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细数发展最为迅猛的技术领域,计算机技术要数第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同样它的影响力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技能。现阶段,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的计算机水平都有一定的参考。而求职大军中大部分为毕业的大学生,高校向社会输送着大量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长远发展,甚至影响着国家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今,各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可谓是如饥似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十分紧迫。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 教学改革 问题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设置是所有学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现阶段,计算机教学往往忽视学科与社会的结合、学科与学习者的结合、学科与学科的结合,而单单的重视学科的完整性,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过于僵化与封闭。课程计划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主要表现在刚性过强,弹性不足。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知识和内容还不够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些教材中早已经被淘汰的知识和内容,还在书本上没有更新。现今都讲求更新换代,教学内容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如果仅仅局限于最基本的计算机程序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的教学将走不出创新之路,就不能真正的落实到应用上,可以说是极大的浪费。还有不少的学生认为,现今在书本上学习的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上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总是滞后严重。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设备落后,更新速度慢导致的。
其次,理论大于实践的陈旧教学方式。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提倡课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是制约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瓶颈。现在一些高校对计算机的考试还以笔试为主,网上考试为辅。这样的考试模式只能使学生把考试过线作为最终目标。而且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是侧重于书本知识,忽略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情况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缺乏创造性、发展性、策略性的知识教学。还有课程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如:缺乏对学生智力发展的挑战性和刺激性。这样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形成上遇到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同样也在不断提高。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是首要任务。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学生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关系着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在保证适当的理论教学学时的同时,要尤其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突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目前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采用分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定的筛选方式先确定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数量,再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当变换授课方式,使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从而达到计算机基础开设的最终目标。
3.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如下: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探究”与“研究性学习”相結合的“互动”教学形式,如组织小组的专题讨论、案例教学法、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基于网络的课堂内外结合”的能力实训教学形式。
4.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设有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过硬、团结合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议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由专业教师组建成教研室,除了相应的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担负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学资源选取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还负责申报精品课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
5.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科学评价学生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监督和控制本课程的教学成效,需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要注意平时综合成绩的考核评价与绩效性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在书本上不易遇见的问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2006.
[2]黄福员.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3]刘艳君.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 (6)
[4]艾明晶,王丽,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5,(2)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 教学改革 问题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设置是所有学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现阶段,计算机教学往往忽视学科与社会的结合、学科与学习者的结合、学科与学科的结合,而单单的重视学科的完整性,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过于僵化与封闭。课程计划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主要表现在刚性过强,弹性不足。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知识和内容还不够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些教材中早已经被淘汰的知识和内容,还在书本上没有更新。现今都讲求更新换代,教学内容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如果仅仅局限于最基本的计算机程序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的教学将走不出创新之路,就不能真正的落实到应用上,可以说是极大的浪费。还有不少的学生认为,现今在书本上学习的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上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总是滞后严重。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设备落后,更新速度慢导致的。
其次,理论大于实践的陈旧教学方式。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提倡课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是制约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瓶颈。现在一些高校对计算机的考试还以笔试为主,网上考试为辅。这样的考试模式只能使学生把考试过线作为最终目标。而且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是侧重于书本知识,忽略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情况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缺乏创造性、发展性、策略性的知识教学。还有课程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如:缺乏对学生智力发展的挑战性和刺激性。这样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形成上遇到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同样也在不断提高。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是首要任务。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学生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关系着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在保证适当的理论教学学时的同时,要尤其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突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目前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采用分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定的筛选方式先确定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数量,再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当变换授课方式,使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从而达到计算机基础开设的最终目标。
3.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如下: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探究”与“研究性学习”相結合的“互动”教学形式,如组织小组的专题讨论、案例教学法、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基于网络的课堂内外结合”的能力实训教学形式。
4.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设有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过硬、团结合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议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由专业教师组建成教研室,除了相应的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担负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学资源选取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还负责申报精品课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
5.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科学评价学生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监督和控制本课程的教学成效,需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要注意平时综合成绩的考核评价与绩效性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在书本上不易遇见的问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2006.
[2]黄福员.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3]刘艳君.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 (6)
[4]艾明晶,王丽,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