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结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苗源及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研究.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4次重复,苗源为主区,栽培密度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试验设置组培苗和水培苗2个苗源,200,400,600和800株/m24个栽培密度.结果表明,苗源对匍匐茎长度和叶面积以外的其他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密度仅对根长、匍匐茎数量、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根长具有显著两因素互作效应.同一密度下,水培苗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600株/m2除外)高于组培苗.在主因素组培
【机 构】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结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苗源及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研究.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4次重复,苗源为主区,栽培密度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试验设置组培苗和水培苗2个苗源,200,400,600和800株/m24个栽培密度.结果表明,苗源对匍匐茎长度和叶面积以外的其他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密度仅对根长、匍匐茎数量、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根长具有显著两因素互作效应.同一密度下,水培苗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600株/m2除外)高于组培苗.在主因素组培苗和水培苗中,密度200株/m2单株结薯数和结薯产量均显著高于3个高密度处理,随密度增大,单位面积结薯数和产量增幅下降,组培苗和水培苗均在200~400株/m2单位面积结薯数和产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68.0%和46.0%,25.3%和20.1%,组培苗在600~800株/m2,水培苗在400~600株/m2时增幅大幅下降,平均单薯重也随之降低.苗源类型和栽培密度均能显著影响原原种结薯数、产量和单薯重,在保证单薯重基础上,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原原种结薯数更有意义.组培苗在密度为600株/m2处理,水培苗在密度为400株/m2处理,既可以确保适当的单薯重,又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结薯数.因此,从原原种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考虑,组培苗栽培密度600株/m2,水培苗400株/m2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其他文献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标准毒株在鸡胚上的最佳生产工艺,试验用IBV M41株分别以不同剂量接种同一胚龄不同鸡胚、不同胚龄普通鸡胚,以及IBV M41株接种普通鸡胚后不同培养时间收获鸡胚尿囊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病毒液的产量及病毒效价.结果 显示:IBV M41株接种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母源抗体的SPF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45 EID50,接种含有IBV母源抗体的普通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5.1EID50,最佳接种胚龄为11日胚龄,最佳收毒时间为48 h.按照此工艺制备疫苗
鸡的消化道内定植着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其在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肠道稳态维持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并且不同区段之间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了解鸡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定植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将为制定相关措施合理调控肠道菌群、提高鸡生产性能奠定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文章综述鸡肠道微生物的早期定植和演替规律,简述鸡消化道微生物的空间差异,并重点介绍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功能发掘、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感染后引起的李斯特菌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在动物源产品中,Lm对鸡肉和猪肉的污染最为严重.我国作为鸡肉和猪肉的消费大国,Lm沿产业链所造成的污染,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是对食源性病原菌进行监测、溯源和防控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分子技术、免疫学等衍生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检测方法也在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文章就Lm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Lm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