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高职大学生自身特点,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增加,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三自”能力,形成“三自”教育管理模式,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三自”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不断蓬勃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线高级专门人才是广大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理应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高职大学生相较于普通本科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特点,自我意识更强,个人行为缺乏自制力,学习缺乏自主性等,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了难度。
1.招生模式变化,学生管理更复杂。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扩展,高职生的来源越来越复杂。在地区构成上,由单纯的省内招生变成多省市招生,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来源构成中普遍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生和职高、技校的“对口单招生”,因此层次参差不齐,这些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冲突不断,管理难度加大。
2.思想活跃度高,教育引导难度大。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思考问题更现实与功利,往往着眼于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当下,不管是学习还是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都带有功利色彩。随着科技进步、电脑网络普及、手机智能化发展,高职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覆盖率更广,给大家带来便利,加之青年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求实精神和批判精神,但由于很多同学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容易受腐朽文化、观念的冲击和负面事件的影响,加之学校思想教育模式老旧,很难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
3.自控能力差,日常管理难度大。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表现为自控能力较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介于普通高校学生和中职学生之间,调皮捣蛋、不受管教、幼稚是他们的典型表现,行为表现上常常出现沉迷网络、旷课、宿舍脏乱差、夜不归宿甚至打架斗殴等事件,由于学生工作者数量有限,因此日常管理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4.学习能力弱,教学管理难度大。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多数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学习意愿。高职学生在学习内容上趋向实用与务实,热衷实训与考证,对自己觉得无用的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给学校课堂管理带来难度;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缺乏自主性,自控能力并不强,因此很多同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缺乏学习意愿,学习习惯较差,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课堂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由于高职学生缺乏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因此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有些甚至从中学时代就不理想,因此缺乏自信心,最终导致行为偏差,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三自”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三自”管理是解决高职学生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管得过严、管得过多、管得过度等问题,尤其高职院校的管理目标往往是安全第一,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管尽管,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强的专业技术性人才,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可以促进他们成长与成才,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是目前能够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大的有效途径。
(二)“三自”管理模式是高职大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
实施“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与管理需求。高职学生在思想与心理方面表现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他们逐渐趋于成熟,自我意识明显,主体意识增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感,这些特点是实施“三自”教育与管理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完全走向成熟,情感并不稳定,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行为方式稍显幼稚。因此,“三自”教育管理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提高能力的平台,是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三)“三自”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就业竞争力强的人才队伍,在学生中开展“三自”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三自”教育管理模式下,高职大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在各项活动中获得应有的锻炼,在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练就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处理问题的时候理性、冷静地分析问题,激发出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三自”教育是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三自”教育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三自”教育提供平台与保证。
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三自”教育文化渲染,使整个学校形成注重学生“三自”能力教育的氛围,让“三自”理念深入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生管理的主体,也是“三自”管理模式的执行者;通过课堂教学将“三自”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精神,教师与学生管理者应当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为“三自”教育创造平台,提高学生“三自”能力。
(二)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
学生干部是实施“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班级委员会的自治化管理为主要方式,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自治,减轻系部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学生会与社团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学子踊跃参加,基本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学生干部是实现“三自”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团组织是开展大学生“三自”能力教育的主力军。学生党员、团员是由优秀青年学生组成的,在学生中有着良好口碑,能够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如何做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最有发言权,是“三自”能力教育的主力军。
(三)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工作水平。
“三自”能力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主流趋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作为“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推进者,广大教师与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理论学习,跟上时代脚步,提高专业水平,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视为己任,积极推进“三自”教育管理模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升才.试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J].教育研究,2006(8).
[2]陶宇,等.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
[3]李红艳.对大学生开展“三自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21).
[4]陶宇,等.论新形势下大学生“三自”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2).
[5]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三自”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不断蓬勃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线高级专门人才是广大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理应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高职大学生相较于普通本科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特点,自我意识更强,个人行为缺乏自制力,学习缺乏自主性等,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了难度。
1.招生模式变化,学生管理更复杂。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扩展,高职生的来源越来越复杂。在地区构成上,由单纯的省内招生变成多省市招生,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来源构成中普遍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生和职高、技校的“对口单招生”,因此层次参差不齐,这些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冲突不断,管理难度加大。
2.思想活跃度高,教育引导难度大。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思考问题更现实与功利,往往着眼于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当下,不管是学习还是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都带有功利色彩。随着科技进步、电脑网络普及、手机智能化发展,高职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覆盖率更广,给大家带来便利,加之青年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求实精神和批判精神,但由于很多同学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容易受腐朽文化、观念的冲击和负面事件的影响,加之学校思想教育模式老旧,很难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
3.自控能力差,日常管理难度大。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表现为自控能力较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介于普通高校学生和中职学生之间,调皮捣蛋、不受管教、幼稚是他们的典型表现,行为表现上常常出现沉迷网络、旷课、宿舍脏乱差、夜不归宿甚至打架斗殴等事件,由于学生工作者数量有限,因此日常管理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4.学习能力弱,教学管理难度大。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多数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学习意愿。高职学生在学习内容上趋向实用与务实,热衷实训与考证,对自己觉得无用的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给学校课堂管理带来难度;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缺乏自主性,自控能力并不强,因此很多同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缺乏学习意愿,学习习惯较差,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课堂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由于高职学生缺乏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因此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有些甚至从中学时代就不理想,因此缺乏自信心,最终导致行为偏差,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三自”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三自”管理是解决高职学生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管得过严、管得过多、管得过度等问题,尤其高职院校的管理目标往往是安全第一,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管尽管,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强的专业技术性人才,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可以促进他们成长与成才,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是目前能够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大的有效途径。
(二)“三自”管理模式是高职大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
实施“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与管理需求。高职学生在思想与心理方面表现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他们逐渐趋于成熟,自我意识明显,主体意识增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感,这些特点是实施“三自”教育与管理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完全走向成熟,情感并不稳定,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行为方式稍显幼稚。因此,“三自”教育管理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提高能力的平台,是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三)“三自”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就业竞争力强的人才队伍,在学生中开展“三自”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三自”教育管理模式下,高职大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在各项活动中获得应有的锻炼,在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练就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处理问题的时候理性、冷静地分析问题,激发出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三自”教育是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三自”教育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三自”教育提供平台与保证。
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三自”教育文化渲染,使整个学校形成注重学生“三自”能力教育的氛围,让“三自”理念深入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生管理的主体,也是“三自”管理模式的执行者;通过课堂教学将“三自”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精神,教师与学生管理者应当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为“三自”教育创造平台,提高学生“三自”能力。
(二)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
学生干部是实施“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班级委员会的自治化管理为主要方式,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自治,减轻系部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学生会与社团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学子踊跃参加,基本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学生干部是实现“三自”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团组织是开展大学生“三自”能力教育的主力军。学生党员、团员是由优秀青年学生组成的,在学生中有着良好口碑,能够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如何做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最有发言权,是“三自”能力教育的主力军。
(三)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工作水平。
“三自”能力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主流趋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作为“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推进者,广大教师与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理论学习,跟上时代脚步,提高专业水平,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视为己任,积极推进“三自”教育管理模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升才.试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J].教育研究,2006(8).
[2]陶宇,等.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
[3]李红艳.对大学生开展“三自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21).
[4]陶宇,等.论新形势下大学生“三自”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2).
[5]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