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民建工程也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后发现了工序质量的重要性,对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能显著提高工民建的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工序;工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文章详细叙述了工民建工序控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工序质量对工民建的影响,并阐述了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相关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工民建工序质量控制内容
工民建施工中,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遵循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是由国家建设部门编制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任何工民建施工工序均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施工操作。由于工民建工程中存在大量的交叉作業工序,需要各专业施工队伍交叉配合与协调,若在中间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便会造成窝工、返工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必须以工艺规范作为指导和依据。
2.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
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方法以及作业环境等五大方面的控制。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
3.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
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是衡量工序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重要控制内容。工民建施工中要加强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利用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对工序质量动态实行有效控制,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原因探查,并制定对策快速将质量问题解决,从而始终保证工序活动效果质量,使其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
工序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检验标准,是指将工程设计要求、工艺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合同规定等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并确保在工序质量检验中得以切实执行。
(二)度量,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并出具工程质量特征值的数据报告。度量的方式既包括检查人员的感官度量,又包括仪表仪器、机械器具等检测工具度量。
(三)比较,是指以工程质量特征值的数据报告为依据,比较、分析该工程的质量特征与质量技术标准的差异。
(四)判定,是指根据比较的结果来最终评价工程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和规程的要求,给出客观、准确的评定结果。
(五)处理,是指根据判定结果来认证工程的质量等级,对不合格的工程要责令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六)记录,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为分析、比较、判定、审核、备查提供可靠资料。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施工工序中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从而达到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强化工序质量管理,提高工序整体控制质量的目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当根据工程重要程度来确定,即以质量特性值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作为确定标准。同时,针对工序质量控制点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工序质量的预控能力。
三、工序质量控制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1.工艺规程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艺规程是保障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是规范施工单位施工行为的重要依据。在工民建施工中,不仅需要多个专业技术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还需要确保施工工序逐项落实完成,做好工序与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一旦施工中出现工序控制混乱,或是交叉作业中存在缺陷,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按照规范要求在验收上一道工序质量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从而满足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
2.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是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确保工序投入品质量,使其始终处于被控制状态,是确保每道工序高质量完工的人力、物力保障。在施工人员控制方面,大部分在施工现场作业的人员均是农民工,如果允许这些农民工在未经过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则极易因农民工自身素质问题而造成施工质量隐患;在施工材料控制方面,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材料质量,经常出现低价购买不合格或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钢材、水泥、砂子等材料,致使施工中质量通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严重时会造成建筑结构坍塌的后果;在施工机械设备控制方面,要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作业状态,防止因机械设备问题而影响施工工期;在施工方法控制方面,一定要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方法,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因施工方法使用不当而造成窝工、返工现象;在施工环境控制方面,要将文明施工落实到位,减少对周面环境的污染,严格执行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树立良好的施工企业形象。
3.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是工程监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该项工作是对施工质量的客观评定,也是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把关和监管。只要监理单位做好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工作,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质量,杜绝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施工流程。在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中,若发现工序存在质量异常情况,应当认真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解决质量问题,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以是施工复杂的一项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技术要求高的某一结构构件,还可以是对施工质量起着关键性影响的一道工序或多道工序。工民建施工中可将材料、施工顺序、机械设备、技术参数、操作规程、施工环境等要素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必须是对施工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和危害程度的。若工序质量控制点出现质量失控问题,势必会造成整个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对工程投人使用后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5.施工条件是工民建施工的质量保障
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目前五大因素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施工和监督中加以克服。
(一)控制施工材料:部分施工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他们并不关心工程的质量,因此常常利用低价格的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往往是达不到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要求的,当利用这些没有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时,在高层建筑中会出现质量问题,进而给居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所以,要严格控制好工民建施工中的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都是外地打工者,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较专业的建筑学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正确良好的运用机械设备,因此,要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堵截不当的机械设备使用。
(三)控制施工机械设备:工民建施工中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设备都有折旧与磨损,在旋工使用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要及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防止隐患发生。
