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须顺畅,分析应全面

来源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丰。
  文题简析
  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参与者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都不言而喻。在恢复高考40年之际,高考作文写高考,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到理解和体会,呈现他们读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另一方面,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讨高考的成败得失,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传统的继承、创新、发展等重大问题。
  试题所供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对高考的意义和影响做深刻的思考,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向、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考生还须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它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是“我”。以唤醒考生的直接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了支架。考生对于“我”的定位,可寫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考生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聚焦于对高考的看法与评价: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高考考查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也很大,可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內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来折射时代变迁。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此题也有散文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考场原作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看高考
  “高考记忆”几乎成了一种国民记忆。穿越40年的时光隧道,将目光投向那个冰雪消融、生机无限的年月,或许能捕捉到不一样的价值和心跳。
  在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里,“白卷英雄”张铁生凭借“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手上的老茧上了北大(高考试卷千万莫留硬伤。张铁生上的是铁岭农学院,而非北大。)。这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深深伤痕。(这是“40年”之前的事情,与下文的议论缺少一个自然的过渡。应紧扣“高考”,以简明扼要的议论,阐明这一不正常现象的危害。)
  40年高考之路不寻常,无论多么艰辛,但毋庸置疑。高考是我们国家向前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拿什么标准(高考不是标准,是方式。)去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是高考!高考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当代中国。高考的本质(不是本质,而是意义。)远远超出了考试甚至是教育本身。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经济。一种政治,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公正、公平的选拔标准,高考是维护社会安定、保证社会公平、主持社会公正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确在过去的岁月里为我国各高校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不管现在社会怎么诟病高考,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考试制度能够取代高考,(分析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仅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有些单调。也显得“调门偏高”,宜再从个人层面简析高考体制的意义和影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一千多年漫长的科举制度时代,这(指代不明。)无疑是对读书人绝对的诱惑与鞭策。一考定终生,我为考试狂。时至今日,这种极端思想仍流毒无穷。如愿的,好似得了人生“免死牌”,在原本圣洁的大学殿堂里,俨然是一个混世魔王,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最后成为社会垃圾人;失意的,消极颓废,“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便游戏人生。甚至上演跳楼自杀的人间悲剧。(在分析高考中的不良现象时,用语过于笼统、绝对。批评的分寸把握得不好。)
  不可否认,高考让多少有志青年、寒门子弟,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华丽转身,通过这一跳板,在人生路上春风得意,阔步向前。(这一层分析了高考对“个人”的意义。宜移至分析高考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之后,以保持思路顺畅、结构清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青春的路上,我也曾为三天六份考卷近乎疯狂拼命。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岁月砥砺,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万千条,高考只是人生列车的一个小站,未来的路还很长。(这一段之前宜加上一个过渡段或过渡句。巧妙引入高考对“我”的意义和影响。)
  考试终了的铃声即将响起,对我而言,高考即将落幕了。故事不多,宛若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时代列车还在前行。我们只是高考的匆匆过客。风正好扬帆,感谢高考,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社会更加正义公平,让人生旅途有梦可寻。(这一段可以分作两段,一段从社会层面总结。一段从个人层面总结。最好点一点题,揭示作文题目的含意。)
  阅卷评点
  文章分析了高考对于国家、社会的意义、影响及其存在的弊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表达了对高考的认识和感悟。文章的瑕疵主要有四点:一是对高考的意义分析主要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而从个人的角度探讨较少,分析欠全面:二是文章的结构安排不是很合理,段落顺序需要做一些微调:三是一些段落之间过渡生硬;四是文章题目与內容之间缺乏照应。   修改建议
  一是充实关于高考对个人的意义的分析。使內容更全面。
  二是对段落进行调整。使文章思路更顺畅,结构更合理,
  三是适当增加过渡语句,使行文更流畅。
  四是适当增加点题语句,使主旨更突出。
  升格之作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看高考
  在中国,“高考记忆”几乎成了一种国民记忆。穿越40年的时光隧道,将目光投向那个冰雪消融、生机无限的年月,或许能捕捉到不一样的价值和心跳。
  在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里,“白卷英雄”张铁生凭借“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手上的老茧上了大学——这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深深伤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40年前,那段伤痕累累的岁月终于一去不返。中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恢复高考为标志,中国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加一段过渡,使“40年”之前的事情与下文的议论有机衔接。)
  40年的高考之路非同寻常。虽然我们走得那么艰辛,甚至走过弯路。但毋庸置疑,高考是我们国家稳步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要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最佳举措是什么?就是高考!高考,有利于整個民族素质的提升。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对每一个国民来说,高考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最可靠、最公平的途径。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高考可以让每个人尽自己所能获得自己需要的最佳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从而使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平坦,更通畅。正是高考,让多少有志青年、寒门子弟,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华丽转身。通过这一跳板,多少人在人生路上春风得意,阔步向前!(将原文中放在较靠后位置的关于高考对个人的意义的分析移至此处。并适当充实,使行文思路顺畅、结构清晰,也使內容更全面。)
  当代中国。高考的意义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考试甚至是教育本身。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经济,一种政治,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方式。高考是维护社会安定、保证社会公平、主持社会正义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为我国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恢复高考40年,我们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越了中国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他们做出的贡献也是前无古人的!
