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故事:来自剧场的疗愈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lw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物
  唐希以为自己已经释怀,她想心平气和地讲出那段经历,但一开口就哭了出来。
  关于重组家庭给童年造成的傷害,她很少跟人提起。父母早早离异,唐希年幼时父亲经常出差,独自和后母生活的经历少不了委屈。唐希记得,那些年她时常在夜里偷偷哭泣。父亲角色的一度缺席,让父女关系十几年来始终疏离。
  来到一人一故事剧场,大概是陌生的环境让她感到安全,或是前几位讲述者的故事感染了她,又或是台上演员的表演给了她一些期许,唐希最终站了起来,对着满屋子不认识的人讲起那些几乎没人知道的童年经历。
  话毕,主持人屠彬把手指向舞台说,“这个礼物送给你,请看。”
  舞台上的演员开始为唐希的故事做即兴表演。赵乐扮演故事中的唐希,他用肢体演出孤独和痛苦,还有那些夜里的哭泣。末了,赵乐旋转着由蹲而起,做出一棵树承接阳光的样子。这个意象深深印在唐希脑海里。
  “第一次站在旁观者角度看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我当时特别感动,有人帮你演出来之后你觉得内心得到了理解,就好像有一种力量拥抱了自己。”唐希说,讲完故事她发现现场很多双盯着她的眼睛都红了眼眶,但演员送给她这场表演的时候,她已经不流泪了。她发自内心笑着看完,好像真的从演员承接光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一束光。
  回到家里,唐希给父亲写了一封三万多字的长信,“没有埋怨,也没有控诉,我就是想告诉他,那些年我经历了什么,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淡。”唐希说,她和父亲的疏远一直是自己心里缺失的一角,她要慢慢重建。
  唐希的故事在一人一故事剧场并不鲜见。一次倾诉和一场演出并不是万能的心灵钥匙,屠彬说,但是一人一故事剧场确实能带来疗愈。
  一人一故事剧场于1975年发源于美国,是一种即兴演出的戏剧活动,剧场由领航员、演员、乐师及简单的道具组成,观众在这里分享个人经验及感受,领航员担任主持,演员在聆听后以表演实时呈现,用形体动作、即兴台词、音乐元素演绎观众分享的故事。
  在一人一故事剧场,这种即兴的表演,被称为送给讲述者的礼物。
  “我们努力去听一个人讲,努力让他看到我们在很认真地听他讲,我们很想要送一个礼物给他,把他的故事再送给他,那个瞬间是很让人感动的。”屠彬说。
  爱和尊重
  赵乐和屠彬是一人一故事的爱好者和践行者,2008年接触一人一故事,5年后一起创立了信剧团,赵乐是团长,屠彬任艺术总监。信剧团如今有一个14人的团队,每周排练,定期公演,已为不同的人群做了上百场演出。
  “一人一故事是即兴的,没有剧本,听完就演,极其需要构建彼此的信任和默契,需要彻底放下自我,放下评判豁出去演。”赵乐说。
  要迅速、准确、艺术地呈现观众现场讲述的故事,需要演员平时的不断配合,不断提升自己聆听、共情、默契、提炼故事、演绎呈现的综合能力。
  尽管只是工作之余的兴趣,信剧团还是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演员招募要考核,退出有程序,排练要保证出勤率,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训练,提高大家的综合素养。
  2014年,在一场关于“重逢”主题的演出中,赵乐哭得撕心裂肺。
  一位抑郁症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怀了孩子,已经给他取了名字叫冬冬,充满欢喜地期盼孩子的降临。可是冬冬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七个月大就离开了。妈妈很难过,但她告诉自己要坚强。
  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她不断地说“我没事,我挺好的”。
  妈妈选了赵乐演自己,屠彬演了冬冬。赵乐演出的妈妈在台前喜悦,悲伤,痛哭,撕心裂肺。屠彬演的冬冬在身后的木箱子上,慢慢走过,最后,屠彬在舞台边上,对着舞台的方向,身体前倾,轻轻说了三遍:我叫冬冬,我来过这个世界……
  表演中赵乐一度无法抑制地痛哭,“她不停地说自己挺好的,但我感到巨大的痛压在心里。”赵乐说,他知道,这是角色的痛哭。
  当演出结束,所有演员从剧情中回归现实,缓缓放松,不用语言,却好像什么都有了。那份爱和尊重,柔软和真诚,已令所有人深深动容。
  很多人愿意来一人一故事分享,因为在这里,不会有人去评判别人的故事。
  “我们只是听了去呈现出来,不去讲它的好坏。”赵乐说,很多时候大家不愿意跟别人讲自己的事情,尤其不愿意跟亲近的人讲,因为越亲近的人越会给出很多建议,而感受就被忽略了。
  “一人一故事希望让大家感受到,当你讲自己故事的时候,旁边有人在听,有观众在听,有演员在听,然后有一个简单但很认真的表演呈现,让你可以跳出来看一下自己,同时你还知道有很多人跟你一起在见证,那个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赵乐说,很多人在一起见证一个东西的时候,它就被证实了,也被正视了。
  为爱而演
  因为疗愈性和心理抚慰功能,一人一故事剧场常常和公益、社区服务连在一起。它初次从国外传到中国,就和公益有关。
  1995年9月4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英国的Veronica(李基)带领来自八个国家的剧场演员在大会期间举办了一人一故事剧场,这是中国的首演。
  赵乐第一次接触一人一故事,也是公益的机缘。2008年,赵乐在公益组织工作,参加了为NGO从业青年提供培训的“视界”工作坊。其间,来自北京、广州、贵阳三地的NGO伙伴共同协作举行了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出。
  那一天赵乐讲了自己的故事,大受触动,他看到这种剧场形式的背后有着某些共通的人类需求:被理解被倾听、无评判的尊重、对存在意义的渴求,与他人连结的需要。他对此一见钟情。
  赵乐曾经在公益机构工作八年,关注打工子弟教育、农村综合发展等领域,为不同的社群服务。信剧团成立以来,也会和公益机构合作,为特定群体开展服务演出,促进社群内部的交流分享,让参与者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生命的价值和独特性。这些年来,信剧团服务过的社群包括流动人口社区、家政工、残障人士、LGBT社群等。
  在赵乐看来,一人一故事天然和公益有内在共通性,不是和公益机构合作演出才是做公益。
  “公益要做的是什么?无非是(促进)社会的公平、人与人的和谐。其实一人一故事所追求的就是人跟人之间可以坐下来聊一聊,相互聆听和尊重,这其实也就是公益倡导的精神。”赵乐说,每个公益机构都有一个关注领域,而这个领域有时候是聚焦,有时候则是一种限制。在他看来,每个声音都很重要。
