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工期、成本、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由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3部分组成,施工中三者之间要紧密配合,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对策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
1、我国工程建设中主流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所谓混凝土结构是指主要以混凝土为主导材料的设计结构,主要分为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及钢骨混凝土结构。
2、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概述
众所周知,混凝土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工作性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模性、耐久性以及耐火性等。再加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大量的钢混结构被广泛的应该用到了现代社会工程建设中。相反,混凝土结构也有其有待改善的弊端,像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与极限压应变的差距巨大,后者是前者的将近20倍,这就使其具有了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较差等不足,其次由于高强度高刚度等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大,一般可占到结构重力荷载的70%~80%以上,使其抗震性能减弱。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解决策略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施工工艺、工法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其中各混凝土构件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就上部结构主体而言,砖混结构中,阳台挑梁的重要性要优于构造圈梁。框架结构中,柱的地位要优于梁。在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及其暗梁、暗柱的地位要优于板。就基础部分而言,条形基础底板、独立柱基础底板的重要性要优于地圈粱、联系梁等构件。在复杂情况下,如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异形板、预制构件等结构类型中,单纯划分哪一类构件处于重要地位,则失去其意义所在。
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规范要求具体检验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但就目前监理、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尽管这种要求的初衷是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留给了参建各方,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确实因此形成了一定的主观弹性空间。具体检验的部位的确定,最终取决于参建各方的责任感。
在其他技术规程、监理规范尚无明确要求,建筑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的情况下,具体检验部位的确定,必须在明示构件重要性划分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并执行与目标建筑物结构特点紧密结合的实体检测方案。
混凝土构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对其作梁、板、其它重要构件这三种形式划分,是远不能满足工程实际取用的需要的。这并非指构件种类确定在制定规范过程中存有难点,而是强调在规范执行过程中,這样的划分给检测、判定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工作困难。
施工工艺是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发展,混凝土施工的精细阶段终会到来。从实体检验的情况看,迫切需要注意以下工作:
要注意特殊构件。特殊构件指悬挑构件。规范将控制重点放在了悬挑构件上要求抽取的构件中,有悬挑构件的需占50%以上。这需要施工中对挑梁、挑板的钢筋摆位要优于同点其它钢筋的摆位。
要注意特殊部位。特殊部位指内力作用较大的部位,如梁的跨中、支座处。架设垫块、构件起拱时,应优先保障特殊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值。保护层厚度设置应“一刀切”。
要注意特定工序。特定工序指综合考虑浇筑、振捣等因素作用确定的核心工序。如板工序中的垫块布置密度,应结合钢筋级别、直径、刚度具体布置:如粱工序中的振捣,应考虑构件的配筋率、绑扎的材料强度,采用适宜的工具。突出了特定的工序,才能突出机具、设备的应用范围、特点,从而推动工艺进步。避免一根振捣棒,从梁用到板(疏密问题);种鹊块,从板铺到柱(厚度问题)的粗放型施工模式。
2、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及应对预防措施
(1)干缩裂缝问题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周左右。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主要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严格把关,禁忌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偷加水等行为。最重要的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并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主要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注意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这类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主要预防措施:注意在施工前期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主要预防措施:在高温季节浇筑时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泵送问题及应对措施
泵送混凝土是拌合料在压力下沿管道内进行垂直和水平的输送,他的输送条件与传统的输送又很大的不同,因为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聚性的新拌混凝土不一定可泵性好,有时会发生泵压陡升和阻泵现象,从而造成施工困难。应对方法:利用混凝土坍落度和压力泌水值双指标来监控混凝土的可泵性。压力泌水值越大,泌水较多,阻力大,泵送不稳定,可能堵泵;相反,压力泌水值太小,拌合物粘稠,结构粘度过大,阻力大,也不易泵送。市级施工现场测试表明,对于高层建筑坍落度大于160mm的拌合料,压力泌水值在70~110mm较为适合,对于坍落度在100~160mm的拌合料,合适的泌水量范围相应小一些。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结构缝虽然可以部分地被“后浇带”、“预应力”等新技术所代替,但在一定时期内,结构缝仍将存在。有的现浇砼结构中存在纵横交错的结构缝,其施工技术可参照前述方法。即纵横交错结构缝处的四只柱子,视缝宽的大小,可以逐只施工,也可以两两施工。总之,结构缝处构件支模、绑筋、浇捣砼虽然不方便,但在采取科学合理的支模方法下精心施工,完全可以保证缝侧构件达到内实外光、节点光滑平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宏丽,何森宝.浅谈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J].中国科技信息,2011,(06).
[2]王丽丽,于海军.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3]劳其三,李荫棠.水工建筑及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13,(09).
[4]孟芳.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
[5]程志红,陈久丰.工民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l0,(12).
