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怀着“一个不停地探索和思索的灵魂”关注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小说全篇紧密围绕着主人公莫尔索的经历展开,他脱离常规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对待亲情、爱情、友情和工作均表现出冷漠无情和消极无为的态度,因此与“常人”的世界格格不入,被定义成异类而遭到荒诞世界的排斥与驱逐。本文将透过莫尔索种种表象特征,挖掘其隐藏的现代人性内涵。
关键词:冷漠无情;荒诞世界;本真追求;另类的反抗
作者简介:徐楠(199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2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的文学创作特色是白描手法,文笔极其简洁,朴素,明快,在其传统纯正的写作风格背后,却往往表达着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他关注现代人生存状态,生存方式,揭示人生的虚无和世界的荒诞特征,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严肃思考以及作为文学家的热切情感。1957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则是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局外人》的作品本身出发,深刻揭示其现代人性的特征,在主人公莫尔索“消极冷漠”,“被动无为”的形象背后,却是他对生活的激情和对荒诞现实世界的反抗。他不是一个孤立异化的形象,他的困惑与苦难,追求与反抗对所有现代人都有其现实意义,他就是现代人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缩影。
1.“常人”眼中的“局外人” ——莫尔索
作者加缪在《局外人》中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主人公莫尔索的生活态度。通过莫尔索对待亲情、友情、爱情、工作以及生死问题的态度,他被“常人”视为异类,被定义成“冷漠无情”“消极被动”的“局外人”。莫尔索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与“常人”格格不入,时时刻刻陷入被排斥的境地,与他人隔绝的同时,也与外在世界隔绝。
小说是从“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句话开始。简单的一句话却意蕴深刻,在平静的叙述中将莫尔索的世界与常人世界相区别。随后莫尔索的行为,更是让常人感受到他对待母亲的冷漠。他在得知母亲去世消息时和母亲下葬时都没有哭泣,拒绝见母亲最后一面;守灵时竟然在母亲棺木前抽烟、喝咖啡、打盹;这种“冷漠”的生存方式同样体现在他的爱情生活中。玛丽作为莫尔索的女友,她的形象是正面的,温婉重情的女性形象。主动提出与莫尔索结婚,即使莫尔索入狱,也不曾厌弃他。玛丽的情感标准是常人化的标准,她在感情方面真心付出,重视婚姻。然而不同于玛丽的积极主动,常人眼中的莫尔索却是“怎么都行”、“无所谓”的态度。当玛丽向他询问是否愿意与自己结婚时,他说“怎么样都行,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结”。在友情的世界中,莫尔索依然是若即若离,让常人无法认同与理解的。在小说中,邻居雷蒙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当他主动向莫尔索提出做朋友时,莫尔索的回答依然是“做不做他的朋友,怎么都行”。而这些行为在常人眼中,并不是深厚友谊的展现,而是不辨善恶没有原则的荒谬行为。因此在感情生活中,他与常人的世界是相隔离的。从表面行为观察,他永远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他永远有悖常理,因此被常人定义成“局外人”。工作对于常人往往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都会千方百计得到老板的认可,都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有好的发展前途。与常人的观念不同,当老板计划在巴黎设立办事处,直接与那些大公司做生意时,老板把这个人人欣羡的机会给了莫尔索。但莫尔索却回答:“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他的回答使老板甚是扫兴,无法理解。莫尔索在工作上的态度,与常人的价值标准截然不同,不但没有刻意讨好老板,抓住机会,取得信任,而是非常随性地选择了在别人看来无动于衷的工作态度。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他的口头禅,“这与我无关”、“我无所谓”。他的“局外人”有悖常理的特性在工作中再次充分体现。
2.莫尔索体现的现代人性内涵