  “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好好聆听别人的故事,听懂别人的心跳和哀伤,听懂那些隐秘乃至不为社会规则所容的曲衷,共情接纳、真实呈现,那便是对讲述者最好的礼物和尊重。这种礼物和尊重,不仅是公益机构服务的特殊群体需要,每个普通人也都需要。”
  赵乐说,一人一故事是流淌着公益的血液在做艺术的事情,它不是为演而演的戏剧,而是为爱而演的馈赠。
其他文献
何享健:美的集团创始人  2017年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公司的评选名单,美的集团作为唯一的中国家电企业再次入围榜单。相较于2016年,美的集团的排名从第481位上升到第450位。  2012年,何享健全身而退,将美的集团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几年下来,“美的集团的事业没有滑坡,(他的)家庭也能够持续幸福,”长期专注家族企业传承治理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说,“
期刊
毕业30余年后,周旭洲与母校的联系愈加紧密。  2017年,周旭洲为武汉大学捐赠3000万元,发起成立武汉大学人才引进基金,用于引进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陈东升、毛振华等数十位校友积极响应,目前基金规模已达2.6亿元。此前,他曾向武汉大学教育基金捐赠2000万元,数次为学校和院系的学术活动进行捐赠。  周旭洲是宇业集团董事局主席,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此后他入仕、下海,激情年代里熏染的家國情怀经
期刊
陈行甲:深圳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陈行甲在很多场合都称自己是公益新兵。一年时间,捷报初传。  2017年12月28日,“联爱工程”儿童癌症综合控制项目在广东省河源市举办启动仪式。下一步,“联爱工程”将逐步推广到不同地区和疾病领域,逐步实现对儿童癌症的综合控制。  这是陈行甲和他的公益合伙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刘正琛所做的关于大病救助的社会实验,“联爱工程”
期刊
马蔚华: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壹基金理事长  2017年,是马蔚华为“公益金融”奔走努力的一年。  他以诸多身份在演讲中、课堂上、采访里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这一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且以实际行动推动其发展—开办相关课程,构建知识体系,带队出国考察,筹办主题论坛……加入公益界3年的“马行长”在遭遇最初的冲击之后,以他一如既往的韧劲儿与前瞻性找到了结合自己各方优势的最佳位置—公益金融先行者。  2014
期刊
刘强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7年2月28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携夫人章泽天回到老家江苏省宿迁市,两人宣布,将向宿迁市捐赠逾1亿元,用于当地的教育、文化、养老及扶弱帮贫等公益事业。章泽天还将自己的母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引入宿迁,建立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宿迁学校。4月,刘强东向中国传媒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京东新闻奖学金”,支持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国际传播项目及科研创新
期刊
这天,蒋锡培要应付四拨儿访客,作为远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政商方面的客人他要亲自接待。他的同事告诉《中国慈善家》:“主席平日时间也是安排得这样紧。”  《中国慈善家》记者等候在他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并不大,陈设朴素简单,跟“电缆大王”这样的名头不太相称。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置着电脑、书本、企业项目方案等。靠墙一面柜式书架,满满摆着一排照片,除了领导人像,还有家人、亲友合影,泛着家常人情味。进
期刊
新任擎旗者艾路明没有以劈波斩浪的夸张姿态亮相,他视阿拉善SEE为自己内心深处的责任,未来3年,扶稳手中这面旗,是他的第一要务。  艾路明接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旗,双手紧握旗杆。会场欢声雷动。  这是阿拉善SEE第六任与第七任会长交接仪式。上一次会长竞选,艾路明没有当选会长,在“第一副会长”任期上准备两年后,今年再度参选。大会主持人宣布选举结果时,现场的掌声与呐喊声证明,艾路明接任会长是众望所归
期刊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致知及其要点:知天地、知命、知性、明德、明道、明教、知人、知物。如何达到知?我们
期刊
4年前,海南省万宁某小学6名六年级小学生被校长性侵事件曝光时,孙雪梅在《京华时报》已做了1年社会新闻和2年时政新闻,跑过不少突发事件,也做过调查甚至暗访。  在接下来的20天里,全国各地又相继曝光了7起女童被性侵事件。“当时真的很愤怒”,孙雪梅回忆。如何保护女童防止性侵害,在全国形成防范机制?她每天和媒体同行们在QQ群、微信群里讨论。这一年的6月1日,她作为主要发起人,和全国各地100名女记者联合
期刊
Q:你曾作为“2011绿色出行低碳先锋大使”前往南非,代表中国青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努力与成绩,成为第一个被联合国气候大会邀请参与的中国男明星。那一次感受如何?  A:当时我代表中国青年向联合国气候大会提交了“绿色出行”的建议,这一建议通过官网面向全球征集意见。南非之行,让我对环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环保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投入其中,改变自己,也将影响世界。  Q:你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