[6]张雁和,董黠.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诸多因素及防治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04).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对策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
1、我国工程建设中主流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所谓混凝土结构是指主要以混凝土为主导材料的设计结构,主要分为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及钢骨混凝土结构。
2、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概述
众所周知,混凝土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工作性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模性、耐久性以及耐火性等。再加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大量的钢混结构被广泛的应该用到了现代社会工程建设中。相反,混凝土结构也有其有待改善的弊端,像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与极限压应变的差距巨大,后者是前者的将近20倍,这就使其具有了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较差等不足,其次由于高强度高刚度等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大,一般可占到结构重力荷载的70%~80%以上,使其抗震性能减弱。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解决策略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施工工艺、工法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其中各混凝土构件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就上部结构主体而言,砖混结构中,阳台挑梁的重要性要优于构造圈梁。框架结构中,柱的地位要优于梁。在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及其暗梁、暗柱的地位要优于板。就基础部分而言,条形基础底板、独立柱基础底板的重要性要优于地圈粱、联系梁等构件。在复杂情况下,如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异形板、预制构件等结构类型中,单纯划分哪一类构件处于重要地位,则失去其意义所在。
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规范要求具体检验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但就目前监理、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尽管这种要求的初衷是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留给了参建各方,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确实因此形成了一定的主观弹性空间。具体检验的部位的确定,最终取决于参建各方的责任感。
在其他技术规程、监理规范尚无明确要求,建筑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的情况下,具体检验部位的确定,必须在明示构件重要性划分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并执行与目标建筑物结构特点紧密结合的实体检测方案。
混凝土构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对其作梁、板、其它重要构件这三种形式划分,是远不能满足工程实际取用的需要的。这并非指构件种类确定在制定规范过程中存有难点,而是强调在规范执行过程中,這样的划分给检测、判定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工作困难。
施工工艺是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发展,混凝土施工的精细阶段终会到来。从实体检验的情况看,迫切需要注意以下工作:
要注意特殊构件。特殊构件指悬挑构件。规范将控制重点放在了悬挑构件上要求抽取的构件中,有悬挑构件的需占50%以上。这需要施工中对挑梁、挑板的钢筋摆位要优于同点其它钢筋的摆位。
要注意特殊部位。特殊部位指内力作用较大的部位,如梁的跨中、支座处。架设垫块、构件起拱时,应优先保障特殊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值。保护层厚度设置应“一刀切”。
要注意特定工序。特定工序指综合考虑浇筑、振捣等因素作用确定的核心工序。如板工序中的垫块布置密度,应结合钢筋级别、直径、刚度具体布置:如粱工序中的振捣,应考虑构件的配筋率、绑扎的材料强度,采用适宜的工具。突出了特定的工序,才能突出机具、设备的应用范围、特点,从而推动工艺进步。避免一根振捣棒,从梁用到板(疏密问题);种鹊块,从板铺到柱(厚度问题)的粗放型施工模式。
2、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及应对预防措施
(1)干缩裂缝问题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周左右。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主要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严格把关,禁忌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偷加水等行为。最重要的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并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主要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注意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这类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主要预防措施:注意在施工前期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主要预防措施:在高温季节浇筑时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泵送问题及应对措施
泵送混凝土是拌合料在压力下沿管道内进行垂直和水平的输送,他的输送条件与传统的输送又很大的不同,因为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聚性的新拌混凝土不一定可泵性好,有时会发生泵压陡升和阻泵现象,从而造成施工困难。应对方法:利用混凝土坍落度和压力泌水值双指标来监控混凝土的可泵性。压力泌水值越大,泌水较多,阻力大,泵送不稳定,可能堵泵;相反,压力泌水值太小,拌合物粘稠,结构粘度过大,阻力大,也不易泵送。市级施工现场测试表明,对于高层建筑坍落度大于160mm的拌合料,压力泌水值在70~110mm较为适合,对于坍落度在100~160mm的拌合料,合适的泌水量范围相应小一些。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结构缝虽然可以部分地被“后浇带”、“预应力”等新技术所代替,但在一定时期内,结构缝仍将存在。有的现浇砼结构中存在纵横交错的结构缝,其施工技术可参照前述方法。即纵横交错结构缝处的四只柱子,视缝宽的大小,可以逐只施工,也可以两两施工。总之,结构缝处构件支模、绑筋、浇捣砼虽然不方便,但在采取科学合理的支模方法下精心施工,完全可以保证缝侧构件达到内实外光、节点光滑平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宏丽,何森宝.浅谈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J].中国科技信息,2011,(06).
[2]王丽丽,于海军.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3]劳其三,李荫棠.水工建筑及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13,(09).
[4]孟芳.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
[5]程志红,陈久丰.工民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l0,(12).
[6]张雁和,董黠.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诸多因素及防治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