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祥:一片真心在社区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在找寻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有些人将个人事业当做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有些人将获得声望与名誉当做了自己追求一生的目标,有些人将社区服务当做了自己奉献一生的目标,元朗区议会主席梁志祥先生选择了后者。在取与舍之间,他选择的是付出;在得与失之间,他选择的是不去计较。很多时候,一个人赢得尊敬,受到敬仰,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做了无数件小事,而且年复一年从不厌倦地重复着类似的小事。
  当居民将梁志祥先生推向元朗区议会主席的位置上时,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落在肩上的责任和居民的期望。肩上的责任和居民的期望下,隐藏着的是他作为一个全职服务者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见证着并付出着
  
  梁志祥先生在元朗出生,在元朗长大,毕业之后,他回到了元朗工作,元朗承载了他几乎全部的回忆,他说:“我虽然不是元朗原住民,但是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元朗人。”一句“地地道道的元朗人”道出了他对元朗的感情,也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为他在心中种下为元朗居民服务的种子,埋下了伏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元朗人,他自然热爱着这方养育了他的土地,深情厚重的感情基调贯穿于整个元朗,一花一木,各自成一体,却又互相映衬,笼罩在一股亲切的氛围下,给他一种亲切的感觉。
  “天水围原本是元朗的一条围村,周边的地方是一大片鱼塘,居民以务农为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水围才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针对中下层居民而开发的新市镇。”谈及天水围八九十年代时期的景象,梁志祥先生仍记忆犹新,“八十年代末,周边的鱼塘被填平,逐渐发展成为了以住宅为主的新市镇,1991年,天水围开始建设首批楼宇,1992年,天水围第一个公共屋邨落成。”1992年初,梁志祥先生开始在元朗做社区工作,这年年底,他参与筹建了天水围居民服务协会,并被推选为协会主席,在天水围还很荒芜的时候,他正式开启了服务的生涯。可谓“受任于荒芜之际,奉命于困难之间”。
  天水围地处新界元朗区西北部,位置偏远,由于是新兴的市镇,交通建设还没有跟上来,梁志祥先生介绍说,“这些居民只能依靠少量的大巴、小巴来往于元朗、屯门两地。”如果他们要到距离大约25公里的中环市区去,只能先乘车到屯门,再依靠屯门公路来往于市区,封闭、落后的交通阻碍了他们。这一切,梁志祥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4年初,已为元朗区议会议员的他向上传递着居民希望有巴士到达市区的意愿,和其它议员一起向上提出改善建议,直到1999年,伴随着大榄隧道正式通车,天水围的居民从此不再需要依靠屯门公路来往市区了;2003年,九广西铁及九广轻铁的沿线正式通车,自此,天水围的对外交通大为改善,“现在好多了,来往很方便。”梁志祥先生说,话语中,夹带着对过去的感慨,夹带着对成果的喜悦,也夹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天水围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今天,历经了20年左右的时间,梁志祥先生为居民服务也走过了20年左右的历程,在见证着天水围发展路上点滴的同时,他更明白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天水围还有许多地方要改善,还有许多事要做。
  
  忙碌着并快乐着
  
  香港区议会具有就影响地区人士的福利事宜、区内公共设施及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地区公共工程和社区活动等项目向政府提供意见,同时承担着区内环境的改善事务、促进区内文娱康乐活动的工作、区内的社区活动、主动参与管理地区事务等。而作为区议会主席,还肩负着协调本区与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
  2008年,当社区居民将为社区服务近20年的梁志祥先生推上元朗区议会主席这个位置时,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落在肩头的责任和居民的期望,这份责任和期望下,是他一心一意为居民服务的决心和真心,他常鞭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必须要付出自己的真心。”梁志祥先生就是一座桥梁,搭建在特区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
  天水围是一个年轻的市镇,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大多数属于中下收入者,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年幼的孩子常常无人照顾,为此,元朗区议会鼓励小区志愿组织成立托管中心,替居民照顾他们的孩子,教孩子们读书,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可以安心地工作。
