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纷纷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标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不尽可能多地考虑风险防范、员工心态、事件管控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涉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切实提高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当代企业都应当为之努力的地方。本文通过结合组织行为学,以它为着眼点,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阐述,借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内控工作更多的理解。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内各类型企业相继成立,有做销售的、有做生产的、有做零部件组装的;有国营的、有合资的、有私营的;大中小型均有。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这些众多企业的相继出现也就造成了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现象。在这些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据了更多的比例,不难想象,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不管是大中型还是小微型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在市场上有所份额,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企业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比如战略目标的制定、企业内部的管理、市场的开发等等,因此,要想做大、做强一个企业着实不易。本文通过组织行为学着手,以企业内部管控作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利用内控工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与人有关的的社会学、心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当前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用组织行为学来研究企业内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便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当中,一般来说,各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但人是会有情绪化的,难以用单一、机械化的要求和标准对待,因此,如何更准确地考量员工的工作态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掌握员工的工作心态就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组织行为学即是当前较好的选择。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一是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二是两重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三是应用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早期,组织行为学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我国最早出现的工业心理实验研究有很大联系。1935年,周先庚与陈立一并在中央研究院的心理研究所共同对一机车厂进行了员工提合理化建议的调研,尝试着从对员工心理的分析来提高机车厂的工作效率。后来,心理学家陈立撰写了《工业心理学概观》一书,书中首次从对员工的作息、心态、工作方法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论述了管理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组织行为学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其中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企業生产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为系统性重点工作。不难理解,在企业中,涉及到管理工作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对象,即人对人的管理和人对物的管理,通常专业上称之“人—人”系统和“人—物”系统。就这两大类来说,“人—人”系统中所涉及的专业学科有沟通学、人际关系心理学、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与开发等;而“人—物”系统中所涉及的学科相对少一些,包括财务学、会计学、信息管理学、生产管理学、统计学等等。在上述众多学科中,组织行为学是所有“人—人”系统管理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因此,这也是当前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地管控好企业的供产销全过程而引入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内部控制
就字面意思来看,内部控制不难理解,可以看做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证资产的完整、会计项目的合法准确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合法性、效率性而从企业内部开展的各项自我约束、调整、评价控制的手段、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三大过程:一是事前防范,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建立有效的业务规章,如《人员绩效管理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财务管理办法》、《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等。在企业中,管理者要切合实际地开设各类部门,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尽可能地精简、降低成本,同时,就各部门间如何切实提高内聚力,增强互相合作,也是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的。而对于会计、出纳类工作,管理人员还应当严格落实好资金授权、审批、使用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以及对员工做好各种监督和检查,保护员工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开展资金业务。二是事中控制,其实在三种控制过程中,始终控制相对来说是最不容易的,也是最消耗成本的。因为就企业来说,各项业务的开展应当在事项开始之前就已经做好详尽的规划,如果对于某一事项需要在事中才能进行调整,那极有可能的一种情形就是事前工作没有做到位,当然,也不完全排除非得事中才能进行控制的可能性,但后者应该来说相对较少些。不管怎么说,事中控制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如果能在事前发现、管控好,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事中控制主要体现在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金安全性控制。其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等。三是事后控制,事后控制说得通俗些就是总结经验做法,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以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企业内的各职能部门在某一项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就各自职责充分履行,如会计岗位,应当就资金的预算和实际使用进行对比,如果是超支了,分析原因,找到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是节省了,总结经验,为下次做预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所以说,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内控,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需要每一位员工的积极参与。
三、当前国内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内部控制不像其他管理工作那样可能带来比较直接的效果、效益,它是一个过程性的工作,内控的效能需要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才会显露,所以,有些中小企业在这一块的工作上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主要表现为: 1、内部控制职位空虚
在一些小微型企业中,甚至都没有设置内部控制的工作岗位,领导层不够重视。很多时候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形,小微型企业为了更多、更快地获取经济利润,在企业管理各环节能省则省,导致内部管控工作一团糟,如领导搞“一言堂”、一人多岗、监管空白等等问题屡见不鲜。笔者曾见到过一个生产类企业,除了老板外,其余的都是生产工人。老板负责企业的各项管理,不管是否科学,总之,任何事情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其实,要知道,企业的创办者尽管来说应该是对企业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但就个人能力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专业,因此,像这种简单、粗狂的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2、规章制度缺失、执行不力
