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自2014年10月6日在北京、天津等卫视播出后,收视率便一路飙升。从第十天起,该剧收视率基本稳定在榜单前二。
作为编剧的刘和平,在编剧界绝对算个另类人物。他作品很少,《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却都能在电视剧史上留下印记。正在热播的《北平无战事》更是用了他7年之功。七年磨一剧,令人唏嘘不已。
2007年6月,刘和平要创作一部反映北京1948年至1949年间,数月时间内国共两党在经济战线展开激烈角逐的作品。刘和平思考了很久,没有轻易动笔,他知道,这部戏不仅关乎历史,还关乎革命,这就意味着可以虚构的空间很小,必须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共产党的历史要研究,国民党的历史也要了解。为此,刘和平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做材料准备。前半年里,五次到台湾中央图书馆,三次到美国胡佛研究院。在那里,他研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一些未解密的日记,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半年,基本上是每天都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里。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做了将近3000万字的材料笔记。
2008年3月,为了不受外界干扰,做好充分准备的刘和平跑到南岳衡山住了3个月,每天创作达14个小时。在那个寺庙中,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视,刘和平几乎与外界隔绝了,每天陪伴他的就是那3000万字的材料和一部笔记本电脑。但是没过多久,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还是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刘和平的行踪,来访的客人多了起来,每天的接待让他苦不堪言。于是在7月的一个清晨,他悄然离开衡山,来到江西庐山,继续进行着苦行僧一般的创作。这一待便是6个月。
2009年,剧本基本上创作完毕。但刘和平总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不断地改,有时几千上万字说删就删了,反反复复,不断地删,不断地改。直到2012年元月,已经开机拍摄了,他还有几集没有改完。他只好连天加夜赶本子,到最紧张的时候,他配了两个打字员,早上5点到中午12点一个,下午2点到晚上12点一个,刘和平和他的助手用投影,打字员打字。有一次,刘和平看墙上的投影,发现墙上出现的全是一个字母D,回头一看,打字員睡着了,额头就搁在键盘的D字母上。
至此,距离开始创作的2007年,时间的脚步已走过了五年。
2012年2月,《北平无战事》开始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刘和平再一次显示了他走精品路线的一面。他认为,历史剧,细节的真实性往往决定成败。为了最大限度还原解放前夕的北平城,他要求该剧组动用四台最高规格的高清摄像机拍摄,服装、化妆、道具、置景等也必须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在许多场戏中,剧中女演员如果穿着旗袍拍戏,拍摄一整天都不准坐,因为一坐旗袍就会出褶,高清镜头会放大所有的细节。
在许多人看来,像刘和平这样国内超一流的编剧,用七年时间去打造一部作品,无异于是一个傻子。七年,只做一件事,这在当今影视速成的年代确实够慢的了。但正是这慢,才让《北平无战事》这部中华民族大转型时代的作品,名副其实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剧”。身为创作者的刘和平谈到这部作品时说,如果人们看过后,它能让人们知道,历史为什么会放弃国民党而选择了共产党,七年时间,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编辑/杨逸)
作为编剧的刘和平,在编剧界绝对算个另类人物。他作品很少,《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却都能在电视剧史上留下印记。正在热播的《北平无战事》更是用了他7年之功。七年磨一剧,令人唏嘘不已。
2007年6月,刘和平要创作一部反映北京1948年至1949年间,数月时间内国共两党在经济战线展开激烈角逐的作品。刘和平思考了很久,没有轻易动笔,他知道,这部戏不仅关乎历史,还关乎革命,这就意味着可以虚构的空间很小,必须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共产党的历史要研究,国民党的历史也要了解。为此,刘和平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做材料准备。前半年里,五次到台湾中央图书馆,三次到美国胡佛研究院。在那里,他研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一些未解密的日记,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半年,基本上是每天都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里。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做了将近3000万字的材料笔记。
2008年3月,为了不受外界干扰,做好充分准备的刘和平跑到南岳衡山住了3个月,每天创作达14个小时。在那个寺庙中,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视,刘和平几乎与外界隔绝了,每天陪伴他的就是那3000万字的材料和一部笔记本电脑。但是没过多久,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还是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刘和平的行踪,来访的客人多了起来,每天的接待让他苦不堪言。于是在7月的一个清晨,他悄然离开衡山,来到江西庐山,继续进行着苦行僧一般的创作。这一待便是6个月。
2009年,剧本基本上创作完毕。但刘和平总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不断地改,有时几千上万字说删就删了,反反复复,不断地删,不断地改。直到2012年元月,已经开机拍摄了,他还有几集没有改完。他只好连天加夜赶本子,到最紧张的时候,他配了两个打字员,早上5点到中午12点一个,下午2点到晚上12点一个,刘和平和他的助手用投影,打字员打字。有一次,刘和平看墙上的投影,发现墙上出现的全是一个字母D,回头一看,打字員睡着了,额头就搁在键盘的D字母上。
至此,距离开始创作的2007年,时间的脚步已走过了五年。
2012年2月,《北平无战事》开始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刘和平再一次显示了他走精品路线的一面。他认为,历史剧,细节的真实性往往决定成败。为了最大限度还原解放前夕的北平城,他要求该剧组动用四台最高规格的高清摄像机拍摄,服装、化妆、道具、置景等也必须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在许多场戏中,剧中女演员如果穿着旗袍拍戏,拍摄一整天都不准坐,因为一坐旗袍就会出褶,高清镜头会放大所有的细节。
在许多人看来,像刘和平这样国内超一流的编剧,用七年时间去打造一部作品,无异于是一个傻子。七年,只做一件事,这在当今影视速成的年代确实够慢的了。但正是这慢,才让《北平无战事》这部中华民族大转型时代的作品,名副其实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剧”。身为创作者的刘和平谈到这部作品时说,如果人们看过后,它能让人们知道,历史为什么会放弃国民党而选择了共产党,七年时间,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