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在课改理念、教材内容、实施措施上都有巨大变化,强烈冲击着现在的教育体系,迫使愈来愈多的教师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但是,由于几十年来高中教学基本上都是沿用着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目前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应当如何转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种潜在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重视“情境教学、精彩引入”。情境教学就是以课本教材为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从数学文化的视角或从实际生活中的出现的大量例子,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起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创设精彩合适的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学生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数学信息,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并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不能片面地理解“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形式化地创设生活情境,要使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背景、认知基础及教学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情境才能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绞尽脑汁捏造的“失当”情境,只会是“事与愿违”的“画蛇添足”罢了,定会导致数学课堂“数学味”的丢失。因此,教师在选取情境要恰当,要具备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和铺垫性原则。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二、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师的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學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去充分体验数学和欣赏数学,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过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或喜沉思、或喜交流、或爱自学,或需指引等。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允许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不管学生的方法繁简与优劣,他们都敢于用各自的方式探求并表达出对问题的理解。所以说,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并加以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他们思维既富有个性又能深刻。如果教师仅限于传授知识,那么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不会闪亮,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会相对缺乏;如果教师对个性学习的理解仅限于多种解题策略,而缺乏对学生思维的点拔和提炼,那么学生的思维很难由自发走向自觉,得以深刻和升华,创造力就相对减弱。这时教师不要以一个“传道者”的高姿态出现,而是鼓励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其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的学习个性就有里很大的发展机会。个性化的学习转变了我们过去的教育过于注重“教”,而少关注“学”的做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中心,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生怕学生看不懂教材或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于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追求讲深讲透。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问题情境、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的自主建构过程。特别是这种建构是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里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对新情境、新知识的自主建构活动,那么新情境、新知识就无法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地发生。因此,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从实质上来说并无助于学生对新情境、新知识的认知,无助于学生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应只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更应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应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支持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可接纳的具有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只有亲身感受过的东西,才会刻骨铭心”。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不仅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顿时便成了欢乐的海洋,而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统计数据等,进行数学探索活动,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相互交流,进行合情推理,从而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在整个实践探究过程中,要求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全新的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当作了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现象,有自己情感,有思想的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自己亲身体念的实践过程。
三、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等鲜明的教学特点,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通过短暂的影视片、简单的动画演示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直观地反映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还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手段。
如何体现新课标,当中包含着很多细节、点点滴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思考。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当然,做为新时期的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经验与灵感,跟上时代的步伐,尽早完成向新型教师的转变。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 赵国忠.透视名师课堂管理[M].浙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
[3]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学设计与案例[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7.6。
[4]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2)。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一中)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种潜在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重视“情境教学、精彩引入”。情境教学就是以课本教材为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从数学文化的视角或从实际生活中的出现的大量例子,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起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创设精彩合适的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学生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数学信息,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并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不能片面地理解“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形式化地创设生活情境,要使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背景、认知基础及教学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情境才能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绞尽脑汁捏造的“失当”情境,只会是“事与愿违”的“画蛇添足”罢了,定会导致数学课堂“数学味”的丢失。因此,教师在选取情境要恰当,要具备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和铺垫性原则。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二、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师的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學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去充分体验数学和欣赏数学,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过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或喜沉思、或喜交流、或爱自学,或需指引等。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允许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不管学生的方法繁简与优劣,他们都敢于用各自的方式探求并表达出对问题的理解。所以说,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并加以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他们思维既富有个性又能深刻。如果教师仅限于传授知识,那么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不会闪亮,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会相对缺乏;如果教师对个性学习的理解仅限于多种解题策略,而缺乏对学生思维的点拔和提炼,那么学生的思维很难由自发走向自觉,得以深刻和升华,创造力就相对减弱。这时教师不要以一个“传道者”的高姿态出现,而是鼓励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其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的学习个性就有里很大的发展机会。个性化的学习转变了我们过去的教育过于注重“教”,而少关注“学”的做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中心,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生怕学生看不懂教材或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于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追求讲深讲透。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问题情境、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的自主建构过程。特别是这种建构是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里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对新情境、新知识的自主建构活动,那么新情境、新知识就无法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地发生。因此,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从实质上来说并无助于学生对新情境、新知识的认知,无助于学生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应只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更应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应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支持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可接纳的具有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只有亲身感受过的东西,才会刻骨铭心”。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不仅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顿时便成了欢乐的海洋,而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统计数据等,进行数学探索活动,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相互交流,进行合情推理,从而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在整个实践探究过程中,要求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全新的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当作了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现象,有自己情感,有思想的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自己亲身体念的实践过程。
三、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等鲜明的教学特点,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通过短暂的影视片、简单的动画演示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直观地反映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还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手段。
如何体现新课标,当中包含着很多细节、点点滴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思考。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当然,做为新时期的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经验与灵感,跟上时代的步伐,尽早完成向新型教师的转变。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 赵国忠.透视名师课堂管理[M].浙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
[3]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学设计与案例[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7.6。
[4]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2)。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