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用第三只眼看中国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第一次到中国,参与美国和平队在中国的一个支教项目, “坐着慢船”来到涪陵。在涪陵支教两年后,他于1998年冬回到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海斯勒,找到了一份500美金的工作,当上华尔街日报北京办公室的办事员。1999年春,30岁的海斯勒又来到了中国,在中国一直生活了10年,由于对中国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他在美国成了名,被誉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海斯勒为自己起了一个好记的中文名字——何伟,最初来中国时,他不是记者,也不是作家,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诚然,《寻路中国》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游记。他说:“因为以前没有研究过中国,我对这里的人和物反而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或意见。有时候你缺乏相关知识不是坏事,中国变化太快了,如果我1980年代真学了什么有关中国的东西,到1996年它也早已过时——中国已经变成另一个国家了。”
  何伟曾回到美国后,在小学校里讲起中国的事情。小孩子问:“中国父母杀女婴吗?”“中国人吃狗吗?”他感觉很糟糕,“怎么两个问题都是这样子的?”他在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涪陵教书时,课本上对于美国宗教的介绍是有什么样的邪教,对于学校的介绍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凶杀案。他对学生解释,“这些事是真的发生的事,但它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社会。”他希望人们描述一个国家时,要讲清楚哪些背景,用时间去长期采访,“而不是简单告诉他们什么是最不好和最好的事情”。
  在书中,何伟为我们讲述了他在中国寻路的点点滴滴的见闻,其中有一个章节是,他沿着长城一路向西,细致记录那边最后的村庄的故事。村庄里的许多人,已经明白更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想得到更多的、在外面或者电视上看见的那些实际利益,但却无法在时常变动的政策和环境下从容辨明方向。在向别的地方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们最亲近的环境已经失去了联系。在那些禾苗、灌溉水管和老年人的浅蓝色棉布衣服之间,在“质朴而简单的美感”的贫瘠之地,人们要么跟自然较劲,要么离家外出打工,除此别无选择。
  他越开车往前走,就越不明白,那些村庄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无法想象二十年之后,谁还会住在那个地方。现在的孩子,可能是那个地方的最后一代人。
  “对于农村生活的艰辛,我并未心存幻想。不能把贫穷想得太美。不过,在驾车穿越这些即将消失的村镇的途中,我还是感受到了些许酸楚。那是我瞥见的最后一线生机——最后的小镇,最后的乡村少年,也许还有最后的家庭,兄弟姐妹俱全的大家庭。乡下人特有的诚实与信任,不会随着迁居入城而继续存在。在世界上,陌生人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见。驾车离开安寺村的时候,我有些伤心。”
  何伟曾在长城脚下一个偏远小村子的魏家租住过,老魏的孩子是一个精瘦的农村男孩,精力无穷,喜欢跟他打闹,叫他“魔鬼叔叔”。孩子上学之后,学校里没有零食,也吃不太饱,但一回到家,看到的是来旅游的城市人带来的方便面和薯片,每天写完作业,吃着垃圾食品看着电视,但母亲并不觉得怎样,她说,“孩子能吃永远是好事,电视不看就浪费了。”孩子肚子已经滚圆,腿上长出赘肉,稍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何伟希望他能多吃水果,但妈妈说,冬天不要吃水果,“不顺气”。她打量着儿子,挺满意:“他现在有点像城里孩子了。”
  何伟说:“他们同时过着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但他们同时抓住了这两种生活里最糟糕的部分。我并不反对进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摆脱贫困,也对这种适应变化的努力保持崇敬。但这个过程如果太快,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大概是因为身在其中,反而熟视无睹,抑或自顾不暇根本懒于深究,身处这个急速前进时代中的大多数人,像熟悉了亲人的鼾声一样,坦然接受了城镇的巨变与喧嚣、工厂的繁荣和衰败,没有(来得及)发问事情的缘起,也错过了最好的记录时机。
  所以,我们要感谢何伟。这个“向来喜欢应对在中国生活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的美国作者,开着租来的City Special和Santana汽车,以可口可乐、奥利奥和佳得乐充饥,露宿荒野之间星空之下,常年居住在城郊小村,他用我们大多数人早已忘却的方式来亲近这片土地,帮助我们追根溯源,探究个人对这个年代变革所做出的应对。
其他文献
3月下旬,延边州尚未完全回暖,这里的河面还结着冰,地里的灰土壤也未开冻,当地郊区的农民早已进入备耕时期,驾着摩托车到市里买化肥、种子、农药和农机所用的柴油。  延边州图们市月晴镇石建村57岁的陈国祥是“白龙种植专业农场”的负责人,掌管着170多垧土地(一垧为一公顷,即15亩),最近为了给玉米选种,他已经往市里跑了好几趟了,他深知玉米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产量的高低,用陈国祥的话说就是:“一垧地要是差1
期刊
