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封场地表水收集与导排工程设计探讨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kui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地表坡度较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垃圾堆体区域以外的雨水进入垃圾堆体内部,并将垃圾堆体区域接收到的雨水有序导排到场外指定区域.对南京市天井洼有机废弃物处理厂封场及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工程经验总结,介绍了洪水流量计算的方法,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小流域经验公式进行了计算;进行截水沟的布置,采用网状布置形式,保证排水系统的顺畅;对截水沟及跌水坎进行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延长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针对乙醇发酵醪,采用无有机溶剂流动相,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的方法.样品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稀释离心即可测定,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ShodexRSpak KC-811色谱柱;流动相为5 mmol/L硫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35℃.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在乙醇浓度0.6~6.0 g/L范围内线性度良好,R2=1;检出限为11.67 mg/L;定量限为40.85 mg/L;加标回收率为96.66%,重复性(RSD)小于1.0
分析了建筑自然通风的成因及其潜力评价方法,对不同评价指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归纳了自然通风时间(NVH)、每小时换气次数(ACH)、通风效率(E)、空气龄(AoA)、压差帕时数(PD-PH)、气候潜在自然通风(CPNV)、热舒适度等方法适用的阶段和范围,为建筑师和工程师进行建筑自然通风评估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自然通风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为研究不同虫草菌质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500只同日龄体重相似的健康淮南麻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粮,4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5%广东虫草菌质(T1)、4.8%蝉花菌质+0.2%地顶孢霉发酵物(T2)、4.8%蝉花菌质+0.2%蝉花FY提取物(T3)、5%蝉花菌质(T4),进行45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虫草菌质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T2、T3组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G
分析了哈尔滨市近3年的水资源状况,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540.55 m3,不足世界水平的1/4,地下水降落漏斗短期内仍无法恢复,且存在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质量恶化、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枟无线传感器网络枠课程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将智能手机融入课程教学中,探索了智能手机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总结了智能手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了教学方式方法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智能手机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适于在枟无线传感器网络枠及相关课程中推广应用.
随着国家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受到众多学者广泛的关注,但受国家政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动向一直处于持续演化中.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中国知网1975~2021年间的装配式建筑相关的3938条文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时间线图谱分析,总结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发展的文献数量及演化特征、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特征以及不同时段研究热点等.研究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从2015年开始,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迅速发展,随着国家的装配式建筑规划密集出台以及各种政策的支持,掀起了一股装
介绍了隧道排水管堵管机理,通过前期调研,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入手,论述了隧道堵塞的内在机理.指出了受不同纬度、经度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导致重力势能在转化为动能时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水流速度不同.为研究不同水流对隧道排水管堵塞的规律,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比选了在未充满水流速度22 cm/s、26.5 cm/s和全充满水流速度34.5 cm/s、44.5 cm/s和63.5 cm/s五种流速.结果表明:未充满水的管道比全被溶液充满的实验管道结晶速率要快且多;模型实验结晶量在试验40 d后增加率
面对近些年国家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探寻建筑行业“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的新思路,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实现路径控制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对实际工程有可行性,该工程的评价分数为91.8656分.提出了应从多领域、交叉领域的角度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控制方法,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道路绿地由于特殊的立地条件,一般存在土壤养分含量低、 土壤压实严重等问题,施用有机物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为研究城市道路绿地施用有机改良材料后土壤肥力的变化,在上海道路绿地进行了试验,以草炭、 生物有机肥和绿化废弃物堆肥为改良材料,设计有机改良材料撒施和混施2种施用方式,以不施用有机改良材料为对照,对比不同有机改良材料对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参照现行标准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材料可显著提高道路绿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且施用方法对土壤肥力提升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草炭和生
研究了不同掺量、不同长度(6 mm、12 mm)的聚乙烯纤维(PE纤维)和端钩型钢纤维混杂对超高性能混凝(U H 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聚乙烯混杂纤维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总体积掺量2% 不变的情况下,1.5% 的钢纤维和0.5% 的PE纤维混杂效果优,其抗压强度达到132.6 M Pa,较素U H-PC提高了27.7%.钢-PE混杂纤维的流动性随PE纤维掺量(0~2%)的增加而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