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民族气脉的生死博弈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王国梁的长篇历史小说《大营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就作品的气质而言,《大营救》或可称为《秘密大营救》《香港大营救》《胜利大营救》,因为作品自始至终充满了一种以正义的大智慧、大谋略、大气魄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大侵略、大阴谋、大邪恶的命运感和危机感。从中华民族历史气脉的层面上来体察书中展现的种种历史场景,毫无疑问,“大营救”是一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博弈,《大营救》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历史活剧。
  《大营救》的主要内容是,1941年12月7日日寇发动珍珠港事变的第二天,就急速进攻香港,并阴谋逮捕我国在香港的一大批最优秀的文化人士和民主精英,企图灭杀我中华民族的气脉和基因,妄图从根基上征服我中华民族。在这个历史紧要时刻,我党领导人周恩来迅速作出决定,紧急指示我党在香港的地下工作者廖承志等人,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把在港的一大批文化精英、爱国人士从日寇枪口和刺刀下营救出香港,送回祖国的怀抱。于是,广东惠州这个祖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东江纵队的根据地,就成了这批文化人虎口脱险,在黑暗中向往的灯塔之城。
  当我们感受作品中的人物经受了无数次充满悬念的紧张、惊险甚至恐怖,越过了千难万险,最后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东江游击区的深圳、惠州历史过程时,我们被他们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乐强烈地感染着,久久难以平静。
  这部20多万字、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历史小说《大营救》不愧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代传媒价值的难得的好作品。
  《大营救》有四大特点:
  一是史料丰富,纪事翔实。作品既能在宏观历史场面上展开,又能在事件细节上收拢,巨细分明,虚实有致,给人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如珍珠港事变前后的情报战、日军突然进攻香港和香港难民的惊慌失措、文化精英们的吃紧和日军强迫召开文化人和女明星酒会,等等。这些历史事实都是读者和观众所渴望了解的,都是极富独特观赏吸引力的场景。因此,我们觉得,《大营救》不仅是一部让读者可以真实地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进攻香港这一幕野蛮凶残的历史场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如果能改编成电影,它还将会是一部充满电影元素极其精彩的历史钜片。
  二是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廖承志,广东惠州人。他在接到周恩来同志紧急指示后,刻不容缓地迅速行动,研究计划、布置细节、侦察情报、与敌周旋、偷渡关卡、运筹帷幄……他是这场生死大营救的核心人物。这位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以其对党的无限忠诚、大无畏的胆略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在党的领导下,在东江纵队的全力配合下,完成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最紧急、最惊险的民族精英大营救。这场大营救内幕故事烩炽人口,而廖承志及地下党的一批核心领导的忠诚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是我党的勇谋俱佳的战士,也是这段历史的创造者。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何香凝、茅盾、邹韬奋、柳亚子、梁漱溟、蔡楚生、胡蝶等一大批文化精英才得到解救,才得以在以后的中国革命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上演一场场更加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三是矛盾冲突尖锐复杂。《大营救》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命运危机四伏,整个作品读来叫人欲罢不能。书中种种完全不同于宪兵队、刑讯室的紧张和恐怖,更使人透不过气来。例如,香港沦陷后日寇手握中国文化精英滞留香港的秘密名单,文化人命悬一线;日本驻军报导部四处监视、搜捕我国文化精英;“色魔”日本香港占领军总司令酒井隆不仅自己强奸香港女学生,还下令在香港设立500所慰安妇招待所,供日军大肆蹂躏;更为卑鄙的是,酒井隆还下令搜寻香港女明星前来参加日军首领庆祝酒会。同时,日寇在机场、码头设卡严查,防止我文化精英逃离香港。与此相对应,我方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中共地下党廖承志同志等以无畏的勇气、周密的布置,调动东江纵队手枪队秘密潜入香港和日寇进行面对面的搏杀;我党谍报战线的潘汉年、陈曼云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利用复杂的地下斗争关系,搞到数百张通行证,护送这批文化精英从陆路、水路离开香港,脱离虎口,最后奔向惠州,从而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使命,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血脉。
  四是地方特色鲜明,语言细节独特。由于《大营救》故事发生的地点在粤港惠州一带,书中文化背景除了有粤港风气外,也在相当程度上留下了客家文化的印记,如果改编成影视作品,广东音乐、客家戏文将衬托出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不时穿插的客家话也会显示出家乡的亲切感。同时,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也会使许多历史细节更加生动。例如,茅盾遇险作诗,大年初一在中山公园高唱新诗,吓得交通站长罗衡急忙上前捂住茅盾的嘴巴,流露出文人处惊不变的书呆子气和幽默感,别有一番味道。
  总之,丰富的历史史料、众多活灵活现的精英人物、无数惊险曲折的情节故事……特别是内容上体现出来的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决定《大营救》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一部上乘之作。○
  责任编辑 张荣辉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民军队的建章立制是以保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标准的,这是人民军队依法治军的直接体现。当前,在党的强军目标指引下,必须依据战斗力标准不断加强从严执法力,必须把保证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纳入依法治军的目标体系中去認真实践。   [关键词] 依法治军 建章立制 战斗力 根本标准   有军就有法,无法不成军,“总的来说,军纪、军法之目的是为着贯彻军令之执行、遂行上级首长之决心而已,一切是为了战争
期刊
[摘 要] 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出发点,以文化软实力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当前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对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新维度,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系统的、崭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
期刊
[摘 要] 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总结教训,促使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邓小平在南方视察中,虽未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但他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起到了政治与思想两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苏联解体 南方视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破“旧局”、立“新局”的重大历史关头
期刊
[摘 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建了苏区红色金融体系,创造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及历史经验。对苏区时期货币的供需情况、供需机制及发展历程进行定量研究,有助于我们挖掘和解析苏区时期的红色金融发展情况。   [关键词] 红色金融 中央苏区 战时管制 货币供需   一、中央苏区红色金融的背景及设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为中央苏区)创建了以国家银行
期刊
编者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在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中,江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一寸山河一寸血,拼将热血筑长城,坚持对日抗战八年,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红土纪事”栏目特刊发“聚焦江西抗战”系列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展示江
期刊
[摘 要] 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九江学院会计学院如何创新积极分子考察机制,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与青年志愿者工作相结合,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宗旨意识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 入党积极分子 志愿服务 培养 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提高发展党
期刊
笔者:朱老,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了,您和方志纯(1949年6月,朱旦华和方志纯结婚——编者注)当年就受到冲击?  朱旦华:1966年底,我和方志纯开始受到群众批判。回想起来,这和江西、全国“文化大革命”整个进程有关。1966年6月,《江西日报》还在紧跟《人民日报》,点名批判“三家村店江西分店老板”“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帮分子”谷霁光,派出工作组到大专院校。7月,江西省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
期刊
[摘 要] 龚育之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从青年时代读毛著,到后来因工作需要长时期编毛著,进而研究毛泽东思想,他长期主持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和研究工作,为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深入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在编辑研究中注重对史料的梳理与考证的写作风格也为中共党史研究走向科学和深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编辑 研究 龚育之   龚育之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2年(
期刊
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
期刊
[摘 要] 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对科学历史观提倡的规定,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构造的肇始和开端,也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新篇章。以科学历史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设计既以1949年前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的理论探索为思想渊源,也以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历史观方面重大实践为历史基础;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科学历史观”到1982年宪法中的“历史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