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母亲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g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爱惜麦子,如同爱惜自己的孩子。只要往麦田里一站,母亲就是一株沉甸甸弯腰的麦子,乐呵呵地唱起自己心中的麦谣:“三月麦子青,四月麦子黄,麦子黄,做麦馍,边吃边干活儿……”
  割麦的时候,母亲总是带着一块塑料薄膜和一根背麦用的绳子,先在宽平的麦埂上摆好绳子,铺好薄膜,才开始割麦。母亲不喜欢用“煮豆燃豆萁”的割麦方式,她喜欢用稻草来捆扎麦把,让麦穗左右相对地聚在塑料薄膜中间,让麦根整整齐齐地露在塑料薄膜的外头,割够背一趟的,母亲就小心地卷起塑料薄膜,将麦穗裹藏在里面,像背儿孙哄睡一般,背起麦子小步小步地往家里走。遇到槽路或两边有树枝刮刷的地方,母亲就别过身子,让麦子舒舒服服地顺着路走,自己却像一只螃蟹,横着身子,艰难移步;下坡过坎,母亲先掉转身子,让麦子跟着屁股走在前头,脚不跟鞋地在坡坡坎坎上小步倒挪着,即使跌倒,也是母亲在下,麦子在上;即使沤水,也是沤着母亲,不沤麦子;即使跌伤,也是伤着母亲,不伤麦子。母亲尽量不去碰落一粒麦子,尽量不让麦子从塑料薄膜里醒来、溜走。可麦子就像顽皮的儿孙,总是趁母亲倦怠的时候从她漏风的巴掌间跑出去,从她挥舞的连枷上飞了出去,从她的撮箕缝隙里钻了出去,从她缝补袋洞的针脚挤了出去。一出去,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孙,急匆匆地跑到地上去,和泥土为伍,混成一色,让母亲难觅其踪,难究其还。雨后放晴,跑丢了的麦子就会从麦茬儿地里,从路边的泥沙堆中,从麦场边潮湿的麦秆堆上兴高采烈地长出来,绿成一片片,青成一线线,碧成一路路,让母亲不得不当着麦子的面叹气认输:“唉,你们这些淘气的麦子麦孙啊,够做一块馍给我儿背着去上学了!”
  母亲珍爱麦子,可也疼爱自己的读书娃子。
  庄稼转家,有的年份,麦子黄熟时节恰恰是家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读书娃常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躲在山坳避风的地方烧一堆火,将饱浆的麦穗取来,火里一刨,搓出滚烫的麦粒放在嘴里嚼。饥饿年代,麦香麦甜的味道是谁也挡不住的,虽然把嘴角揩得干干净净才敢回家,可还是让母亲嗅出来了。母亲不动声色地关起门来,悄悄拿起门背后放着的小金竹竿,在我身后扬竿训诫:“你们这些小贼,麦子还不成熟就给糟蹋了,叫我以后拿什么给你去上学?”小小竹竿在我身后怒吼着,反复丈量着我的身子,一竿一竿地横在我的屁股上,可从母亲一下一下闭眼中,我能感受到母亲的痛,全在心上。
  能够背着麦馍去上学,是我童年时代夜夜做的香梦。
  麦收过后,母亲常常带着我去拾荒捡麦:人家收完麦子的麦田,人家背麦休息过的路坎,人家打過麦子的麦场,是母亲和我光顾最多的地方。
  捡麦回来,母亲徒手搓揉麦芒,让麦粒从粗糙的手掌间滚落下来,用扎满麦芒的手簸去麦壳,推出麦面,揉发面团,在天亮之前做好碗口大的一块麦馍,放在我书包里层最靠背的地方。因此不论是天阴下雨、降霜下雪,还是涉河走桥,我的后背总是热乎乎的,我的书包里总是散发着麦馍的香甜。上学路上饿了,我就闻一闻书包里的麦馍香,蓄力前行。
  那年高考,恰好不是麦子黄熟的季节,母亲就把挂在屋梁上的麦种给卸下来,破例做两个麦馍,分别放在我的左右衣兜里。收拾完随行考具,我去跟母亲道别,母亲说:“仨儿,你是咱村里第一个出村赶考的读书人,不管成败,都不可做弱者相残的事情,否则,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使劲儿点点头,伸手进兜,双手摸着热乎乎的麦馍走出家门的时候,母亲却两脚黄泥地站在待种的麦田里使劲儿地给我唱歌:“三月麦子青,四月麦子黄,麦子黄,做麦馍,送儿去赶考……”
  没想到这一走,我竟离乡40年。
  而今,母亲已然离去,麦田已然消失,可不管跟随世间繁华走到哪一座城市,就是在漆黑的夜里,我也依然能够清晰地看见麦田里的母亲。
其他文献
我于1948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秋天调到湖北省应城县委工作队。这个工作队是县委的一支机动力量,有男女青年几十人,哪里有事就往哪里去,支前、减租减息、清匪反霸都干过。  1949年8月28日,工作队接到中共应城县委通知,要工作队开进长江埠。长江埠是应城县的第二大镇,水、陆交通方便,轮船直通汉口,长江埠担当对襄樊、荆州等地和周围一些县的批发业务,经济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  队长丁立霞向我
什么是幸福?我去问妈妈,妈妈回答:“我看到你健康成长,就很幸福。”我去问爸爸,爸爸回答:“我上班赚得工资,让家里的生活变好,就很幸福。”听完,我心想:幸福怎么会这么简单呢?   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海边吃烧烤。时值中午,烈日当空,爸爸在烤炉边热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得在旁边为爸爸打扇,哪知一阵调皮的海风迎面吹来,裹挟着烧烤的浓烟呛得我直咳嗽。爸爸笑著对我说:“真是一个傻孩子,不用给爸爸打扇,赶紧走到一边
