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血管形态改变的CT静脉造影研究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肾下段下腔静脉CT静脉造影(CTV)血管壁形态的改变,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规范抗凝治疗70例患者的下腔静脉CTV图像为滤器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17~79(48.11±13.86)岁;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下腔静脉CTV数据库中随机抽取40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70(46.70±12.16)岁。在下腔静脉CTV图像上测量并比较两组下腔静脉最小直径和肾静脉开口下方1 cm平面参考直径的差异;观察滤器组肾下段下腔静脉壁有无增厚,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 P值均>0.05)。滤器组和对照组下腔静脉参考直径分别为(16.0±2.6)、(20.2±2.4) mm,最小直径分别为(13.0±3.6)、(19.3±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 t=8.267、10.032,n P值均<0.01)。滤器组35.7%(25/70)的患者血管壁局限性或环状增厚,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为(10.3±3.6)mm; 64.3%(45/70)患者没有血管壁增厚,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为(14.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t=5.330, n P<0.01)。血管壁增厚患者与无增厚患者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参考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n 2=6.459, n t=3.794, n 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腔静脉参考直径是下腔静脉壁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n OR=5.410、1.500,n P值均<0.01)。n 结论:滤器回收后下腔静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和血管壁增厚,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较小的下腔静脉参考直径明显增加下腔静脉壁增厚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117和Stro-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中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中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联合后路内镜手术治疗“钳夹式”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年3月—2017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影像学
目的:探讨外科脱位入路头凹处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2月应用外科脱位入路经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
研究背景:   近年研究证明,COX-2可通过上调前列腺素E2及其受体并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上调肿瘤微环境中VEGF,从而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肿瘤转移及分子靶向治疗耐药的产生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VD)、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1—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CAVD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