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这就更加强烈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当薄弱,学生在很多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去甚远,特别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效率不高。本文尝试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并着重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其重要的途径。
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少到知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总之,只要课堂上学生的一切学、一切习,一切思、一切想,都是围绕教学目标饶有兴趣的进行,课堂上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的生成。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好,教学效率就高。
2.目前农村想学习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然而,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当薄弱,学生在很多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去甚远,这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隘,反应能力差,再加上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在身边进行监督学习,家务比较繁重,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再则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短期内降低教学质量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的长效发展。
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及纵深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课堂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3.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途径
3.1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1.1 要对课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課堂好比一个大舞台,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演员,戏的质量好不好,既决定于导演的编导水平,也决定于演员的演技,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激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和自尊,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工具,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师要完全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里所说的自由空间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学生说什么都是对的,不是学生说什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说错了老师要及时引导纠正,老师在整堂课中应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把握好“导”的尺度,既要为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搭好桥铺好路,又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在学生身上,只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别以为小学生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思维,老师一个人的智慧比不上全班几十个人的智慧,在课堂中只要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就会收到更多的惊喜,就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1.2 创造贴近生活、积极和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
在老师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预设,但是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设计以及态度能够尽量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能够容易的让孩子们接受,还应该让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压力,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1.3 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教师只要在学生出现的问题点上作出正确的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时作出恰到好处的启发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也更加的突出。
3.2 高度重视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是,当前,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足。他们的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参考,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有的甚至连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不误。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课前反思,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那么大凡优秀的教师,课前都做几点住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教学理念的准备。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准备。教学设计的准备。教学和学具的准备。这五种准备中,其它四种准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
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要讲究引入新课的设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精心研究每篇文章,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精心组织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有味,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目的。 此外,要灵活运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充满新意。
3.3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爱好广泛、好奇心强、喜欢新鲜刺激。因此,教师应善于灵活、适时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
3.3.1 开端引趣。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致高昂,会一整节课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
3.3.2 参与竞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写的字漂亮;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总之,竞争中的孩子思维是很活跃、注意力是很集中的,学習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3.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讲小故事,分角色表富等。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4 采用多种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恰当地选择与发挥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
3.4.1 有效的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去实现教学目标。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特点:①自控能力差;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很难跟老师合作等等。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调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师必须注重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很快适应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达到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3.4.2 有效的小组学习方式。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整体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琐杂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任。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等形式,保证合作成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3.4.3 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觉得,低年级语文课堂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少而精。
所设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提问要少而精,不该问的绝不多问。如《一株紫丁香》一课,老师就一个大问题:“你们栽的紫丁香能为老师做什么?”课堂始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朗读感悟。重点突出,简洁精炼。
(2)问题要从学生中来。
首先,问题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最好是抓住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沿着他们的兴趣去咬文嚼字。
其次,在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巧妙设疑。就像《论语》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创设“愤”“悱”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开通思路,释疑解惑。
这需要教师钻研教材,做好精心预设。还需要教师有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发现问题,积极引导,巧妙解决。