我和田燕的父亲,只见过三四次。  第一次,是新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带着田燕和她父母到我办公室,指着眼前的小姑娘对我说,按插班顺序应加入到我的班级,希望我可以接纳。  他们一家三口一齐站着,怔怔地望着我,像是等待着一场审判。田燕的母亲含糊着说了一两句,而她的父亲嘴唇微微张着,最终没有说出些什么。他紧蹙的眼睛是三角形状的,眼角挂着几道深深的皱纹,眼里发出的乞求信号让我不禁一颤。田燕则像一只胆怯的小鸭子,
当年海坛山拔起于瓯江之滨,浩浩瓯江之水千百里奔流而来,冲撞着海坛山山脚的危岩巨石,打着漩涡,流向苍茫大海。  早在1590多年前,南朝永嘉太守謝灵运曾登海坛山一抒心中块垒,以调和、缓释心灵的负重。《太平寰宇记》卷九九云:“东山,子城西四里,其山北临永嘉江,东接沧海。谢公游此,《望海》诗云……”南北朝景平元年春天,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衣带飘逸的永嘉太守谢灵运登上了镇控江海的海坛山。谢灵运带着被朝廷新
张先清的《小历史》    《小历史》是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张先清先生的新著,书的副题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使我想起了多年前与张教授初次美好的“相遇”。   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厦门大学林仁川教授打来的电话,称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徐光台教授正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想顺道来太姥山作田野考察,但福鼎没有熟人,他辗转打听并经人介绍,问我是否欢迎并愿意作陪。此后不久,太姥山迎来了
秋风乍起,寒风夹杂着丝丝雨点,轻轻敲打着窗页,我独居高楼,倚门远望,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思。忽而铃声响起,我接到一个印象中号码非常熟悉,但又想不起主人是誰的座机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师兄,我是小师妹晓静啊,三十多年你都哪儿去了?你把我们这帮出生入死的江湖兄弟姐妹都忘了吗?”  一句江湖,一声兄弟姐妹,心酸的我心中禁不住叫一声“晓静师妹啊”,顿时哽咽……  20世纪70年代末期,武术之
对我而言,童年最难忘怀与依恋的,除却母亲温暖的怀抱,莫过于那逼仄而神秘的灶(音ha)底(注:浒山方言,指灶膛前添柴烧火的坐处)。  也不知怎么回事,我家紧挨灶台的那堵后山墙很是低矮。在我长到十来岁时,只要伸伸小手,就能轻松够到墙上的瓦片。无须说,安在矮墙上的窗户也大不到哪里去。从窗外透进屋里的光线,也都是微弱、很不爽快的。那时我家只有两间房子,有灶台的那间,是一家五口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做饭、吃
前不久,班上臨时派我和子璇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我起初不大乐意,子璇同学开朗大方,曾多次在学校舞台上展现风采,而我生性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我的烦恼公开后,班上有不少同学悄声安慰与鼓励我,令我耳朵一震的,是夹杂在人群中一个声音:“没事,既然是第一次,何不珍惜呢?”   哦,是她!我眨了眨眼,笑容,随着初夏的阳光铺散开来。   排练了几次,很快,比赛的时间就到了。我和子璇同学换上桃花粉的汉
上太姥山  这双腿  像分針和秒针  知道起点  但,不知道终点  它能不能带我爬上去  假若是  秒针停止了  分针也会停止  全都会停止了  你会取下手表  拧几下  重新戴上  它非常听你的话  这双腿却不听你的话  它们俩上山很累啊  它们想歇一歇  好好地歇歇坐坐  看看亲爱的石头们  看看不认识的游客们  看看你两只舒服得想飞的腿  “扑哧”笑了  这时候呀  如果有一阵凉凉的风就好了
1  八月,酷日无情。尽管已然傍晚,这日头却仍不见颓势,全力烘烤着一切。躲在树荫遮蔽中的蝉扯着嗓子,吼着没有音调的歌。夏日即尽,它们得抓紧时间一展歌喉。两片锃亮的玻璃门挣脱彼此的怀抱,从大楼里放行了一位访客。像之前迎接他时一样,这两扇门骤然分离,等访客通过,又迅速滑向彼此,谨慎地“啪”一声响后,重新粘连。一走出隔壁大楼的影子,郝国庆脚下的大地就变得炽热起来,太阳已经把地面晒成了烫金色。平常郝国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