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冲击、影响和促进着数学教学的发展,改变着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面貌,强大的计算能力使数学如虎添翼,比以前任何时候更有威力和渗透力。在新课程实验中,大量课例表明:信息技术能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能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有趣;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宽了教学资源;扩宽了师生学习、交流的渠道。但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而且整合时的情景设置、教学模式、资源调配等都难以把握,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用教学实例分析、回答提出的几个问题,来阐明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实践认识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整合
  一、前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數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下面结合课例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二、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先以高三选修Ⅱ第二章第二节的研究性课题《杨辉三角》为例,看看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教师以网页的形式,制作与杨辉三角有关的学习情境,这里主要介绍杨辉三角的相关历史,如贾宪三角图,朱世杰的古法七乘方图,帕斯卡三角图,杨辉三角与二项式定理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的关系。同时使用古代民族乐器演凑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分发事先印好的15阶杨辉三角图给学生。
  (二)提出问题:教师指出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方向——杨辉三角的横、斜行规律及其论理解释。同时复习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此时,教师可介绍一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作一个示范,供学生借鉴,
  (三)自主探索:学生分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让学生通过浏览网页,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由浅入深,预设了很多思考题,学生可先独自猜想,计算,逐步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可进入在线帮助系统,里面有教师对问题的详细分析与解释。
  (四)网上协作:学生在网上进行人机对话的同时,通过BBS,留言板,电子举手,语音交流等方式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必要时,教师可有征对性的对全体学生进行屏幕广播讲解。
  (五)课题小结:学生完成内容小结,教师抽取几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总结,其它小组再补充,教师进行点评,补充,直至完善。
  (六)网上测试:课题小结后,学生进入在线测试系统进行知识检测,每个学生依自已的学习能力,选择相应层次的题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同时反馈给学生与老师。
  (七)课后延伸:课后可由学生在校内,家里上网后浏览网页中的相关链接(如杨辉,贾宪等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主要数学成就,由杨辉三角横斜行规律引伸出的斐波那契数列的相关史料等。)
  三、我们看看“杨辉三角”这节课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整合吗?
  “杨辉三角”课的内容,我们设计做成网页,学生可以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也可以在校外课余时间访问网页,自主学习。也就是说这节课是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整合的。有的课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可能效果会更好。在课程的选择上,如果课程内容容量大、抽象、难或者繁,或者说是学生在传统的讲解下难于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的,或者内容本身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或其他媒体来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都可以选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整合。例如,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高二数学“线性规划”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等都是可以的。
  四、“杨辉三角”这节课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合理的吗?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整合课的数学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多媒体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交互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模式等等。至于选用何种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方式来确定。“杨辉三角”这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以上整合课的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丰富多彩,也最大限度的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所以这节课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合理的。
  五、“杨辉三角”这节课情景创设成功吗?
  教学实践表明,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而信息技术恰恰可以为学生实现学习对象的情境化、活动化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杨辉三角”这节课概念抽象,学生很难想象,教师以网页的形式,制作与杨辉三角有关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使学习者沉浸其中,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的理解学习。
  六、“杨辉三角”这节课是否体现出了课程改革的一些特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大多都是在教师的“满堂灌”中度过,学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杨辉三角”这节课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交流,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学生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达到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这节课教学过程的实施也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能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使抽象变为形象直观、动态展示变图像变换、让几何体动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使抄题不再费时、背景一目了然、小结课学生自主学习、练习讲评课分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数学实验走进课堂、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课堂引入、激发兴趣;信息技术扩展了教与学的资源,使网络让课堂延伸、网络为我充电、网络是师生学习平台、交流的平台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2]董玉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文集》第一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其他文献
首先简短地叙述了双端固支平行板静电执行器存在的倾斜问题,该问题会降低其可靠性并且减少其行程,从而限制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和提升该类执行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
基于案例推理的故障诊断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电子及电热等领域。叙述了一种可直接处理连续参量的改进案例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相对于普通案例模型具有抗噪声能力强的优
【摘 要】本文闡述“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行为导向教学”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行为导向 计算机教学 中职学校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实质上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进而达到学用一致目的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效整合了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云计算技术与储存技术联合构成的虚拟运算环境,通过分布式储存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大数据信息处理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通过数据共享,从而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计算与分析。云计算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储存,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2008年11月4日,“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中达电通以“创新科技绿色动能”为主题,与众多国际一线工业品牌共同出席了盛会。 On November 4,
自Rinderknecht[1]报告白细胞过度激活是导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病死的主要因素以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A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有人通过抑制SIRS来治疗ANP,短时血液滤过即为一例.脂氧素(LX)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内源性抗炎介质,产生于炎症后期,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及时消退,被誉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braking signals)”或“停止信号(stop s
随着《节约能源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的颁布和进一步实施,石化企业的节能意识不断提高,同时衍生了对电气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强劲需求。面对如此
目的探讨长期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对猴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细胞外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功制作猴右侧帕金森病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模型2只,分别在打开脉冲发生器前和开机后的不同时间点应用微透析的方法对纹状体细胞外液进行取样(开机后1周、1、8、12个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开机前后的尾状核和壳核细胞外液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牛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在长期高频电刺激下,电极侧壳核和尾状核
说明了利用保护装置实现供配电系统电源自动转换系统的转换方法和转换条件,详细叙述了电压测量点的设置、事故转换启动及过电流闭锁配合,以及电压回路、断路器操作回路、断路
针对真空吸附释放微尺度对象困难的问题,采用真空吸附拾取与基底施加振动的双作用方法来释放微尺度对象,以达到提高释放成功率和释放精度的目的.由理论分析可知,微尺度对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