  “解民之困,排民之忧”是贯穿梁志祥先生服务始终的原则,元朗发展之初被动地依靠着政府的财力和物力,依靠香港人的爱心,依靠着政府对发展天水围的决心,“政府的政策是适用于大部分群众,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在筹建天水围公园雕刻廊的时候,梁志祥先生和同仁开始利用当地商界的支持,募得资金,将居民急需建设的设施放在了区议会的权利和能力之下,顺利的将天水围公园雕塑廊建成一条独具特色艺术长廊,勾勒出天水围湿地公园生态保育的图景,民政处处长曾两次来到这里,对他们大加赞赏说:“能够利用当地商界的支持,举办这样一个有意义活动,元朗开创了先河。”在其引导下,沙田等地也陆续将艺术长廊建了起来。“这次的改变,将元朗区议会的文化和思维改变,以前是政府要做,我们支持,或者向政府提出意见,我们等待审批。”梁志祥先生说。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次大的飞跃。之后,梁志祥先生和同仁又筹得1300万资金,为元朗修建了一个小型足球场,为乡郊居民提供更完善的运动场所。
  站在区议会主席的位置上,梁志祥先生看到的是整个元朗未来发展的方向,想到的是区内的发展要与人口变化配合在一起,“1992年,天水围的居民大概有3到4万人,而到了现在,区内人数已经近30万。”梁志祥先生说。伴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居民的需求也迅速上升。为此,梁志祥先生提出了2011年在元朗建设一个沙滩场的计划,他说:“我们这个区的平均年龄是32岁左右,是全港最年轻的一个区,仅仅依靠足球场、篮球场还不够,年轻人需要一些设施供他们休闲、娱乐,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年底,我们将与香港排球总会合作,邀请亚运会排球、手球冠军来到元朗表演,同时举办一些足球比赛,丰富居民的生活。同时还要依据区内民众的需要来为他们增加不同的休闲方式,依据区内的特点,来增加一些设施。这一系列的举措,对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梁志祥先生的提议下,元朗建设了一个除中央图书馆之外最大的图书馆,为元朗居民又增添了一个休闲场所。
  为了支持香港申办亚运会,梁志祥先生正在极力向政府争取建设一个容量为五千座位的大型运动馆,他说:“有这样的标志性建筑,才能赢得区外民众对我们社区的认同。”
  回看2011年前,梁志祥先生的工作重点是运动,他透露从2011年开始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文化艺术上,他说:“一方面从元朗的文化、风俗上认识,将元朗的特色推广出去,第二方面从活动上推动,向政府申请举办元朗围村文化活动,将元朗的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传递出去,让市民对元朗有新的认识,同时将外面一些优秀文化引进元朗,互相交流,促进元朗的发展。”不管任何时候,他首先想到的都是社区的居民。
  转眼之间,为社区服务已经近二十年,忙碌早已经成为了梁志祥先生的人生主旋律,很多时候,当别人已经休息,他还在工作,耐心地聆听着居民的心声,耐心地做着每一件事,时间的概念在他的脑海里已经不存在,存留的只有居民的大小事情。
  他过着平凡的生活,琐碎却忙碌,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折射出他对居民的关心和关爱,流露出他温情、耐心、真心的一面,梁志祥先生用这份真心、耐心和热心,塑造了一个“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在他的带领下,元朗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友人。
  
  【人物简介】
  梁志祥先生,元朗区议会主席、天水围居民服务协会主席、天水围民生关注会主席、香港天水围妇女联合会名誉会长、天水围敬老互助会会务顾问、天水围体育协进会永远会长、博爱医院管治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新界社团联会元朗地区委员会主任、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委员会委员等公职。
其他文献
几千年的中医历史,记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这其中,透着朴素,透着智能,透着哲学和科学,还透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而不息不灭的文化。  十数年前,刘荣辉先生突然看透、猛然醒悟,为了父亲和自己的健康,他甘愿舍弃所有金钱及其它物质,并一头扎进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之中。他常感叹,人活一生,金钱再多,物质再丰富,没有健康的身体来享受,又能如何?舍弃那些扰人的繁杂的东西,静下心来,享受
期刊
年轻时,独当一面,创业办厂虽难,却从未改变初衷,努力向上;数十年,一晃而过,流逝的是匆匆时光,未曾失落掉的是肩上的那份责任,那是对工厂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责任;如今的她,依然不曾停下脚步,而是奋斗不息。  她踏实务实,对人,她真诚诚恳;她端庄大方、慈悲善良,她开朗、坚韧、理智、快乐。她是邓朱锦韶——2006年获颁“世界杰出华人”奖的女性。她的一生很美,美在忙碌,美在那个一直奋斗的过程