略读文本,大多数人会被莫尔索孤僻冷漠的性格、荒谬无为放浪形骸的表征所迷惑,而忽视他所反映的深层次的人性内涵。然而细读文本,作者加缪赋予了人物更加深刻的人性内涵,莫尔索其实对生活有着深沉的本真追求,天性宽厚善良。他对荒谬的社会有着痛苦而清醒的认识,在其冷漠反抗的背后,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现代人精神的迷茫与萎靡,作者通过作品反映的是整体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2.1“局外人”的本真追求
透过莫尔索冰山似的外表,埋藏的却是一颗儿童般纯真坦诚的内心,从小说中诸多隐蔽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莫尔索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本真追求。首先,莫尔索是小说中最真实,最坦诚的一个人,他真实地爱着母亲,只是以孩子般极端的自我和纯真方式,更多地注重生理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因此我们会看到他守灵时的疲倦、葬礼的喧哗,不加掩饰的种种行为。其实,莫尔索内心深处蕴藏的是对母亲纯真的感情,他始终使用“妈妈”这一亲昵的称呼而非母亲,在文中也多次提及妈妈,明确说过“我很爱妈妈”“我能够肯定地说的,就是我更希望妈妈不死”。对待玛丽的感情,莫尔索也并非不认真。他和玛丽的约会是轻松而愉快的,他曾说:“也许第一次,我真想到我要结婚”。在内心深处,他有着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和向往。在狱中,莫尔索想到最多的也是玛丽, 玛丽俨然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的感情没有常人的海誓山盟,而更多地保留了高于常人的理性。同样他宽和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不歧视身边的人,他宽慰丢失爱犬的沙拉玛诺老头,与公司职员艾玛尼埃尔相处融洽。作者加缪曾在美国版《局外人》的序言中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这正是对该人物的最好诠释。
2.2人性内涵的社会意义 加缪的《局外人》从1938年开始酝酿,到1940年5月初步完成。因此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正是二战时期,人类饱受战争所带来的肉体以及精神的双重伤害。西方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萎靡不振,宗教耶稣在残酷的战争中不再是救世主。在这样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社会充满了迷惘,在孤独痛苦的荒谬社会中,不甘于被现实世界压迫,反抗社会的同时成为了世界的局外人。因此莫尔索人物的产生是社会及历史的必然产物,他是当时很多人精神世界的真实文学写照。在“绝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荒诞社会环境下,局外人才是具有真正清醒理性的人,他们才是荒诞社会的理性先知。
作为存在主义大师的加缪,在《局外人》中赋予主人公莫尔索另类的反抗方式。即以一种冷漠、沉默、无所谓的态度看待社会,以内心的绝对真实对抗荒谬的现实世界。他的内心深处具有的是看透一切的透彻意识,他看透了宗教的虚妄性本质、剥去了生死感情问题上或悲或喜的感情饰物,以一种极其冷静的态度对抗荒诞社会。加缪正是通过莫尔索的彻悟及叛逆反抗,表现出对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深思。作为清醒孤独的“局外人”,以真实对抗荒诞,却被视为荒诞最终被荒诞扼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结语
纵览全文,作者加缪始终将人类的生存作为一切问题的核心,他着眼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类饱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在小说《局外人》中,作者塑造了文学史上十分独特新颖的人物莫尔索。作为一位特立的独行者,在其冷漠懒散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他对生活深沉的热爱以及本真的追求。一个淡然超脱、诚实善良的人,以冷漠的方式反抗着道德的腐朽、法律的虚伪和社会的荒谬。作者以独特的精神情调、深沉的感情、深邃的哲理,通过莫尔索这一人物传达了丰富的人性内涵。在现代文明陷于荒诞之中的时候,莫尔索标志着人本价值观的回归,打破道德和法律的偏见,对理性的意义做出了全新的界定。在解读现代人性矛盾和内涵的同时,发人深省,让更多的人反思当下人类生存的困境,这也是该小说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阿尔贝.加缪:《加缪中短篇小说》[M].郭宏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2]方琳琳.《局外人》人物形象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74—175。
[3]郭宏安.《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谈谈加缪的<局外人>》,《读书》[J].1986,第10期。
