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研究及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是谋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土地整理后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自然融合。本文以河南省杨庄社区为例,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越来越少,使人地矛盾进一步增大。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缓解这一矛盾就显得迫在眉睫。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一切资源之首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迫切需要国家高度重视土地整理项目[1-2]。
土地整理最早始于德国,而“土地整理”一词以概念形式首次出现在1886年德国巴伐利亚的法律中。第2次世界大战后,1953年德国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1部《土地整理法》:为保护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力,而进行的合并零星地块及调整地块结构的过程[3]。在我国第1批土地整理项目于2001年正式启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践工作也刚刚开始[4]。
土地整理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上来说,所谓土地整理,是采用多种手段,对包括农田、林带、水源、公路、村落等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从而达到增加可用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肥沃度,并且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土地整理就是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计划,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3大效率的良性循环。后者内涵较丰富,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体现了土地整理的现代意义的内涵和任务[2]。
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处E113°07′21″~113°07′44″,N35°08′38″~35°11′25″。项目区包括梁陈村、小梁庄、沈鹿宿村、阳邑村、李鹿宿村、和庄村、马庄村、前四村、杨庄村9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1462.3hm2。农用地1017.22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70%(其中耕地950.9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65.03%);建设用地408.67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28%;未利用地36.41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2%。
2.1 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处太行山脉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自然平均坡度为2‰;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氣爽,冬寒少雪。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0~700mm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2h,年平均气温14.4℃。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多年平均为4752℃,全年平均无霜期216d,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项目区属平原,南部地下水埋深8~18m,动水位在25~35m之间,单井涌水量可达30m3/h左右,成井深度50m。矿化度0.6~2.0kg/L,属重碳酸根-钙镁型水,适宜灌溉和饮用,区内地下水储存条件良好,适宜发展井灌事业。
2.2 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所在的9个行政村,总人口22004人,土地总面积1462.30hm2,耕地面积950.90hm2,人均耕地0.04hm2,低于全国人均0.093hm2和全省的人均0.0807hm2的耕地水平[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40元,远低于全市8902元的平均水平[6];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纯收入低、增收缓慢,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3 项目区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效益是土地整理实践研究的一个课题,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有很大地研究价值,不但能增加土地整理理论,而且对土地整理实践活动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3.1 生态坏境效益分析
农地整理生态效益就是指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7]。
土地整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项目区规划造林,提高树林覆盖率,使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项目区的田间气候,整个农区环境也可得到美化。
项目区还将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及田间道路建设紧密的集合在一起。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使项目区的防洪排涝能力与抗旱能力得到增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土地平整及田间道路建设使项目区农业机械化作业得以实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土地整理,零星不规则的田块被改为规则的田块,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化水平。使项目区成为“田成块、路相通、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区,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的整体生态环境。
3.2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的经济活动过程。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也是土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土地整理能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农民收入。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项目区通过整理最后可增加169.15hm2的耕地及10031.15m生产路两侧的速生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区内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红薯、豆类、蔬菜等。由于项目区属于农业大省,农耕历史悠久,且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更适宜发展农业。所以根据综合评价,最终决定在本项目区内种植冬小麦、玉米。 项目区种植冬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经土壤改良和熟化后冬小麦、玉米轮种,一年两熟,平均每667m2产量综合可达1000kg。
△Y1=(Y1-Y0)AP
Y1——整理后平均单产(15000kg/hm2);
Y0 ——整理前平均单产(0kg/hm2);
A——增加耕地面积(169.15hm2);
P——农作物价格(按现有市场价2.4元/kg)。
△Y1 =(15000-0)×169.15×2.4=608.94万元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土地整理该项目区内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3.3 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也就是说土地整理在取得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成绩时,从社会角度出发,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等)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项目区1462.3hm2土地实施综合整治,完善项目区基础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后,通过建设用地复垦,全域范围内可新增耕地169.15hm2,将原来零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整理为耕地并将其调整为集中连片,为集体土地租赁、流转创造了条件,可以吸引从事高科技农业产业的企业和业主来租赁经营、办公司,发展高科技农业产业,促进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推动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经济,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
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方便农民生產,生产作业半径一般控制在1km以内。为了满足农民出行,便于田间作业与田间管理,同时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设计时考虑了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和原有的道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加以修复的基础上,建设田间道路工程。在项目区内新建生产路,通过配套排灌沟渠、道路和林网建设,为农业生产、运输机械作业创造良好条件,将极大地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条件。
该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将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4 结语
与国际上的土地整理工作相比,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还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即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者的综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3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关系。在土地整理的工作中,生态效益是基础,也是前提;社会效益是预期的目标;而经济效益则是土地整理的中心,也是土地整理得以进行的动力。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Rhind,R.Hudson.Land Use[M].Methuen,London,1980.
[2] 土地整理[J/OL].百度百科[2013-3-11]. http://wenku.baidu.com/view/0bff61fbf705cc1755270937.html.
[3] 土地整治动态[Z].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2013(9).
[4]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5] 代红延.兰州市两山绿化取得显著生态效益[J/OL].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2-11-14].http://www.cusdn.org.cn.