期刊
几盏醇香的普洱茶,一杯深红浓鬰的红酒,邀三五好友,欢聚在窗明几净的室内,把盏问杯,谈诗论画,品味人生!此种生活,是颇具诗情画意的生活,略显风流儒雅的生活,亦是黄雍先生时有的享受。  在熙熙攘攘的都市,追名逐利的不计其数,黄雍先生能回归宁静,为心灵找一方栖息之地,非大悟大气之人不能如此。黄雍先生正心修身,所以正派,信誉素着,舍己为人;他海纳百川,因而大气,以心会友,知交遍天下。  “浓情茶意会知己,
期刊
“涓涓细流,汇集江海;粒粒黄沙,聚成高塔。”63年来,香港保健海流协进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传递中延续,在大家齐心协力中风雨同舟。  2010年12月10日,香港荃湾如心海景酒店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在这里,保健海流协进会举行了成立63周年庆典暨第48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在嘉宾的见证下,彭勃先生出任保健海流协进会理事长一职。  创会的叔辈们的呕心沥血和艰辛,彭勃先生时刻铭记在心中,他和同仁一起接过这
期刊
在澳门狮子会这个大家庭里,梁永坚先生深深地为其服务的精神和理念所吸引。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详细的筹划,热情的参与,认真地开会讨论,他往往都从不计较自己付出多少,而是一如既往地投入,一如既往地无怨无悔。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梁永坚先生如此努力地付出?又是什么力量促使着他在社会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或许,就是他对于社会、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的情义,他相信施比受更有福,他相信贫苦的人渴望面包,但更渴望爱。
期刊
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财富越来越多,然而资本市场常有波动,但涌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却越来越多,资本投资也逐渐成为股民及专业投资者的一个资本增值平台。因此在证券从业员罗文生先生眼里,现今的券商目标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环球投资平台,让投资者可以透过这一个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投资。  罗文生先生如今在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他在毕业不久即走上证券行业,如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从业经历,从一个基层的
期刊
【本刊讯】12月16日,香港潮州商会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三楼大会堂隆重举行90周年会庆典礼暨第四十七届会董就职典礼,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吕新华、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首长、粤东四市领导、各位社团首长、各界政商代表与1500多位潮籍嘉宾欢聚致贺。   香港潮州商会90周年会庆暨第四十七届会董就职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期刊
“咏春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一代宗师叶问,拳术造诣深厚,高风亮节,德艺双馨,门下徒子徒孙遍布世界各地,使咏春拳声誉日隆,成为中华武术南拳中的一大非常重要的流派。  作为叶问宗师的徒孙,谢冠豪先生从15岁就开始学习咏春,身形相对较小的他却是动作异常迅捷,被叶问师公赐予“青竹蛇”的外号,成为众多徒孙中为数不多的得到叶问师公指点的弟子。当然,四十余年的历练,对于谢冠豪先生来说,咏春早已成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香港还未开启第一部大哥大的时候,陈炜国先生就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科技行业,八年之后,他再次前往加拿大进修,1991年,他回到香港,在香港医院管理局担任系统经理。  几经辗转,几番来回,储备的是专业知识、累积的是实践经验,不变的是他对资讯科技行业的执着,走进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陈炜国先生——这位资讯科技行业的资深人士,亲眼见证着香港信息化发展不平凡的轨道,更亲身参与其中,他用自己的实
期刊
何厚铧获澳门特区政府象征最高荣誉的大莲花勋章     澳门特区政府19日公布,向34名杰出人士和4个实体颁授勋章、奖章和奖状,以表彰他们在个人成就、社会贡献或服务澳门特别行政区方面的杰出表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获授象征最高荣誉的大莲花荣誉勋章。  何厚铧表示,衷心感谢行政长官崔世安和特区政府颁授大莲花荣誉勋章。他表示,10年在行政长官的工作岗位上服务特区,有赖全体澳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