[4]柳鸣九.《<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和人性内涵》,《当代外国文学》[J].2002,第1期。
关键词:冷漠无情;荒诞世界;本真追求;另类的反抗
作者简介:徐楠(199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2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的文学创作特色是白描手法,文笔极其简洁,朴素,明快,在其传统纯正的写作风格背后,却往往表达着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他关注现代人生存状态,生存方式,揭示人生的虚无和世界的荒诞特征,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严肃思考以及作为文学家的热切情感。1957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则是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局外人》的作品本身出发,深刻揭示其现代人性的特征,在主人公莫尔索“消极冷漠”,“被动无为”的形象背后,却是他对生活的激情和对荒诞现实世界的反抗。他不是一个孤立异化的形象,他的困惑与苦难,追求与反抗对所有现代人都有其现实意义,他就是现代人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缩影。
1.“常人”眼中的“局外人” ——莫尔索
作者加缪在《局外人》中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主人公莫尔索的生活态度。通过莫尔索对待亲情、友情、爱情、工作以及生死问题的态度,他被“常人”视为异类,被定义成“冷漠无情”“消极被动”的“局外人”。莫尔索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与“常人”格格不入,时时刻刻陷入被排斥的境地,与他人隔绝的同时,也与外在世界隔绝。
小说是从“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句话开始。简单的一句话却意蕴深刻,在平静的叙述中将莫尔索的世界与常人世界相区别。随后莫尔索的行为,更是让常人感受到他对待母亲的冷漠。他在得知母亲去世消息时和母亲下葬时都没有哭泣,拒绝见母亲最后一面;守灵时竟然在母亲棺木前抽烟、喝咖啡、打盹;这种“冷漠”的生存方式同样体现在他的爱情生活中。玛丽作为莫尔索的女友,她的形象是正面的,温婉重情的女性形象。主动提出与莫尔索结婚,即使莫尔索入狱,也不曾厌弃他。玛丽的情感标准是常人化的标准,她在感情方面真心付出,重视婚姻。然而不同于玛丽的积极主动,常人眼中的莫尔索却是“怎么都行”、“无所谓”的态度。当玛丽向他询问是否愿意与自己结婚时,他说“怎么样都行,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结”。在友情的世界中,莫尔索依然是若即若离,让常人无法认同与理解的。在小说中,邻居雷蒙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当他主动向莫尔索提出做朋友时,莫尔索的回答依然是“做不做他的朋友,怎么都行”。而这些行为在常人眼中,并不是深厚友谊的展现,而是不辨善恶没有原则的荒谬行为。因此在感情生活中,他与常人的世界是相隔离的。从表面行为观察,他永远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他永远有悖常理,因此被常人定义成“局外人”。工作对于常人往往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都会千方百计得到老板的认可,都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有好的发展前途。与常人的观念不同,当老板计划在巴黎设立办事处,直接与那些大公司做生意时,老板把这个人人欣羡的机会给了莫尔索。但莫尔索却回答:“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他的回答使老板甚是扫兴,无法理解。莫尔索在工作上的态度,与常人的价值标准截然不同,不但没有刻意讨好老板,抓住机会,取得信任,而是非常随性地选择了在别人看来无动于衷的工作态度。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他的口头禅,“这与我无关”、“我无所谓”。他的“局外人”有悖常理的特性在工作中再次充分体现。
2.莫尔索体现的现代人性内涵
略读文本,大多数人会被莫尔索孤僻冷漠的性格、荒谬无为放浪形骸的表征所迷惑,而忽视他所反映的深层次的人性内涵。然而细读文本,作者加缪赋予了人物更加深刻的人性内涵,莫尔索其实对生活有着深沉的本真追求,天性宽厚善良。他对荒谬的社会有着痛苦而清醒的认识,在其冷漠反抗的背后,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现代人精神的迷茫与萎靡,作者通过作品反映的是整体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2.1“局外人”的本真追求