日前,《求是》杂志刊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文章《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文中指出,中央已经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这篇文章发表于1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二期《求是》杂志上。据悉,温家宝此文为2011年12月27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此前并未公布。  温家宝在文中系统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
期刊
北京顺义有一处意大利农场,建筑是意大利风格的,种植的瓜果蔬菜品种都是意大利引进的,餐饮也是按照意大利风俗提供的,浓郁的异域风情,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观光者,或体验种地的乐趣,或躺在椅上沐浴春日暖阳,充满浪漫和诗意。  农场主人曾经在意大利生活过好长时间,据她介绍,在意大利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们总要阖家出行,到乡村农庄度过美好的休闲时光。条条水渠道路通罗马,也串联起美丽的城市和农庄。  说起意大利的农庄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千千万万的农民兄弟涌进城市打工赚钱,剩下的依旧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活。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农民,生活的压力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一五” 期间,我国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返乡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共计培训农民1900多万人,中央
期刊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众所周知,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导致世界气候变得越来越糟糕,二氧化碳愈来愈多,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气温持续上升,南极以及北极的众多冰山过度融化,太平洋的许多小岛被海水淹没,据科学家预测,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许多年后,五大洲将被淹没,后果难以想象。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树立低碳的生活理念,倡导低能量、低
期刊
龙年新春之际,北京诸多文化庙会办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游人比肩接踵,吃喝玩乐其间,情趣无穷。更吸引眼球的是庙会中荟萃了诸多民俗风情活动,其中,乡土民间艺术五彩纷呈,精彩不断,让人驻足流连,乐而忘归。  北京春节庙会最初起源于辽代时的春游,至金代形成较为系统规模的庙会习俗。庙会,因庙而存而发展演变,妙峰山、地坛、日坛、东岳庙、隆福寺、白云观等处的庙会,皆与新春祭祀朝拜求神祈祷有关,并由此演变出贸易与
期刊
美国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个电视节目:节目中,参与者将在3扇门之间选择其中一扇。这3扇门中有且仅有一扇门的后面装着奖品,另外两扇门没有奖品。当节目参与者选定一扇门之后,主持人就会打开另外两扇门中没有奖品的一扇。然后在剩下的两扇关闭的门中,主持人会问参与者要不要改变最初的选择。那么参与者应当坚持最初的选择呢,还是改变主意选择另外一扇门?  大多数人凭直觉认为,剩下的两扇门中,每扇门后有奖品或没有奖
期刊
提起知识产权,很多人大概都知道,但是农业知识产权就未必那么多人了解了。简单说来,农业知识产权包括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农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是最主要的保护对象,而这恰恰也是最难做到、最易被忽略的方面。  根据2011年上半年农业部发布的《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显示,在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背景下,
期刊
最近“二维码”这个词很火。看电视时,屏幕的一角会出现一个二维码,诱惑道:“扫描有惊喜哦!”街边广告牌的一角也会赫然印着一个二维码,下注小字:“扫描此码有优惠!”车票机票上印着二维码,使用微信、微博的朋友还可以自动生成一个个人专属的“二维码”。据说,以后看病、坐公交、购物……都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付费。一些前卫媒体已在宣称:“二维码作为当今信息技术最实用的成果之一,正在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的
期刊
世界最大二维码  位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拉科姆市的克雷家庭农场以玉米迷宫而出名。原来,农场主人突发奇想,把玉米迷宫种成了一个二维码的形状。  农场女主人雷切尔·克雷在翻看杂志时发现里面有许多二维码,于是开始思考能不能把农业和二维码这种高科技结合起来。深思熟虑后,克雷把她的想法付诸实施,造出了一个面积达2.876万平方米的“二维码”玉米迷宫。神奇的是,这个二维码绝不是什么摆设,如果有人乘坐直升机飞到玉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