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养生益寿秘诀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朴子亦名葛洪,字雅川,人称“葛仙翁”。年高80岁,在当时说来是非常长寿的人,他一生非常注重养生。抱朴子是我国西晋时期一位杰出的大夫,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笔耕不断,留下530多卷著作,《抱朴子》、《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外篇》、《抱朴子内篇》等著作流芳于世。
  潜心静养,淡泊平心
  在他的著作中,虽有许多神仙方药、鬼怪妖魔、禳邪却病一类论述,但养生益寿的论述亦不少。在养生论中,他最崇尚的是道家导引功,他强调在修炼导引功时一定要潜心静养,淡泊平心,摒除一切私心杂念,做到神形合一。这是他长期修身静养的经验总结。他在《抱朴子》一书中这样阐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要“锁心猿,拴意马”,做到“万念俱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练功的目的,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强调意念在练功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现代医学中强调的在锻炼身体时要集中精力,排除一切私心杂念,达到诱导思想入静的目的。
  现在我们有很多人长期练气功、太极拳、五禽戏等,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恐怕与练功时不能专心致志有很大关系。另外,抱朴子在练功方面不拘泥于前辈,有与众不同之处,他认为不一定要按一定的招式进行,只要思想集中,可安静不动,也可随意稍动,他说:“或伸或屈或俯或睡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吟或息,皆导引也。”从这些文字上考证,他提倡的是现在这种随意运动,这些论述不但对发展、挖掘祖国运动医学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对现代人不拘泥一招一式而进行随意运动锻炼的人也有很好的启迪。
  注重日常卫生
  在抱朴子养生益寿的诸多理论中,还有一个就是强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做到预防疾病。他指出为什么当时人们生命这样短暂,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平时不注意卫生,使病邪侵入人体,使机体受到损伤。他指出起居饮食一定要做到:“食欲有度,兴居有节。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不露卧星下,不眠中现肩”。这些精辟的论述与现代医学所强调的是一脉相通的,非常符合养生之道。
  养生“国家”论
  他对于人体的养生之道,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国家。胸腹部好像是皇帝所居住的宫殿;四肢和躯干像是国家的边疆;骨骼和关节,就像是国家委派的各级官吏;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和皮肤、肌肉的众多纹理,是一个国家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道路。人的精神思維,就像是君主的诏令,血液则像一国的群臣,身中的元气似一国的老百姓;所以,对于懂得养生方法的人,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像一个英明的君主,能治理好他的国家。爱护百姓,可以让国家稳定;爱护自己的元气,能保证自已的身体健康。百姓贫困,不能与君主同心,国家就必然灭亡;元气衰竭了,人体就会凋亡。所以对于高明的人来说,在未病之前,就会调养身体,或是采用药物调理,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而绝不会等到身体已经衰败之后才来补救,那会悔之晚矣!
  由此可知,生命难保而易逝,元气难以清明而易浊;如果能够懂得这些浅显的道理,知道养生的重要性,那么就会注意节制自已的不良嗜好,享受自已快乐的人生。抱朴子这些忠告对于我们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的《体力与运动能力调查》显示,最近12年,日本70~79岁老人的体力“年轻”了5岁左右。分析认为,这得益于日本老人健康意识强,定期做运动。下面分享一下在日本老人中十分受欢迎的几种长寿操。椅子操   背部挺直,臀部只占一半椅面。两手交叉放在头后,依次抬起一侧大腿,再放下。抬腿时,膝盖应尽量超过肚脐,每次做20~40个。老人如果感觉腰部不适,可边呼气边做。椅子操可轻松緩解老人腿部疼
去核烏梅1500克,用酒和醋浸泡一夜;僵蚕500克,炮山甲、象牙屑各30克,共研细末;将上述药材蜜为丸,每丸9克,成人早中晚各服1丸。可治胆囊息肉、声带息肉。  四川成都 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息肉是人体黏膜表面长出的赘生物,中医认为,息肉通常与邪毒蕴结、痰凝血淤等因素有关。上方为重庆已故老中医龚志贤的经验方。乌梅配僵蚕是治痔疮出血(肠风下血)的古方,龚先生在此基础上加山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过”。然而,有一件事却触动了我的心弦,也改变了我。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上午,第四节课快下课时,我用严厉的眼光扫视了正襟危“立”的学生们,习惯性地说了声:“同学们再见。”大家齐声回复:“老师再见!”可就在这整齐的回答声中,却夹杂着一个粗大而难听的怪声:“老师……不……再见!”同学们个个开怀大笑,严肃的气氛一下子没了。我循声望去,这声音是**发出的,还是我的得意门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