(四)控制施工现场环境:工民建施工中,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良好的环境给带给施工人员一种规范。
(五)控制施工方法:在工程施工中,难免有些工序必须按照标准来进行,因此,要严格控制施工方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质量监督决定工民建施工的质量
监理部门是监管工地的质量要求的部门,监理受业主和甲方的委托,对施工方的质量严格把关,对委托方负责。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监理单位要做的其實很简单,一是看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还有就是对人员的资格证书的审批,对进场材料的质量的审查及后期的材料取样复检。按照监理的规范切实履行好职责。如果监理的工作做得好,那么工程的的质量就没有问题了。
四、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所有的工程参与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与相关的操作规程,这是保证工序质量的重要前提;其次,工程参与者要积极主动地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保证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都稳定在控制范围之内;第三,要对工序活动效果进行第一时间的质量检验,及时掌握质量动态,随时进行质量抽查,发现问题要即时进行研究处理;第四,要注意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尤其是要设置好施工质量控制关键部分与薄弱环节的控制点,使施工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第五,工程监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收集与掌握准确的相关施工资料,以便调整施工控制目标,第一时间协助业主审核变更后相关的设计费用等,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提供事实依据;另外,按照相关要求第一时间核定工程施工图预算,对超出预算的部分要详细分析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以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监控;最后,在建筑机械施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如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与工程进度计划,准备好相关的施工材料与设备等,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进行无碍的连续施工。
五、全面提高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使用
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并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
3.加强对人的管理
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等观念,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施工组织、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的能力。施工过程中还要坚持动态监控,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要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做到“五勤”:即眼勤、手勤、腿勤、口勤和脑勤。其次要加强现场巡视,量测检查,并通过现场巡视,实地的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
4.加强工序质量的检验
工序质量的检验,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实际而及时的测定、查看和检查,并将所测得的结果同该工序的操作规程及形成质量特性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合格或是否优良。工序质量检验,也是对工序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工序活动的效果,归根到底就是指通过每道工序所完成的工程项目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质量进行检验,可以分成以下几步来做好工作。1)标准具体化。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范等,应该在施工和监理之前进行明确。并在质量检验中严格执行。2)度量。正确的度量是监理和质量控制的前提。应比较多的应用各种器械获得正确的特征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和产生质量报告。3)比较。将汇总数据和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工序质量的等级标准,以便决定工程的进度和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不是适应人们需要的建筑注定会被淘汰掉的。因此,加强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陈加庆、邓朝晖.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新西部.2010(5).
[2]潘建生.谈建筑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3]仇广金.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4]鲍立锋.浅析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工序;工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文章详细叙述了工民建工序控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工序质量对工民建的影响,并阐述了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相关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工民建工序质量控制内容
工民建施工中,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遵循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是由国家建设部门编制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任何工民建施工工序均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施工操作。由于工民建工程中存在大量的交叉作業工序,需要各专业施工队伍交叉配合与协调,若在中间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便会造成窝工、返工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必须以工艺规范作为指导和依据。
2.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
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方法以及作业环境等五大方面的控制。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
3.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
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是衡量工序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重要控制内容。工民建施工中要加强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利用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对工序质量动态实行有效控制,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原因探查,并制定对策快速将质量问题解决,从而始终保证工序活动效果质量,使其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
工序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检验标准,是指将工程设计要求、工艺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合同规定等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并确保在工序质量检验中得以切实执行。
(二)度量,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并出具工程质量特征值的数据报告。度量的方式既包括检查人员的感官度量,又包括仪表仪器、机械器具等检测工具度量。
(三)比较,是指以工程质量特征值的数据报告为依据,比较、分析该工程的质量特征与质量技术标准的差异。
(四)判定,是指根据比较的结果来最终评价工程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和规程的要求,给出客观、准确的评定结果。
(五)处理,是指根据判定结果来认证工程的质量等级,对不合格的工程要责令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六)记录,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为分析、比较、判定、审核、备查提供可靠资料。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施工工序中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从而达到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强化工序质量管理,提高工序整体控制质量的目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当根据工程重要程度来确定,即以质量特性值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作为确定标准。同时,针对工序质量控制点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工序质量的预控能力。
三、工序质量控制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1.工艺规程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艺规程是保障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是规范施工单位施工行为的重要依据。在工民建施工中,不仅需要多个专业技术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还需要确保施工工序逐项落实完成,做好工序与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一旦施工中出现工序控制混乱,或是交叉作业中存在缺陷,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按照规范要求在验收上一道工序质量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从而满足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