这种现象还是多见于中小型企业,有些企业主本身不具备管理学的专业知识,但又不愿花费成本去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得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十分缺乏。就拿出纳人员的资金使用情况来说,有的小微型企业在使用资金方面,其流程非常简单:领导决策、会计支出、出纳零钱,最后只是将每笔费用简单地记载在本子上。这种模式有点像传统的小卖部的记账方式,可以想象,一个企业,不管规模大小,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记账,会出现多少“坏账”。还有诸如人员管理制度,没有管理标准,各种赏罚都是领导一句话,这也容易让员工产生心里不平衡。有的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多年,却拿着微薄的薪资,偶尔犯错,还会被严厉训斥;而有的员工依靠吹嘘拍马,不仅工作轻松,薪酬还很高,犯了错后甚至不会受到任何批评。这就是缺少严格、统一的规章制度、或者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已有规章制度导致的。
3、内控审计手段落后
本文讲到,内控工作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可以考虑采用组织行为学来加以辅助。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内控审计工作应当有不同的认识和检验,可能过去的内控手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现在的要求,这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像一些少数企业,把内控审计手段自企业刚成立时简单设立,后面就不管不顾了,显然是错误的。
四、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内控审计建议
1、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每一位员工倾心倾力,对于人员的管理,要从人的心理角度去仔细审视。比如部门管理者应当对员工的工作心态进行追踪,有的时候,员工由于身体原因、家庭原因可能会出现负面情绪,为了安抚他们正常工作,管理者应当进行了解、安慰,甚至帮助其化解困难,切不可不闻不问,甚至严厉责备;还比如,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掌握激励员工工作的技能,激励员工的举措有很多,不仅仅是依靠物质奖励,还有精神层面的,如职位晋升、公派学习等等,还有正面奖励与负面激励等等,都需要管理人员用心去学习、去掌握。
2、树立高认可度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是深入每一位员工内心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精神支柱。从组织行为的视角来分析,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且持久的文化类型,其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来说,文化作用非常明显。当然,在确立企业的文化时,要尽可能地全员参与,毕竟企业既是创办者的,也是员工、大家的。只有树立大家都能认可的企业文化,员工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能为了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合理设立企业组织机构。前文说到,不管企业大小,都应当设立合理的部门,这不是为了设立而设立,就小企业来说,完善的部门能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大中型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与它们内部严格、科学的管控的息息相关的。因此,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也应当向大企业学习,合理划分各部门,设立科学的组织机构。
4、重视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管控思想。当前,企业的管理理念已经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应当进行及时变革,组织行为学理论是一个先进的理念,组织行为学本身在思想上并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真正可行性的方法论,其所具备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要求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因而,企业内部应当以此为契机,成立专业团队,用专业的力量打造更科学、更先进的内部控制方法。
參考文献
[1]刘章勇.浅谈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员工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1):53.
[2]曹恒仪.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企业员工激励分析[J].中国外资,2014,(3):276-277.
[3]陈汉文,韩洪灵,郭燕敏.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9,(8):73-79.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内各类型企业相继成立,有做销售的、有做生产的、有做零部件组装的;有国营的、有合资的、有私营的;大中小型均有。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这些众多企业的相继出现也就造成了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现象。在这些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据了更多的比例,不难想象,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不管是大中型还是小微型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在市场上有所份额,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企业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比如战略目标的制定、企业内部的管理、市场的开发等等,因此,要想做大、做强一个企业着实不易。本文通过组织行为学着手,以企业内部管控作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利用内控工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与人有关的的社会学、心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当前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用组织行为学来研究企业内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便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当中,一般来说,各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但人是会有情绪化的,难以用单一、机械化的要求和标准对待,因此,如何更准确地考量员工的工作态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掌握员工的工作心态就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组织行为学即是当前较好的选择。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一是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二是两重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三是应用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早期,组织行为学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我国最早出现的工业心理实验研究有很大联系。1935年,周先庚与陈立一并在中央研究院的心理研究所共同对一机车厂进行了员工提合理化建议的调研,尝试着从对员工心理的分析来提高机车厂的工作效率。后来,心理学家陈立撰写了《工业心理学概观》一书,书中首次从对员工的作息、心态、工作方法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论述了管理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组织行为学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其中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企業生产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为系统性重点工作。不难理解,在企业中,涉及到管理工作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对象,即人对人的管理和人对物的管理,通常专业上称之“人—人”系统和“人—物”系统。就这两大类来说,“人—人”系统中所涉及的专业学科有沟通学、人际关系心理学、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与开发等;而“人—物”系统中所涉及的学科相对少一些,包括财务学、会计学、信息管理学、生产管理学、统计学等等。在上述众多学科中,组织行为学是所有“人—人”系统管理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因此,这也是当前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地管控好企业的供产销全过程而引入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内部控制
