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因此初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一直以来很多初中教师并不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音乐课堂仅仅是为了唱歌而唱歌,这对中学生的成长带去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本文从以鉴赏为平台、以兴趣为动力两个方面谈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鉴赏;兴趣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视程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因此初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一直以来很多初中教师并不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音乐课堂仅仅是为了唱歌而唱歌,这对中学生的成长带去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一、以鉴赏为平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鉴赏,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仅仅跟着教师学舌,即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当学生在欣赏了一些音乐后,能够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不断有所增长。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鉴赏平台,让他们在平台中自由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比如在欣赏《蓝天白云》这一歌曲(《中学音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先做开场白:“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又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度过青春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过在大自然中享受青春是最好不过的了,尽管老师不能给你们提供大自然的环境,却能给大家营造大自然的意境,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歌曲《蓝天白云》”。学生在老师这样抒情的开场白中马上进入到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不必多说话,却可以用动作及表情引导大家进行欣赏,如音乐步入高潮时,教师可以欢快地跳舞,而缓入低谷时,教师可以露出微笑,学生肯定会伴随着教师的引导沉醉在音乐当中,幻想着自己在草原当中,或骑一匹骏马驰骋草原;或侧卧在草地中,欣赏远处的青翠连天,近处的水肥草美……当音乐结束后,学生如果久久沉醉其中,教师不用马上打扰他们,让他们再静一会,等待他们一双双手举起,纷纷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以兴趣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由于年龄的特点和所受时代流行元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往往对时下的各种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却对音乐课中的一些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不是太感兴趣,这时如果硬是强迫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音乐,学生肯定无法接受。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做好引导之外,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兴趣。给学生欣赏音乐前,教师不妨先播放一些相关题材的流行音乐,并让学生在比较中分析音乐的魅力,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比如在欣赏《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民歌(《中学音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时,由于这首歌属于西南风情的题材,具有活泼的旋律、密集的节奏,因此教师可以先播放《暖暖》、《阳光总在风雨后》等同样具备这一特点的流行音乐;再比如在欣赏《三套车》、《桑塔.露琪亚》等欧洲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A lot of love》、《How the story goes》等流行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歌曲之间的异同,这样学生会对鉴赏音乐更加感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欣赏《奥林匹克风》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体育赛事,如历届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的视频片段,配合着《奥林匹克风》的节奏,学生既被音乐本身的魅力所沉醉,又为这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自豪。
三、以评价为媒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包括的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体现了教师评价的重要性。初中生心智还不成熟,同小学生一样,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的肯定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合理肯定的评价不仅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还是他们树立自信的动力。所以,音乐课堂上,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审美感受时,如果是正确的,教师应该大大表扬,让学生的审美自信得到增强。即使回答有误,教师也应该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从而也能收获自信。“你表达得很正确,很到位!”“你对音乐的感觉值得我们学习!”等评价是我经常用到的。事实证明,评价是学习的动力,任何一个孩子在合理评价下都能有一定的进步。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试图在循循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然而很多学生对欣赏音乐并不是太感兴趣,很多学生宁愿上语数外也不愿意上音乐欣赏,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法。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创建审美平台,使学生音乐课堂变得真正有价值。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鉴赏;兴趣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视程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因此初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一直以来很多初中教师并不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音乐课堂仅仅是为了唱歌而唱歌,这对中学生的成长带去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一、以鉴赏为平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鉴赏,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仅仅跟着教师学舌,即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当学生在欣赏了一些音乐后,能够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不断有所增长。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鉴赏平台,让他们在平台中自由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比如在欣赏《蓝天白云》这一歌曲(《中学音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先做开场白:“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又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度过青春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过在大自然中享受青春是最好不过的了,尽管老师不能给你们提供大自然的环境,却能给大家营造大自然的意境,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歌曲《蓝天白云》”。学生在老师这样抒情的开场白中马上进入到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不必多说话,却可以用动作及表情引导大家进行欣赏,如音乐步入高潮时,教师可以欢快地跳舞,而缓入低谷时,教师可以露出微笑,学生肯定会伴随着教师的引导沉醉在音乐当中,幻想着自己在草原当中,或骑一匹骏马驰骋草原;或侧卧在草地中,欣赏远处的青翠连天,近处的水肥草美……当音乐结束后,学生如果久久沉醉其中,教师不用马上打扰他们,让他们再静一会,等待他们一双双手举起,纷纷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以兴趣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由于年龄的特点和所受时代流行元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往往对时下的各种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却对音乐课中的一些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不是太感兴趣,这时如果硬是强迫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音乐,学生肯定无法接受。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做好引导之外,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兴趣。给学生欣赏音乐前,教师不妨先播放一些相关题材的流行音乐,并让学生在比较中分析音乐的魅力,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比如在欣赏《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民歌(《中学音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时,由于这首歌属于西南风情的题材,具有活泼的旋律、密集的节奏,因此教师可以先播放《暖暖》、《阳光总在风雨后》等同样具备这一特点的流行音乐;再比如在欣赏《三套车》、《桑塔.露琪亚》等欧洲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A lot of love》、《How the story goes》等流行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歌曲之间的异同,这样学生会对鉴赏音乐更加感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欣赏《奥林匹克风》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体育赛事,如历届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的视频片段,配合着《奥林匹克风》的节奏,学生既被音乐本身的魅力所沉醉,又为这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自豪。
三、以评价为媒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包括的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体现了教师评价的重要性。初中生心智还不成熟,同小学生一样,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的肯定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合理肯定的评价不仅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还是他们树立自信的动力。所以,音乐课堂上,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审美感受时,如果是正确的,教师应该大大表扬,让学生的审美自信得到增强。即使回答有误,教师也应该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从而也能收获自信。“你表达得很正确,很到位!”“你对音乐的感觉值得我们学习!”等评价是我经常用到的。事实证明,评价是学习的动力,任何一个孩子在合理评价下都能有一定的进步。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试图在循循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然而很多学生对欣赏音乐并不是太感兴趣,很多学生宁愿上语数外也不愿意上音乐欣赏,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法。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创建审美平台,使学生音乐课堂变得真正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