透过莫尔索冰山似的外表,埋藏的却是一颗儿童般纯真坦诚的内心,从小说中诸多隐蔽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莫尔索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本真追求。首先,莫尔索是小说中最真实,最坦诚的一个人,他真实地爱着母亲,只是以孩子般极端的自我和纯真方式,更多地注重生理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因此我们会看到他守灵时的疲倦、葬礼的喧哗,不加掩饰的种种行为。其实,莫尔索内心深处蕴藏的是对母亲纯真的感情,他始终使用“妈妈”这一亲昵的称呼而非母亲,在文中也多次提及妈妈,明确说过“我很爱妈妈”“我能够肯定地说的,就是我更希望妈妈不死”。对待玛丽的感情,莫尔索也并非不认真。他和玛丽的约会是轻松而愉快的,他曾说:“也许第一次,我真想到我要结婚”。在内心深处,他有着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和向往。在狱中,莫尔索想到最多的也是玛丽, 玛丽俨然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的感情没有常人的海誓山盟,而更多地保留了高于常人的理性。同样他宽和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不歧视身边的人,他宽慰丢失爱犬的沙拉玛诺老头,与公司职员艾玛尼埃尔相处融洽。作者加缪曾在美国版《局外人》的序言中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这正是对该人物的最好诠释。
2.2人性内涵的社会意义 加缪的《局外人》从1938年开始酝酿,到1940年5月初步完成。因此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正是二战时期,人类饱受战争所带来的肉体以及精神的双重伤害。西方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萎靡不振,宗教耶稣在残酷的战争中不再是救世主。在这样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社会充满了迷惘,在孤独痛苦的荒谬社会中,不甘于被现实世界压迫,反抗社会的同时成为了世界的局外人。因此莫尔索人物的产生是社会及历史的必然产物,他是当时很多人精神世界的真实文学写照。在“绝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荒诞社会环境下,局外人才是具有真正清醒理性的人,他们才是荒诞社会的理性先知。
作为存在主义大师的加缪,在《局外人》中赋予主人公莫尔索另类的反抗方式。即以一种冷漠、沉默、无所谓的态度看待社会,以内心的绝对真实对抗荒谬的现实世界。他的内心深处具有的是看透一切的透彻意识,他看透了宗教的虚妄性本质、剥去了生死感情问题上或悲或喜的感情饰物,以一种极其冷静的态度对抗荒诞社会。加缪正是通过莫尔索的彻悟及叛逆反抗,表现出对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深思。作为清醒孤独的“局外人”,以真实对抗荒诞,却被视为荒诞最终被荒诞扼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结语
纵览全文,作者加缪始终将人类的生存作为一切问题的核心,他着眼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类饱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在小说《局外人》中,作者塑造了文学史上十分独特新颖的人物莫尔索。作为一位特立的独行者,在其冷漠懒散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他对生活深沉的热爱以及本真的追求。一个淡然超脱、诚实善良的人,以冷漠的方式反抗着道德的腐朽、法律的虚伪和社会的荒谬。作者以独特的精神情调、深沉的感情、深邃的哲理,通过莫尔索这一人物传达了丰富的人性内涵。在现代文明陷于荒诞之中的时候,莫尔索标志着人本价值观的回归,打破道德和法律的偏见,对理性的意义做出了全新的界定。在解读现代人性矛盾和内涵的同时,发人深省,让更多的人反思当下人类生存的困境,这也是该小说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阿尔贝.加缪:《加缪中短篇小说》[M].郭宏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2]方琳琳.《局外人》人物形象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74—175。
[3]郭宏安.《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谈谈加缪的<局外人>》,《读书》[J].1986,第10期。
[4]柳鸣九.《<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和人性内涵》,《当代外国文学》[J].2002,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