  所以。不管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怎么诟病高考体制。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高考是迄今为止我们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以及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更大成长空间的最为公正、公平和有效的手段。(分析高考制度的意义,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之外,增加了从个人层面的分析,更全面。)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无疑是对读书人绝对的诱惑与鞭策。一考定终生,我为考试狂。时代已逝,但这种思想的影响犹在。部分家庭、一些青年将高考功利化,视其为求取功名利禄的工具。一些人一旦考场成功,便一劳永逸,不思进取;一旦考场失意,便消极颓废,浑浑噩噩……但我们不能将这类现象归罪于高考体制本身,我们要看到,更多的青年将高考视为人生之路上必须经历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发愤图强、努力进取!(分析高考中的不良现象。增加“部分”“一些”等限制词语,对不当现象的具体表现用语较精确。马上又转折至“更多的青年”。说明主流是好的,批评的分寸把握得很好,也使文章內容更全面。“发愤图强、努力进取”又与下文自然衔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青春路上,我也正为一天数份考卷近乎疯狂地拼搏着。青春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无怨无悔。岁月的砥砺,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万千条,高考只是人生列车的一个小站,未来的路还很长。
  首场考试终了的铃声即将响起。对我而言,一场考试即将落幕。故事不多,宛若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时代的列车永远疾速前行,我们都只是高考快车上的匆匆过客。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感谢高考。让华夏人才济济,让中国繁荣富强,让社会公平正义,让每位公民的梦想有迹可循!(结尾分作两段。一段从个人层面总结。一段从社会层面总结,照应前文的分析,使文章结构严谨。词句调整后,更准确,更有感染力。“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两句,与题目的两句诗內容上呼应,点题很巧妙。)
  改后评析
  升格后的作文,在高考意义的分析上充实了“高考对个人的意义”方面的內容。在段落顺序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在层次之间加了一些过渡性的语句,在语言表达以及标点使用方面做了必要的增删和修改……总之,修改后的作文。內容更全面充实,思路更清晰连贯,表达更精当凝练。更突出了副标题“我看高考”中的“我看”两个字,主旨更加鲜明。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其他文献
[原文呈现]  背叛泥土,是一个阴谋。  在很早的时候,这个阴谋就如一粒种子落在我贫瘠的心田里,偷偷发芽,潜滋暗长。  父亲给我最初的人生设计,是做一个勤快的种田人。这从他一手砌起的三间吊脚楼就看得出来。他和母亲从一开始就盘算好了,兄长将来住西边的一间,我将来住东边的一间。他们呢,则挤到堂屋后面的后廊子里。甚至把几亩薄田如何给我兄弟两人分,基本也都筹划好了。  这和邻里一带所有父母给儿女的设计如出
期刊
青春与高考,如一对金童玉女,明知都是人生一场绚丽的烟火,人们还是希望在它绽放的时刻发出耀眼的光芒。所以一年又一年,高考季总那么疯狂地撩拨着世人的神经。  “高考结束后,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考上的,一种是没考上的。我应该属于哪种,我也不知道。”影片的主人公居然,在高考之后,一直在这样默默地问着自己。这个问题也是我这个高二生所将面临的残酷现实。  高考青春剧《青春派》在去年暑假火爆上映,热得和这个
期刊
当苹果和黑莓只是水果时 查一路  当苹果和黑莓只是水果的时候,这个世界会简单得多——有人如此调侃。可理性告诉我们,苹果和黑莓不仅仅是水果,还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品牌手机。  晒完名牌包包之后,明星开始晒潮流数码产品,若是没有iPad、黑莓手机,对“晒一族”来说生活就太无趣了。  当科技的发展让生活越来越精细的时候,世界也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是否有益就另当别论了。据说苹果手机有一万多个功能,我想,这些功
期刊
编者按  作文占据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本期《策划>,我们约请对高考作文深有研究的王淦生老师指导大家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王老师以近两年高考作文题为例,针对学生考场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文题简析”中,王老师指导大家如何抓住材料的关键快速审题,确定立意角度。在“考场原作”中,以夹评夹批的方式,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涉及扣题立意、论据选
期刊
我参观过国内许多名牌大学,那雄伟的校门和涂着金粉而闪闪发光的校名,让多少学子仰慕啊。这次来美国,我想亲眼看看普林斯顿大学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很早就仰慕普林斯顿大学的名气,知道它是杨振宁先生做博士后研究的学校,也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工作和定居过的地方。多年以来,普林斯顿大学一直与诺贝尔奖有着不解之缘。福布斯杂志最近公布了2013年美国大学的排行,普林斯顿大学依然名列前茅。很幸运的是,它成为了
期刊
【摘要】学生是我们老师心中的“上帝”,老师的工作就是如何服务好、教育好“上帝”,为他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既能遵守社会规范又具有朝气蓬勃的活力,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我们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提升  现在,我围绕“规范教育”和“激励教育”所开展的班级建设活动谈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曾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关的形制与好的內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简析  这道作文题从生
期刊
提起武松打虎,那当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用现在的说法,他的知名度和人气指数,在水浒一百单八将中应该是最高的。武松,号行者。他是步将(不骑马的将领),在水浒步将中,他和花和尚是佼佼者。要说武功,连猛虎都不是他的对手。要说人品,武松是正人君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武松应该是标准的虎胆英雄。他的豪侠气质,他的刚猛勇敢,他的嫉恶如仇,人神敬仰,鬼魅畏惧。  武松的能耐、处事和人格魅力,都是非常值得欣赏
期刊
真题回放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歷深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