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早些年,众多媒体及民众曾炮轰中学语文教学的奇怪现象,说中学语文教师像一个个外科医生,在课堂上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什么一篇文章分几部分啦,每个部分又分几层啦,某层里面又分若干小层啦,然后又是段落大意啦,中心思想啦,艺术特色啦。总之,将一篇原本有血有肉的文章分解得惨不忍睹。然而,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不久,在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现代教学理念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所谓热闹(即师生双边活动,也叫“师生互动”),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给学生讲开了故事,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也津津有味,可是一等到老师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时,顿然感到老师刚才讲的故事与课堂教学内容不沾边。在课堂教学环节展开之后,学生通读课文的关键环节也显得浮皮潦草。老师明明说请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可学生有时似乎还没看完一半,老师就叫“停”!正式分析课文时,似乎要接触教材了,可是也不好好干,老师和学生都抛开或偏离教材,抓住文中个别语段或句子大肆发挥,有时明明看到学生的讨论与发言已经严重偏离了教材,老师也不加制止和引导。对这种现象,有的老师甚至还美其名曰这叫“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话语权”。君不见,现在许多单位主办的公开课、示范课,大多是事先导演好了的,老师课前找几个健谈的学生面授机宜,叫他们只管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至于说得对错、好坏是可以不管的。这种偏离教材的做法,相比于早先肢解教材的做法来说,是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本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为了纠正先前那种令人厌恶的教学方法,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可谓矫枉过正了。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全国不少地方已有反映(从一些报刊杂志上可知)。笔者在有关部门组织的系列听评课活动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的课盲目追求课堂的热闹,忽视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情感、态度等)这个重要课堂教学环节,或虽有这个环节但显得处理仓促、草率。某些老师对学生发言中偏离教材的行为,不但不加以引导、纠正,相反还提议全班学生给以掌声鼓励。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课上本来没有什么收获,而讲课的老师却沾沾自喜或浑然不知,少数评课者也对此持欣赏态度。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今天,笔者以为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二
“教材永远是教材”,就是尊重教材的蓝本性、示范性。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读教材,做到熟悉教材的主要内容。就语文课来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感情、态度,知道作者赞成(提倡)什么,反对(否定)什么;看看作者的哪些看法自己是同意(欣赏)的,哪些情感是能引起自己与之共鸣的;再看看作者的哪些观点或看法,自己是不赞同或有疑问需要与之争辩的,等等。总之,课堂上的一切问题的生成与引发,都是源于对教材相关内容的解读;不论是研究式学习也好,还是拓展式学习也好,都要紧紧围绕教材(课文)展开。课堂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师生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而顺理成章开展的,因而,这些活动绝不叫人感到有偏离文本之嫌,有生硬之嫌,有做作表演之嫌。在这里,以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的教学为例具体说明这一点。
《人生的境界》和《人是什么》两篇文章都属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的哲学随笔,内容上均有一定的深度。编者指出,教学这类文章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思辩。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组织教学时,从课堂导入、中心环节的展开到课堂小结,每一步安排均紧紧围绕教材展开。例如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教学《人是什么》一文时,我的导语设计是这样的:“从前,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子逼到山顶上。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小孩。另一个苹果的命运恰好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猴王的嘴里。猴说:‘人啦,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人说:‘正因为你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们虽然长成人的模样,却不能成为人!’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却能引起我们的沉思。那么,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人生于世的意义究竟何在呢?今天,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一篇名为《人是什么》的人生随笔,相信作者的思考对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生是有帮助的。”這个导语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可谓一举多得。进入课堂讨论时,笔者请学生就文中人生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个部分构成的”这个观点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任选一个方面,或者讲述自己的某段人生经历,或者发表对文中某个观点的认识。学生很活跃,有的回忆自己童年时一段难忘的经历,说自己由此明白了友情的可贵;有的讲人生就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譬如坐在教室里求学的我们;有的说把握现实最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把握不了现实,什么都是空谈。这种紧扣课文展开的讨论,既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维,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显得十分自然。
综上所述,强调教材的蓝本性、示范性,不是拒绝课堂的活跃,更不是拒绝现代教学理念在师生心中的登陆。“教材永远是教材”强调的是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叶圣陶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任泽寿,中学教师,现居湖北巴东。