[6] 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664-669.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越来越少,使人地矛盾进一步增大。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缓解这一矛盾就显得迫在眉睫。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一切资源之首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迫切需要国家高度重视土地整理项目[1-2]。
土地整理最早始于德国,而“土地整理”一词以概念形式首次出现在1886年德国巴伐利亚的法律中。第2次世界大战后,1953年德国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1部《土地整理法》:为保护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力,而进行的合并零星地块及调整地块结构的过程[3]。在我国第1批土地整理项目于2001年正式启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践工作也刚刚开始[4]。
土地整理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上来说,所谓土地整理,是采用多种手段,对包括农田、林带、水源、公路、村落等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从而达到增加可用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肥沃度,并且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土地整理就是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计划,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3大效率的良性循环。后者内涵较丰富,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体现了土地整理的现代意义的内涵和任务[2]。
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处E113°07′21″~113°07′44″,N35°08′38″~35°11′25″。项目区包括梁陈村、小梁庄、沈鹿宿村、阳邑村、李鹿宿村、和庄村、马庄村、前四村、杨庄村9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1462.3hm2。农用地1017.22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70%(其中耕地950.9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65.03%);建设用地408.67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28%;未利用地36.41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2%。
2.1 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处太行山脉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自然平均坡度为2‰;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氣爽,冬寒少雪。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0~700mm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2h,年平均气温14.4℃。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多年平均为4752℃,全年平均无霜期216d,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项目区属平原,南部地下水埋深8~18m,动水位在25~35m之间,单井涌水量可达30m3/h左右,成井深度50m。矿化度0.6~2.0kg/L,属重碳酸根-钙镁型水,适宜灌溉和饮用,区内地下水储存条件良好,适宜发展井灌事业。
2.2 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所在的9个行政村,总人口22004人,土地总面积1462.30hm2,耕地面积950.90hm2,人均耕地0.04hm2,低于全国人均0.093hm2和全省的人均0.0807hm2的耕地水平[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40元,远低于全市8902元的平均水平[6];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纯收入低、增收缓慢,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3 项目区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效益是土地整理实践研究的一个课题,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有很大地研究价值,不但能增加土地整理理论,而且对土地整理实践活动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3.1 生态坏境效益分析
农地整理生态效益就是指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7]。
土地整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项目区规划造林,提高树林覆盖率,使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项目区的田间气候,整个农区环境也可得到美化。
项目区还将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及田间道路建设紧密的集合在一起。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使项目区的防洪排涝能力与抗旱能力得到增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土地平整及田间道路建设使项目区农业机械化作业得以实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土地整理,零星不规则的田块被改为规则的田块,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化水平。使项目区成为“田成块、路相通、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区,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的整体生态环境。
3.2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的经济活动过程。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也是土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土地整理能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农民收入。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项目区通过整理最后可增加169.15hm2的耕地及10031.15m生产路两侧的速生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区内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红薯、豆类、蔬菜等。由于项目区属于农业大省,农耕历史悠久,且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更适宜发展农业。所以根据综合评价,最终决定在本项目区内种植冬小麦、玉米。 项目区种植冬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经土壤改良和熟化后冬小麦、玉米轮种,一年两熟,平均每667m2产量综合可达1000kg。
△Y1=(Y1-Y0)AP
Y1——整理后平均单产(15000kg/hm2);
Y0 ——整理前平均单产(0kg/hm2);
A——增加耕地面积(169.15hm2);
P——农作物价格(按现有市场价2.4元/kg)。
△Y1 =(15000-0)×169.15×2.4=608.94万元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土地整理该项目区内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3.3 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也就是说土地整理在取得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成绩时,从社会角度出发,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等)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项目区1462.3hm2土地实施综合整治,完善项目区基础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后,通过建设用地复垦,全域范围内可新增耕地169.15hm2,将原来零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整理为耕地并将其调整为集中连片,为集体土地租赁、流转创造了条件,可以吸引从事高科技农业产业的企业和业主来租赁经营、办公司,发展高科技农业产业,促进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推动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经济,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
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方便农民生產,生产作业半径一般控制在1km以内。为了满足农民出行,便于田间作业与田间管理,同时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设计时考虑了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和原有的道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加以修复的基础上,建设田间道路工程。在项目区内新建生产路,通过配套排灌沟渠、道路和林网建设,为农业生产、运输机械作业创造良好条件,将极大地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条件。
该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将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4 结语
与国际上的土地整理工作相比,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还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即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者的综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3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关系。在土地整理的工作中,生态效益是基础,也是前提;社会效益是预期的目标;而经济效益则是土地整理的中心,也是土地整理得以进行的动力。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Rhind,R.Hudson.Land Use[M].Methuen,London,1980.
[2] 土地整理[J/OL].百度百科[2013-3-11]. http://wenku.baidu.com/view/0bff61fbf705cc1755270937.html.
[3] 土地整治动态[Z].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2013(9).
[4]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5] 代红延.兰州市两山绿化取得显著生态效益[J/OL].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2-11-14].http://www.cusdn.org.cn.
[6] 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66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