就字面意思来看,内部控制不难理解,可以看做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证资产的完整、会计项目的合法准确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合法性、效率性而从企业内部开展的各项自我约束、调整、评价控制的手段、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三大过程:一是事前防范,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建立有效的业务规章,如《人员绩效管理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财务管理办法》、《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等。在企业中,管理者要切合实际地开设各类部门,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尽可能地精简、降低成本,同时,就各部门间如何切实提高内聚力,增强互相合作,也是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的。而对于会计、出纳类工作,管理人员还应当严格落实好资金授权、审批、使用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以及对员工做好各种监督和检查,保护员工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开展资金业务。二是事中控制,其实在三种控制过程中,始终控制相对来说是最不容易的,也是最消耗成本的。因为就企业来说,各项业务的开展应当在事项开始之前就已经做好详尽的规划,如果对于某一事项需要在事中才能进行调整,那极有可能的一种情形就是事前工作没有做到位,当然,也不完全排除非得事中才能进行控制的可能性,但后者应该来说相对较少些。不管怎么说,事中控制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如果能在事前发现、管控好,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事中控制主要体现在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金安全性控制。其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等。三是事后控制,事后控制说得通俗些就是总结经验做法,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以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企业内的各职能部门在某一项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就各自职责充分履行,如会计岗位,应当就资金的预算和实际使用进行对比,如果是超支了,分析原因,找到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是节省了,总结经验,为下次做预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所以说,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内控,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需要每一位员工的积极参与。
三、当前国内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内部控制不像其他管理工作那样可能带来比较直接的效果、效益,它是一个过程性的工作,内控的效能需要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才会显露,所以,有些中小企业在这一块的工作上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主要表现为: 1、内部控制职位空虚
在一些小微型企业中,甚至都没有设置内部控制的工作岗位,领导层不够重视。很多时候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形,小微型企业为了更多、更快地获取经济利润,在企业管理各环节能省则省,导致内部管控工作一团糟,如领导搞“一言堂”、一人多岗、监管空白等等问题屡见不鲜。笔者曾见到过一个生产类企业,除了老板外,其余的都是生产工人。老板负责企业的各项管理,不管是否科学,总之,任何事情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其实,要知道,企业的创办者尽管来说应该是对企业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但就个人能力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专业,因此,像这种简单、粗狂的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2、规章制度缺失、执行不力
这种现象还是多见于中小型企业,有些企业主本身不具备管理学的专业知识,但又不愿花费成本去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得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十分缺乏。就拿出纳人员的资金使用情况来说,有的小微型企业在使用资金方面,其流程非常简单:领导决策、会计支出、出纳零钱,最后只是将每笔费用简单地记载在本子上。这种模式有点像传统的小卖部的记账方式,可以想象,一个企业,不管规模大小,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记账,会出现多少“坏账”。还有诸如人员管理制度,没有管理标准,各种赏罚都是领导一句话,这也容易让员工产生心里不平衡。有的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多年,却拿着微薄的薪资,偶尔犯错,还会被严厉训斥;而有的员工依靠吹嘘拍马,不仅工作轻松,薪酬还很高,犯了错后甚至不会受到任何批评。这就是缺少严格、统一的规章制度、或者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已有规章制度导致的。
3、内控审计手段落后
本文讲到,内控工作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可以考虑采用组织行为学来加以辅助。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内控审计工作应当有不同的认识和检验,可能过去的内控手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现在的要求,这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像一些少数企业,把内控审计手段自企业刚成立时简单设立,后面就不管不顾了,显然是错误的。
四、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内控审计建议
1、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每一位员工倾心倾力,对于人员的管理,要从人的心理角度去仔细审视。比如部门管理者应当对员工的工作心态进行追踪,有的时候,员工由于身体原因、家庭原因可能会出现负面情绪,为了安抚他们正常工作,管理者应当进行了解、安慰,甚至帮助其化解困难,切不可不闻不问,甚至严厉责备;还比如,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掌握激励员工工作的技能,激励员工的举措有很多,不仅仅是依靠物质奖励,还有精神层面的,如职位晋升、公派学习等等,还有正面奖励与负面激励等等,都需要管理人员用心去学习、去掌握。
2、树立高认可度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是深入每一位员工内心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精神支柱。从组织行为的视角来分析,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且持久的文化类型,其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来说,文化作用非常明显。当然,在确立企业的文化时,要尽可能地全员参与,毕竟企业既是创办者的,也是员工、大家的。只有树立大家都能认可的企业文化,员工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能为了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合理设立企业组织机构。前文说到,不管企业大小,都应当设立合理的部门,这不是为了设立而设立,就小企业来说,完善的部门能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大中型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与它们内部严格、科学的管控的息息相关的。因此,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也应当向大企业学习,合理划分各部门,设立科学的组织机构。
4、重视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管控思想。当前,企业的管理理念已经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应当进行及时变革,组织行为学理论是一个先进的理念,组织行为学本身在思想上并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真正可行性的方法论,其所具备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要求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因而,企业内部应当以此为契机,成立专业团队,用专业的力量打造更科学、更先进的内部控制方法。
參考文献
[1]刘章勇.浅谈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员工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1):53.
[2]曹恒仪.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企业员工激励分析[J].中国外资,2014,(3):276-277.
[3]陈汉文,韩洪灵,郭燕敏.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9,(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