早些年,众多媒体及民众曾炮轰中学语文教学的奇怪现象,说中学语文教师像一个个外科医生,在课堂上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什么一篇文章分几部分啦,每个部分又分几层啦,某层里面又分若干小层啦,然后又是段落大意啦,中心思想啦,艺术特色啦。总之,将一篇原本有血有肉的文章分解得惨不忍睹。然而,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不久,在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现代教学理念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所谓热闹(即师生双边活动,也叫“师生互动”),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给学生讲开了故事,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也津津有味,可是一等到老师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时,顿然感到老师刚才讲的故事与课堂教学内容不沾边。在课堂教学环节展开之后,学生通读课文的关键环节也显得浮皮潦草。老师明明说请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可学生有时似乎还没看完一半,老师就叫“停”!正式分析课文时,似乎要接触教材了,可是也不好好干,老师和学生都抛开或偏离教材,抓住文中个别语段或句子大肆发挥,有时明明看到学生的讨论与发言已经严重偏离了教材,老师也不加制止和引导。对这种现象,有的老师甚至还美其名曰这叫“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话语权”。君不见,现在许多单位主办的公开课、示范课,大多是事先导演好了的,老师课前找几个健谈的学生面授机宜,叫他们只管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至于说得对错、好坏是可以不管的。这种偏离教材的做法,相比于早先肢解教材的做法来说,是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本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为了纠正先前那种令人厌恶的教学方法,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可谓矫枉过正了。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全国不少地方已有反映(从一些报刊杂志上可知)。笔者在有关部门组织的系列听评课活动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的课盲目追求课堂的热闹,忽视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情感、态度等)这个重要课堂教学环节,或虽有这个环节但显得处理仓促、草率。某些老师对学生发言中偏离教材的行为,不但不加以引导、纠正,相反还提议全班学生给以掌声鼓励。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课上本来没有什么收获,而讲课的老师却沾沾自喜或浑然不知,少数评课者也对此持欣赏态度。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今天,笔者以为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二
“教材永远是教材”,就是尊重教材的蓝本性、示范性。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读教材,做到熟悉教材的主要内容。就语文课来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感情、态度,知道作者赞成(提倡)什么,反对(否定)什么;看看作者的哪些看法自己是同意(欣赏)的,哪些情感是能引起自己与之共鸣的;再看看作者的哪些观点或看法,自己是不赞同或有疑问需要与之争辩的,等等。总之,课堂上的一切问题的生成与引发,都是源于对教材相关内容的解读;不论是研究式学习也好,还是拓展式学习也好,都要紧紧围绕教材(课文)展开。课堂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师生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而顺理成章开展的,因而,这些活动绝不叫人感到有偏离文本之嫌,有生硬之嫌,有做作表演之嫌。在这里,以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的教学为例具体说明这一点。
《人生的境界》和《人是什么》两篇文章都属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的哲学随笔,内容上均有一定的深度。编者指出,教学这类文章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思辩。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组织教学时,从课堂导入、中心环节的展开到课堂小结,每一步安排均紧紧围绕教材展开。例如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教学《人是什么》一文时,我的导语设计是这样的:“从前,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子逼到山顶上。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小孩。另一个苹果的命运恰好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猴王的嘴里。猴说:‘人啦,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人说:‘正因为你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们虽然长成人的模样,却不能成为人!’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却能引起我们的沉思。那么,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人生于世的意义究竟何在呢?今天,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一篇名为《人是什么》的人生随笔,相信作者的思考对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生是有帮助的。”這个导语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可谓一举多得。进入课堂讨论时,笔者请学生就文中人生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个部分构成的”这个观点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任选一个方面,或者讲述自己的某段人生经历,或者发表对文中某个观点的认识。学生很活跃,有的回忆自己童年时一段难忘的经历,说自己由此明白了友情的可贵;有的讲人生就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譬如坐在教室里求学的我们;有的说把握现实最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把握不了现实,什么都是空谈。这种紧扣课文展开的讨论,既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维,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显得十分自然。
综上所述,强调教材的蓝本性、示范性,不是拒绝课堂的活跃,更不是拒绝现代教学理念在师生心中的登陆。“教材永远是教材”强调的是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叶圣陶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任泽寿,中学教师,现居湖北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