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伴随 “微时代”的兴起,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空前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学习和沟通交流上带给学生无限便利,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迫在眉睫。认清“微时代”的形式,高校应紧握时代脉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刻、见解独到和人性化,保证高校学生的人格发展更加完善。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如果就对时代变迁问题的感知性而言,大学生群体的感知是非常敏锐的,因为当今的大学生一般都是“90后”,他们对于事物热衷于时尚、个性,并且现今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于是“微时代”随之而来,由于他们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大学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拥护者,他们追随并参与其中。所以说当今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有所提高。
1 “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1高校学生思想观念趋向于多元化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不同的新闻,新的思想潮流也在时时更新,多元化局面就此产生。这种局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也造成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在传统价值观和外来文化的思潮中出现矛盾,而外来理念有许多与我国价值理想相背离的地方,因为学生的思想上过多的接受外来理念,而没有加以选择,如此,极容易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突,甚至走向极端。
1.2信息传播速度过快,不利于对网络舆情监控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它成功突破了早期网络交流的基本范畴,现在只需要简单的对手机里的社交软件进行操控,就可以与不同平台和圈子的用户沟通交流,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通过对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尽可能的促使所有用户获得对信息感知度的满足;特别是微信,使用人群多,性价比高、传播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在信息群的冲击下,大学生无法对信息的真伪做好有效判断,导致一些虚假消息乘虚而入,造成舆论过激,不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
1.3不健康的信息内容导致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高,人们可以不用出门而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了解的各种信息,但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把接收到的信息逐渐转化为知识,进行吸收,然后演变为思想,在这过程中可能很多人会因为不断接受新的东西,盲目扩充信息量而无法进行思想内化,从而导致,形成多元、杂乱的思想,出现思维混乱的状态。而在微时代中,对于一些新闻和各种信息,大多数学生只是进行接受和记忆,并没有将其细化和理解,这种追求新奇的想法最终导致大学生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其思想也就停留在低层次上,无法做出深刻的理解。
2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构建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大高校在教育方面可以对各项新技术加以利用,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宣传,使其得以发展,另外还要做好网站的整合工作,做出调查,清楚表现出各个板块,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对网站内容进行选择,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网站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扩大,很可能发展成师生间进行精神文化交流的新平台。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率非常快,学校就可以借助这些方式,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向学生传输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在网络上传播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致力于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而对于有些在网上发布反言论的个人或群体,各大高校则需要严阵以待,敢于与其直面、与其论辩,将主导地位与话语权紧握在自己手中,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的政治性问题,我党必须掌握主动权,占据主动地位,敢于与反言论进行斗争,在划清是非界限的基础上,争取相对团结。
2.2 强化“人性化”的制度建设
有无道德是判断一个人德性人格的重要标志,需要思想与行为均符合道德标准,当然如果想要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对学生们进行规范与引导,从而使其自身得到约束,端正态度。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其知行不一,与道德有所偏差,充分完善其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所以,只有制定并践行人性化的制度建设,给高校学生树立起道德标杆,从道德层面起到制约其自身行为的标准,最终塑造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2.3 注重对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引导
在微时代下,微平台无处不在,而一些媒介就会利用微平台向社会制造一些具有强烈导向性的舆论,这些东西长期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会影响到学生的三观,面对重要问题时,态度和看法易被引导,使其排斥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以微平台的形式向学生们传达积极乐观的内容,使学生充分表现出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情绪,从而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供帮助(可以从斧正他们对信息的判断标准、分析信息思路等方面入手),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做到以自身为主体,不被其它媒介所扰乱,培养独立的意识与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总而言之,“微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向着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发展,我们的高校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始终和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步进行。不断利用微时代发展下积极向上的元素,通过建立网络社交平台,时时关注高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选择网络技术与细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搞笑死政教育管理的新路径,促进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丰,張积勇,刘越.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93-94.
[2]郝珺.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唯实,2011(11):51-52.
[3] 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如果就对时代变迁问题的感知性而言,大学生群体的感知是非常敏锐的,因为当今的大学生一般都是“90后”,他们对于事物热衷于时尚、个性,并且现今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于是“微时代”随之而来,由于他们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大学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拥护者,他们追随并参与其中。所以说当今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有所提高。
1 “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1高校学生思想观念趋向于多元化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不同的新闻,新的思想潮流也在时时更新,多元化局面就此产生。这种局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也造成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在传统价值观和外来文化的思潮中出现矛盾,而外来理念有许多与我国价值理想相背离的地方,因为学生的思想上过多的接受外来理念,而没有加以选择,如此,极容易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突,甚至走向极端。
1.2信息传播速度过快,不利于对网络舆情监控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它成功突破了早期网络交流的基本范畴,现在只需要简单的对手机里的社交软件进行操控,就可以与不同平台和圈子的用户沟通交流,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通过对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尽可能的促使所有用户获得对信息感知度的满足;特别是微信,使用人群多,性价比高、传播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在信息群的冲击下,大学生无法对信息的真伪做好有效判断,导致一些虚假消息乘虚而入,造成舆论过激,不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
1.3不健康的信息内容导致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高,人们可以不用出门而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了解的各种信息,但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把接收到的信息逐渐转化为知识,进行吸收,然后演变为思想,在这过程中可能很多人会因为不断接受新的东西,盲目扩充信息量而无法进行思想内化,从而导致,形成多元、杂乱的思想,出现思维混乱的状态。而在微时代中,对于一些新闻和各种信息,大多数学生只是进行接受和记忆,并没有将其细化和理解,这种追求新奇的想法最终导致大学生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其思想也就停留在低层次上,无法做出深刻的理解。
2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构建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大高校在教育方面可以对各项新技术加以利用,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宣传,使其得以发展,另外还要做好网站的整合工作,做出调查,清楚表现出各个板块,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对网站内容进行选择,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网站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扩大,很可能发展成师生间进行精神文化交流的新平台。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率非常快,学校就可以借助这些方式,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向学生传输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在网络上传播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致力于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而对于有些在网上发布反言论的个人或群体,各大高校则需要严阵以待,敢于与其直面、与其论辩,将主导地位与话语权紧握在自己手中,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的政治性问题,我党必须掌握主动权,占据主动地位,敢于与反言论进行斗争,在划清是非界限的基础上,争取相对团结。
2.2 强化“人性化”的制度建设
有无道德是判断一个人德性人格的重要标志,需要思想与行为均符合道德标准,当然如果想要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对学生们进行规范与引导,从而使其自身得到约束,端正态度。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其知行不一,与道德有所偏差,充分完善其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所以,只有制定并践行人性化的制度建设,给高校学生树立起道德标杆,从道德层面起到制约其自身行为的标准,最终塑造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2.3 注重对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引导
在微时代下,微平台无处不在,而一些媒介就会利用微平台向社会制造一些具有强烈导向性的舆论,这些东西长期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会影响到学生的三观,面对重要问题时,态度和看法易被引导,使其排斥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以微平台的形式向学生们传达积极乐观的内容,使学生充分表现出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情绪,从而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供帮助(可以从斧正他们对信息的判断标准、分析信息思路等方面入手),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做到以自身为主体,不被其它媒介所扰乱,培养独立的意识与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总而言之,“微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向着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发展,我们的高校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始终和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步进行。不断利用微时代发展下积极向上的元素,通过建立网络社交平台,时时关注高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选择网络技术与细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搞笑死政教育管理的新路径,促进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丰,張积勇,刘越.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93-94.
[2]郝珺.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唯实,2011(11):51-52.
[3] 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