再鲁莽猎杀,最后成功引渡了无直接联系但违背正义的罪犯季利奇。
2.复仇历程的艰辛与阻挠
在《基督山伯爵》中,尽管主人公有计划的进行了复仇,但也伴随着偶然。如主人公本想借刀杀人将毒药赠予维尔福夫人,不料其为争夺家产相继毒死圣梅朗夫妇和巴图鲁,又差点毒死诺瓦蒂埃和瓦朗蒂娜祖孙二人。这些计划之外的状况与主人公内心的复杂变化,使得其复仇之路不甚平坦。但主人公是有明确复仇对象和地点的,对仇人亦了如指掌。
而对于《复仇者》中的德克斯特,无论是杀害女儿的凶手亦或是迫害里基的凶犯都非熟识者,皆需详细调查与缜密分析才能行动。他的行动路线也十分复杂,从欧洲到中东海湾,再到南美洲森林,最后勇闯易守难攻的堡垒。和基督山伯爵不同的是,他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不断伪造身份并确认凶犯,由于时代发展也须动用网络科技,在引渡罪犯的过程中也无情感纠葛,更不必介入家族矛盾深陷感情漩涡。在行动中,还伴随第三方势力中央情报局的介入,以妨碍游隼计划为由对其围追堵截。
参考文献:
[1][英]弗·福赛斯著,舒云亮译,《复仇者》[M].同心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2][法]亚历山大·大仲马著,王帆译,《基督山伯爵》(汉英对照)[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陶渊,谈《基督山伯爵》中人物形象的异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三期.
[4]韦文华,《基督山伯爵》复仇主题的人道主义思想解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月.
[5]杨薇,试论《呼啸山庄》与《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