3.4.4 有效的课堂拓展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拓展,能够带领学生走进更深远的语文环境,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正所谓“拓展求发展”。但是,我认为,低年级的有效拓展不能忽视以文本为基础。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张姝老师《乡下孩子》一课拓展就做得很好,她精选学生常见的事物,并用图片创设情境,并用填空的形式呈现拓展内容。在这样精心预设中,学生有话说,说得精彩,说得规范。让文中习得的语言真正地变成自己的语言。
3.4.5 有效的教学反思。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每节课后,我们应该有自觉地坚持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好习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面透彻的反思,找准成败之处,分析成败原因,善于发现偏差、纠正误区、找准对策,做到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教学反思是我在教学后进行的第二次备课,它有力地促进了以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人把教学反思纳入备课的范畴,课前预设是一度备课,课中生成是二度备课,课后反思是三度备课,这种动态备课是很有道理的。有的老师从来不喜欢进行教学反思,所以就有了“上了三十年课就好像是上了一年课重复了三十遍”的说法,这种重复教学是教师被教案牵着走,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从而使课堂显得机械化,既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彰显,甚而至于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反思,既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出乎意料事情的机智,也思考学生学习轻松愉悦的缘由,还思考因课前准备不充分而引的尴尬。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在以后教学类似的文本内容时就会更灵活机智,更有创意,更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饶有兴趣的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加强教学反思,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常规备课中的不足,还可以及时修正以后的教学行为。这会使我们经历新的感受,获得新的提高。
3.5 把握评价,促使教师看待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极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习情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在课堂上我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3.5.1 口头语言、体态语言评价。
及时的语言评价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境性、发展性的特点,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能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3.5.2 物质奖励。
通过评选“小小积极者”、“爱动脑筋星”等活动使学生感到光荣,未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從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5.3 也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
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评价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
3.6 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在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教育资源也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到最后高考的时候,全国所有的考生至少是一个省的考生不管是生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却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了缩短农村与城市教育质量的差距,国家给各个农村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在上级的不定期检查或抽查下以及指导下,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接收任务,接收的资源非常丰富,有课堂教学资源,比如相关PPT、文章对应动画、FLASH制作的生字,有提高教师素养的资源,还有一些专家的教案范例。就仅仅说课堂教育资源的内容,都是非常全面的,各个年级的每一课内容都有,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有声有色的资源,能够调动全心他们很大的积极性。
然而,这样优越的资源可能会因教师计算机水平薄弱或者多媒体教学教室有限不能够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人往高处走,好多优秀的老师都选择了“上调”,也就是往城里调,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是不均衡的,近年来,虽然有城市老师和农村老师对调一两年下来支教,但是他们就像是游客旅游一样,待的时间并不长,不能作为学校长期的教育资源。那么利用好现有资源是最重要的。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千万种,有待我们共同探究,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接近知识,获取知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原则》《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0.6.
[2] 石国利.《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9.7.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其重要的途径。
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少到知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总之,只要课堂上学生的一切学、一切习,一切思、一切想,都是围绕教学目标饶有兴趣的进行,课堂上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的生成。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好,教学效率就高。
2.目前农村想学习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然而,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当薄弱,学生在很多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去甚远,这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隘,反应能力差,再加上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在身边进行监督学习,家务比较繁重,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再则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短期内降低教学质量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的长效发展。
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及纵深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课堂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3.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途径
3.1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1.1 要对课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課堂好比一个大舞台,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演员,戏的质量好不好,既决定于导演的编导水平,也决定于演员的演技,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激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和自尊,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工具,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师要完全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里所说的自由空间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学生说什么都是对的,不是学生说什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说错了老师要及时引导纠正,老师在整堂课中应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把握好“导”的尺度,既要为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搭好桥铺好路,又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在学生身上,只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别以为小学生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思维,老师一个人的智慧比不上全班几十个人的智慧,在课堂中只要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就会收到更多的惊喜,就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1.2 创造贴近生活、积极和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
在老师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预设,但是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设计以及态度能够尽量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能够容易的让孩子们接受,还应该让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压力,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1.3 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教师只要在学生出现的问题点上作出正确的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时作出恰到好处的启发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也更加的突出。
