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人生学习最基础的阶段,也是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历程。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在学习习惯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细微之处着手,做到因材施教,善于诱导和启发,经过多次实践的锻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害。“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同样,一个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陷所致。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普遍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几方面的好处:一是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等等。二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会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一种乐趣。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一个人的学习产生重要意义。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为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情指导到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的姿势,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文具,不要讓他们养成丢三落四的毛病。在课堂上,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听讲,不要用牙齿咬铅笔,写完字要把笔放到笔盒中。教师也要提醒小学生注意作业本和课本的整洁,不要在书上乱涂乱画。这虽然是一些小的常规习惯但细节的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从良好的常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意识,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听讲所保持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就造成课堂整体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养成认真听课的学习习惯。为了保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采用一些图片,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精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上来。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提高声调的形式来提醒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对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奖励。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教师也要重视,对作业的检查不能疏忽。对于给学生留的作业,教师首先要自己认真完成,选取有探究性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题目当成课后作业。对于作业质量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指出作业存在的不足,及时让学生更正。对于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做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游戏活动,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形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在有些知识抽象的学科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之中,就要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小木棒以备课堂学习之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摆一摆”的小游戏,给学生分好小组,不同的小组用不同数量的小木棒摆出不同的图形。无论是四根小木棒,三根木棒还是两根小木棒,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组成了“角”,通过动手摆图形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了角,了解了角的组成以及如何画角。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中逐渐形成动手的学习习惯。
(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不去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通过探究的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收集信息,获取知识,讨论问题方案,最后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厘米、分米、米”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学生可能用课本、铅笔、文具盒等物品进行测量。这就会出现测量结果不用的情况,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针对此探究活动,学生会发动自己的小脑筋,互相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要想得到一样的测量结果,就需要学生用一种工具进行测量。由此,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解决了测量课桌长度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面对问题思考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的行为习惯会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模仿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在板书时,字迹工整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主体地位低的特点,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批评。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最容易建立的时期,教师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之后要加以巩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强化,达到一种自觉的行为。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所以在低年级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快的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贺太江.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2013(07).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细微之处着手,做到因材施教,善于诱导和启发,经过多次实践的锻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害。“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同样,一个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陷所致。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普遍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几方面的好处:一是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等等。二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会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一种乐趣。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一个人的学习产生重要意义。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为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情指导到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的姿势,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文具,不要讓他们养成丢三落四的毛病。在课堂上,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听讲,不要用牙齿咬铅笔,写完字要把笔放到笔盒中。教师也要提醒小学生注意作业本和课本的整洁,不要在书上乱涂乱画。这虽然是一些小的常规习惯但细节的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从良好的常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意识,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听讲所保持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就造成课堂整体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养成认真听课的学习习惯。为了保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采用一些图片,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精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上来。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提高声调的形式来提醒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对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奖励。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教师也要重视,对作业的检查不能疏忽。对于给学生留的作业,教师首先要自己认真完成,选取有探究性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题目当成课后作业。对于作业质量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指出作业存在的不足,及时让学生更正。对于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做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游戏活动,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形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在有些知识抽象的学科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之中,就要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小木棒以备课堂学习之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摆一摆”的小游戏,给学生分好小组,不同的小组用不同数量的小木棒摆出不同的图形。无论是四根小木棒,三根木棒还是两根小木棒,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组成了“角”,通过动手摆图形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了角,了解了角的组成以及如何画角。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中逐渐形成动手的学习习惯。
(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不去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通过探究的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收集信息,获取知识,讨论问题方案,最后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厘米、分米、米”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学生可能用课本、铅笔、文具盒等物品进行测量。这就会出现测量结果不用的情况,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针对此探究活动,学生会发动自己的小脑筋,互相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要想得到一样的测量结果,就需要学生用一种工具进行测量。由此,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解决了测量课桌长度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面对问题思考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的行为习惯会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模仿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在板书时,字迹工整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主体地位低的特点,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批评。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最容易建立的时期,教师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之后要加以巩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强化,达到一种自觉的行为。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所以在低年级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快的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贺太江.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