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0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多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的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的问题性思维品质也即问题意识通常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语文学科极具工具性,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视之为正常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她)们有足够的动力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诚如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语文课中,重视并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也是创造发明的前奏。
  一、进行能力训练,丰富学生的问题储备
  一般说来,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都是根植于知识的理解,加强双基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
  1、应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观察常常不分主次,马马虎虎的现象。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他们懂得观察要有重点。例如,可以采用提供中心句的方式,帮助学生确定重点,如“课外兴趣小组多有趣呀!”或“我校喜事多!”,其重点分别是“有趣”和“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选择地围绕重点进行观察,头脑中自然而然地萌生出“怎样有趣?”或“喜在哪里?”等问题。此外,还要注意进行“有次序”、“细致”、“抓住事物的特点”等方面的训练。
  2、应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它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的。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材的重点字、词、句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如《司马光》一课,有位老师抓住“慌”字,从字音、字形尤其是从偏旁入手,启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用竖心旁?”“一起玩的小朋友怎么慌?”“司马光慌不慌?他怎么做?”如此等等。教师循此进行一环紧扣一环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大大较强了。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离不开想象成分的参与。事实上,想象总是与观察、思维等环节相伴相随。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就人物、情境、事件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想象,萌生出与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来。
  3、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其中关键的是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之所在。笔者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老师,就某篇课文或某个词句进行设计问题的训练,不管所提问题与教学任务的相关程度如何,教师都给予中肯的点拨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事实说明,只要学生个体活动时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此时的问题意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动。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使自己感到心情愉悦,精力集中。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仍然顾着自己的教案而对学生的疑问听而不闻;有的从头到尾不见一点笑容地讲解课文??凡此种种,学生只能沿着老师既定的轨道前进,个性受到了压抑。这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显然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师生双方应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课堂是师生双方活动的空间,情感因素对教与学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我们提倡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三次全教会特别强调讨论法的运用,正是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应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语文学科的答案常常不是唯一,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词义的解释或课文段落的划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应视为正确。师生之间应崇尚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一起分析、讨论、归纳。这一过程的本身既培养了师生的情感,也使学生感到舒畅,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就敢于表露。同时,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可以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很显然,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有益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的。
  2、要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节奏是伴随着客观事物的运动而发生的一种现象。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可以说无处不存在着节奏。语文教学所依据的教科书,每课基本是一篇文章,而“文章是最要有节奏的”。合理地营构和調控教学节奏,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量,学生的问题意识必然受到点燃与启发。如《小站》一课在教学第一段的时候,可以设计火车行进的拉动的幻灯片,配以火车行进的汽笛声,渲染气氛;然后再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抓住小站“小而偏僻”的特点。学生在强烈的艺术节奏里学习,兴趣自然浓厚。接着,第二段图文结合,让学生自学并指导以方位变换顺序拟“月台”的提纲,体会小站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强烈的节奏徒然消失,代之以平稳缓慢的节奏,有助于学生作理性的思考,问题意识必然得到有效的激发。
  3、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应一边听,一边紧张思考,迅速判断:学生表述的语音是否准确,语意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中心内容来提问等等。教师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启发、引导、纠正,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机会让中下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发言,哪怕是极细小的进步,甚至只要说清楚都要给予肯定。“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始终是语文老师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三、精心創设问题情境,多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鲜明生动的视听刺激。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化动为静,化抽象为直观。从这一点来看,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当今教改的一个努力方向。语文课上的课件演示也正是看中这一功能而方兴未艾。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在介绍完周总理的生平后可先放课文的配乐朗诵,伴随着低沉的乐声,师生沉浸在悲痛的气氛中,带着强烈的感情进入了文中,接着用幻灯片分别显示人们等待灵车到来的动作、神态,学生观看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抓住重点不放,围绕“作者为什么只写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这几个人物?他们的动作、表情、心情怎样?”再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自己“看”得见、“听”得到,远比老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2、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密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果子”;同时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特别注意不要一直问个不停,否则学生应付都来不及,哪来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质疑环节的安排,这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有位老师在教《西门豹》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语“荒芜”后,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质疑环节——“这个词语可以提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了“荒芜是什么意思?怎样荒芜?为什么荒芜?西门豹看到后怎么办?”等几个主要问题,伴随着课文的讲解,学生注意力集中,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培养自学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所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问题”开始的。比如阅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每一组课文的后面,其阅读的方法基本在本组的前面课文中已讲解过,教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习,切忌把阅读课上成讲读课,讲得过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 李振村.“魅力语文”的遐想[J].小学语文教师,2006.10.
  [3] 蔡静艳.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初探[J].小学语文教学,2006.4
  [4] 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文集[J].上海教育出版社,8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对于毫无新意的“填鸭式”课堂是非常抵触的,同时他们对教育游戏是非常喜欢和感兴趣的。因此,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就要主动的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并应用教育游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育游戏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百花争艳。而对于小学语文这门课来说,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游戏化
期刊
摘要:美术对提高学生画画技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活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让小学生的画画技能能够逐渐提高,就要培养学生浓厚的画画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画画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从“要我画”变成“我要画”。 可见学习兴趣在实际学习中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就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创造性也就能更好地表现出来。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伴随在学习过程中,这就需要学习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
期刊
摘要:任务教学法也被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从实际任务实践中进行学习。高中英语口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难点,很多英语考试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口语水平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提出了运用任务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旨在促进我国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口语教学  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实际应用属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属性。
期刊
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不仅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结合自己多年的所见所闻和对新课程的理解,就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局部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不能只求“表面热闹”的课堂教学?  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
期刊
摘要:高职英语听说模块教学是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现状,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促进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应用性、科学性、灵活性、趣味性。  关键词:高职英语;现代信息技术;听说教学  一、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现状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7月21北京暴雨灾害为例分析了在灾难报道中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之间的差异,支出传统媒介存在及时性以及内容完备性上的不足,其分析和报道的内容与新媒体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另外在灾难新闻的及时性上也可以作为互补,因此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上都可以进行良好的互补。  关键词:传统媒介;新媒介;差异分析  目前由于党和国家在灾难舆情方面的态度转换,我国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已经呈现公开、透明的态势。与之对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水平,对社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水平应处在相同地位,绝不能一边倒。但是就现在来看,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但思想政治工作依旧处于较低水平,这样局面显然是不合理的。想要解决目前事业单位发展中在经济和思想政治之间发展不协调带来的弊端,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弊端和症结及解决方法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事业单位;革
期刊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30%~40%。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指出未来体育发展的特点是:①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②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③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④新型运动项目的出现;⑤体育的形式多样化;⑥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⑦关于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因此,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赂思想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因素
期刊
摘要:学生的未来就是民族的希望,学生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创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要从小抓起,而小学数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