3.2 高度重视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是,当前,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足。他们的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参考,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有的甚至连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不误。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课前反思,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那么大凡优秀的教师,课前都做几点住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教学理念的准备。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准备。教学设计的准备。教学和学具的准备。这五种准备中,其它四种准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
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要讲究引入新课的设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精心研究每篇文章,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精心组织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有味,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目的。 此外,要灵活运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充满新意。
3.3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爱好广泛、好奇心强、喜欢新鲜刺激。因此,教师应善于灵活、适时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
3.3.1 开端引趣。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致高昂,会一整节课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
3.3.2 参与竞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写的字漂亮;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总之,竞争中的孩子思维是很活跃、注意力是很集中的,学習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3.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讲小故事,分角色表富等。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4 采用多种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恰当地选择与发挥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
3.4.1 有效的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去实现教学目标。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特点:①自控能力差;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很难跟老师合作等等。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调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师必须注重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很快适应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达到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3.4.2 有效的小组学习方式。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整体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琐杂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任。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等形式,保证合作成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3.4.3 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觉得,低年级语文课堂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少而精。
所设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提问要少而精,不该问的绝不多问。如《一株紫丁香》一课,老师就一个大问题:“你们栽的紫丁香能为老师做什么?”课堂始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朗读感悟。重点突出,简洁精炼。
(2)问题要从学生中来。
首先,问题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最好是抓住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沿着他们的兴趣去咬文嚼字。
其次,在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巧妙设疑。就像《论语》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创设“愤”“悱”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开通思路,释疑解惑。
这需要教师钻研教材,做好精心预设。还需要教师有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发现问题,积极引导,巧妙解决。
3.4.4 有效的课堂拓展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拓展,能够带领学生走进更深远的语文环境,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正所谓“拓展求发展”。但是,我认为,低年级的有效拓展不能忽视以文本为基础。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张姝老师《乡下孩子》一课拓展就做得很好,她精选学生常见的事物,并用图片创设情境,并用填空的形式呈现拓展内容。在这样精心预设中,学生有话说,说得精彩,说得规范。让文中习得的语言真正地变成自己的语言。
3.4.5 有效的教学反思。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每节课后,我们应该有自觉地坚持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好习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面透彻的反思,找准成败之处,分析成败原因,善于发现偏差、纠正误区、找准对策,做到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教学反思是我在教学后进行的第二次备课,它有力地促进了以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人把教学反思纳入备课的范畴,课前预设是一度备课,课中生成是二度备课,课后反思是三度备课,这种动态备课是很有道理的。有的老师从来不喜欢进行教学反思,所以就有了“上了三十年课就好像是上了一年课重复了三十遍”的说法,这种重复教学是教师被教案牵着走,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从而使课堂显得机械化,既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彰显,甚而至于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反思,既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出乎意料事情的机智,也思考学生学习轻松愉悦的缘由,还思考因课前准备不充分而引的尴尬。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在以后教学类似的文本内容时就会更灵活机智,更有创意,更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饶有兴趣的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加强教学反思,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常规备课中的不足,还可以及时修正以后的教学行为。这会使我们经历新的感受,获得新的提高。
3.5 把握评价,促使教师看待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极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习情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在课堂上我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3.5.1 口头语言、体态语言评价。
及时的语言评价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境性、发展性的特点,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能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3.5.2 物质奖励。
通过评选“小小积极者”、“爱动脑筋星”等活动使学生感到光荣,未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從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5.3 也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
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评价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
3.6 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在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教育资源也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到最后高考的时候,全国所有的考生至少是一个省的考生不管是生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却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了缩短农村与城市教育质量的差距,国家给各个农村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在上级的不定期检查或抽查下以及指导下,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接收任务,接收的资源非常丰富,有课堂教学资源,比如相关PPT、文章对应动画、FLASH制作的生字,有提高教师素养的资源,还有一些专家的教案范例。就仅仅说课堂教育资源的内容,都是非常全面的,各个年级的每一课内容都有,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有声有色的资源,能够调动全心他们很大的积极性。
然而,这样优越的资源可能会因教师计算机水平薄弱或者多媒体教学教室有限不能够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人往高处走,好多优秀的老师都选择了“上调”,也就是往城里调,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是不均衡的,近年来,虽然有城市老师和农村老师对调一两年下来支教,但是他们就像是游客旅游一样,待的时间并不长,不能作为学校长期的教育资源。那么利用好现有资源是最重要的。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千万种,有待我们共同探究,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接近知识,获取知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原则》《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0.6.
[2] 石国利.《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