2.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是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确保工序投入品质量,使其始终处于被控制状态,是确保每道工序高质量完工的人力、物力保障。在施工人员控制方面,大部分在施工现场作业的人员均是农民工,如果允许这些农民工在未经过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则极易因农民工自身素质问题而造成施工质量隐患;在施工材料控制方面,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材料质量,经常出现低价购买不合格或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钢材、水泥、砂子等材料,致使施工中质量通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严重时会造成建筑结构坍塌的后果;在施工机械设备控制方面,要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作业状态,防止因机械设备问题而影响施工工期;在施工方法控制方面,一定要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方法,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因施工方法使用不当而造成窝工、返工现象;在施工环境控制方面,要将文明施工落实到位,减少对周面环境的污染,严格执行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树立良好的施工企业形象。
3.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是工程监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该项工作是对施工质量的客观评定,也是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把关和监管。只要监理单位做好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工作,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质量,杜绝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施工流程。在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中,若发现工序存在质量异常情况,应当认真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解决质量问题,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以是施工复杂的一项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技术要求高的某一结构构件,还可以是对施工质量起着关键性影响的一道工序或多道工序。工民建施工中可将材料、施工顺序、机械设备、技术参数、操作规程、施工环境等要素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必须是对施工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和危害程度的。若工序质量控制点出现质量失控问题,势必会造成整个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对工程投人使用后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5.施工条件是工民建施工的质量保障
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目前五大因素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施工和监督中加以克服。
(一)控制施工材料:部分施工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他们并不关心工程的质量,因此常常利用低价格的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往往是达不到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要求的,当利用这些没有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时,在高层建筑中会出现质量问题,进而给居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所以,要严格控制好工民建施工中的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都是外地打工者,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较专业的建筑学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正确良好的运用机械设备,因此,要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堵截不当的机械设备使用。
(三)控制施工机械设备:工民建施工中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设备都有折旧与磨损,在旋工使用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要及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防止隐患发生。
(四)控制施工现场环境:工民建施工中,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良好的环境给带给施工人员一种规范。
(五)控制施工方法:在工程施工中,难免有些工序必须按照标准来进行,因此,要严格控制施工方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质量监督决定工民建施工的质量
监理部门是监管工地的质量要求的部门,监理受业主和甲方的委托,对施工方的质量严格把关,对委托方负责。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监理单位要做的其實很简单,一是看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还有就是对人员的资格证书的审批,对进场材料的质量的审查及后期的材料取样复检。按照监理的规范切实履行好职责。如果监理的工作做得好,那么工程的的质量就没有问题了。
四、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所有的工程参与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与相关的操作规程,这是保证工序质量的重要前提;其次,工程参与者要积极主动地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保证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都稳定在控制范围之内;第三,要对工序活动效果进行第一时间的质量检验,及时掌握质量动态,随时进行质量抽查,发现问题要即时进行研究处理;第四,要注意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尤其是要设置好施工质量控制关键部分与薄弱环节的控制点,使施工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第五,工程监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收集与掌握准确的相关施工资料,以便调整施工控制目标,第一时间协助业主审核变更后相关的设计费用等,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提供事实依据;另外,按照相关要求第一时间核定工程施工图预算,对超出预算的部分要详细分析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以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监控;最后,在建筑机械施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如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与工程进度计划,准备好相关的施工材料与设备等,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进行无碍的连续施工。
五、全面提高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使用
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并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
3.加强对人的管理
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等观念,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施工组织、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的能力。施工过程中还要坚持动态监控,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要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做到“五勤”:即眼勤、手勤、腿勤、口勤和脑勤。其次要加强现场巡视,量测检查,并通过现场巡视,实地的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
4.加强工序质量的检验
工序质量的检验,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实际而及时的测定、查看和检查,并将所测得的结果同该工序的操作规程及形成质量特性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合格或是否优良。工序质量检验,也是对工序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工序活动的效果,归根到底就是指通过每道工序所完成的工程项目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质量进行检验,可以分成以下几步来做好工作。1)标准具体化。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范等,应该在施工和监理之前进行明确。并在质量检验中严格执行。2)度量。正确的度量是监理和质量控制的前提。应比较多的应用各种器械获得正确的特征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和产生质量报告。3)比较。将汇总数据和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工序质量的等级标准,以便决定工程的进度和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不是适应人们需要的建筑注定会被淘汰掉的。因此,加强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陈加庆、邓朝晖.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新西部.2010(5).
[2]潘建生.谈建筑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3]仇广金.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4]鲍立锋.浅析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