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策略,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提供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要顺应潮流,不断改进。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打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最大程度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分析,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1.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三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历史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的建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历史课程的教学也面临一些困境。首先,家长的态度。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非常重视,很多家长都购买过《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等历史科普书籍拓展自家孩子的知识面,但到了初中阶段却又不重视了,认为历史是“副课”,在中考中所占分数不多,不值得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其次,学生的态度。受到家长态度的影响,再加上初中历史学科的脉络性强、知识体系庞大,需记忆背诵的内容多,学习兴趣不高。最后,老师的教学方式[1]。在如此背景下,又有中考的压力,大多数老师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题山卷海,机械背诵强记,学生厌烦,老师辛苦,效率极低[2]。
2 构建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2.1 “扮演化”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到“早期国家”、“民族交融”和“中央集权”等概念,课本里面还有一些“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重重”的抽象描述。受困于自身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等原因,初中生很多内容根本听不懂,也无法理解运用,久而久之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就会丧失。因此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初中生都是“00”后,他们是伴随着电子科技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他们的阅读习惯更倾向于“看”而不是“读”,比如在《秦统一中国》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下《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承上启下地了解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气氛瞬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升[3]。
2.2 “本土化”历史教学
课程的文化适宜性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只有立足于区域文化土壤的课程才能让学生有共鸣[3]。淮南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美誉。汉淮南王刘安编著了《淮南子》一书,融会贯通,成为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出自《淮南子》和寿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语典故多达千余条。早在1600多年前,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在这里铸就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传奇。除此之外橘生淮南、一叶知秋、鸡犬升天、削足适履、后羿射日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也都与淮南有很深的渊源。这些“本土化”历史内容非常接地气,学生接受度高,每个同学都对自己身边的历史典故倒背如流,不自觉的就会有满满的骄傲自豪感流露出来。在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如请一些当地民俗专家或者民俗文化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为学生开展参观讲座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2.3 “明星化”历史教学
初中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独立意识大大增强,他们崇拜的对象也有所转换。初中生普遍都存在“追星”行为,家长和老师却闻之色变,生怕孩子沉溺其中耽误学习。采用各种“堵”的方式,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手机,不准孩子提明星,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情况越来越糟糕。对于“追星”行为,“疏”永远比“堵”好,现在媒体渠道发达,孩子追星的途径很多,根本无法堵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应该借力打力,不光不用“堵”甚至都不用“疏”,直接“用”就可以了[5]。根据观察,初中阶段学生喜欢的明星尤其是本土明星不少都出演了古装电视剧,学生们爱屋及乌会想尽办法观看这些电视剧,比如女明星赵丽颖很多学生喜欢,她出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以宋朝为背景,里面涉及了大量宋朝的知识,安徽省中考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中关于宋元时期的部分主要是“北宋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宋词”,这些电视剧中也有相应内容对应,甚至还有学生因为电视剧而拓展了解了宋朝历史上的“濮议之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既是老師的机会也是挑战,由于学生已经比较了解宋朝社会背景,其在课堂上会一直保持较高的活跃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事先详细规划好课堂流程,收放有度,不被学生带跑,将学以致用贯穿整个历史教学始终,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4“时事化”历史教学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新闻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进行思考[6]。比如中国现代史当中要求掌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部分内容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让学生亲眼看看祖国的进步。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观看“国庆阅兵”,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进行思考,从日常生活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强大,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3.结语
在当下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不断优化历史教学模式,掌握初中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提升综合教学效果,打造精品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国鑫.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53-54.
[2]周丛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教学[J].名师在线,2018(05):8-9.
[3]应瑶.将角色扮演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8):68-69.
[4]仇怀凯.教学论学科发展历史及本土化建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28):8-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要顺应潮流,不断改进。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打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最大程度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分析,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1.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三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历史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的建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历史课程的教学也面临一些困境。首先,家长的态度。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非常重视,很多家长都购买过《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等历史科普书籍拓展自家孩子的知识面,但到了初中阶段却又不重视了,认为历史是“副课”,在中考中所占分数不多,不值得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其次,学生的态度。受到家长态度的影响,再加上初中历史学科的脉络性强、知识体系庞大,需记忆背诵的内容多,学习兴趣不高。最后,老师的教学方式[1]。在如此背景下,又有中考的压力,大多数老师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题山卷海,机械背诵强记,学生厌烦,老师辛苦,效率极低[2]。
2 构建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2.1 “扮演化”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到“早期国家”、“民族交融”和“中央集权”等概念,课本里面还有一些“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重重”的抽象描述。受困于自身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等原因,初中生很多内容根本听不懂,也无法理解运用,久而久之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就会丧失。因此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初中生都是“00”后,他们是伴随着电子科技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他们的阅读习惯更倾向于“看”而不是“读”,比如在《秦统一中国》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下《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承上启下地了解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气氛瞬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升[3]。
2.2 “本土化”历史教学
课程的文化适宜性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只有立足于区域文化土壤的课程才能让学生有共鸣[3]。淮南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美誉。汉淮南王刘安编著了《淮南子》一书,融会贯通,成为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出自《淮南子》和寿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语典故多达千余条。早在1600多年前,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在这里铸就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传奇。除此之外橘生淮南、一叶知秋、鸡犬升天、削足适履、后羿射日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也都与淮南有很深的渊源。这些“本土化”历史内容非常接地气,学生接受度高,每个同学都对自己身边的历史典故倒背如流,不自觉的就会有满满的骄傲自豪感流露出来。在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如请一些当地民俗专家或者民俗文化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为学生开展参观讲座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2.3 “明星化”历史教学
初中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独立意识大大增强,他们崇拜的对象也有所转换。初中生普遍都存在“追星”行为,家长和老师却闻之色变,生怕孩子沉溺其中耽误学习。采用各种“堵”的方式,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手机,不准孩子提明星,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情况越来越糟糕。对于“追星”行为,“疏”永远比“堵”好,现在媒体渠道发达,孩子追星的途径很多,根本无法堵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应该借力打力,不光不用“堵”甚至都不用“疏”,直接“用”就可以了[5]。根据观察,初中阶段学生喜欢的明星尤其是本土明星不少都出演了古装电视剧,学生们爱屋及乌会想尽办法观看这些电视剧,比如女明星赵丽颖很多学生喜欢,她出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以宋朝为背景,里面涉及了大量宋朝的知识,安徽省中考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中关于宋元时期的部分主要是“北宋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宋词”,这些电视剧中也有相应内容对应,甚至还有学生因为电视剧而拓展了解了宋朝历史上的“濮议之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既是老師的机会也是挑战,由于学生已经比较了解宋朝社会背景,其在课堂上会一直保持较高的活跃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事先详细规划好课堂流程,收放有度,不被学生带跑,将学以致用贯穿整个历史教学始终,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4“时事化”历史教学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新闻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进行思考[6]。比如中国现代史当中要求掌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部分内容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让学生亲眼看看祖国的进步。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观看“国庆阅兵”,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进行思考,从日常生活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强大,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3.结语
在当下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不断优化历史教学模式,掌握初中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提升综合教学效果,打造精品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国鑫.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53-54.
[2]周丛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教学[J].名师在线,2018(05):8-9.
[3]应瑶.将角色扮演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8):68-69.
[4]仇怀凯.教学论学科发展历史及本土化建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2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