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联想新奇的喻意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味道。尤其是对秋天的感受更为独特。作者写秋天,不是登山远眺或临岸感怀。决不同于在秋景之中赏秋,见一叶落而知秋色。作者的意图是写秋天的况味,写秋天的味道。这很像欧阳修的《秋声赋》,足不出户,尽知秋韵。这不能不说是为文的上品。
  作者对秋天,是在吸烟时感受到的。由香烟那温煦的暖气想到秋天的况味。作者是以丰富的联想来展示出心中那独特的秋天的。
  秋天的况味是什么呢?是“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多么沉着的色彩!就像一幅图画中的浅色山水。我们微闭上眼。便看到朦胧的秋色,一片古铜的秋色。这种色彩又是厚重的,有如作者所言:“有古色苍茏之慨”。古色苍茏。秋的神采和色彩尽收其中,大有苍茫浑厚的气势,给人以旷达的感觉。但这还只是秋天的外在形态,真正秋的神采是在作者的想象中,是一种温和得如熏熟的温香般的感觉,这其中的美感和意味正是秋天的内涵。
  作者写秋,写出了秋天的味觉,这是很新颖的。由酒谈起,写之以醇以老为佳;又谈及烟,红光炙发,有无穷的诗意。这些都极言秋天的老练微醉,而这老练微醉,给人美的感觉和隽永的回味。依作者所言:“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使人愉悦,这才是真正体味到了秋天的滋味。确是贮满了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用丰富的联想,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新奇的喻意和神采。这样的比喻不但给人以极大的兴致。还让人仿佛品尝到了秋天的味道。如。作者写道:“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这炖肉的味道和那噗噗开锅的声音,是令人愉快的。这是因为由炖肉的味道可以引发联想,去回味由炖肉而引起的成熟的秋天的味道,这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就像欣赏一幅画,仔细回味画的意境。能引发美妙的遐思。这样去体味秋天,诗意是醇厚的。
  然而这篇文章的笔调是闲适的,由平淡而逐渐醇厚,对秋天新奇而独特的感受,给人留下一方想象的天地,使读者同作者一样,从沉静而闲适的遐想中过渡到老辣之秋。从静态的宁静中感到一种浑厚奔涌的秋天的气质。如果说文章前半部分给人以一种阴柔之美的享受。那么后半部分则使人受到一种阳刚之美的陶冶。
其他文献
苍蝇不是一种很可爱的东西,但我们在做小孩子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我同兄弟常在夏天趁大人们午睡,在院子里弃着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苍蝇——苍蝇共有三种,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可用。金苍蝇即青蝇,小儿谜中所谓“头戴红缨帽身穿紫罗袍”者是也。我们把它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东安市场有卖纸制各色小虫者,标题云“苍蝇玩物”,即是同样的用意。我们又把它的背竖
期刊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陈与义《春日》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丰山行。  ——杨万里《春日》    春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志南和尚《绝句》),那怡人的天气,万紫千红的景象,最是人们喜欢之时、喜悦之地。于是,诗情勃
期刊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画家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空白地带。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对文学作品“空白”之美的最好诠释。大音稀声,大爱无言,归有光的《项脊轩
期刊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论丛》一书中说:“欲通中国文学,最先当读《诗经》”,又说:“若使一聪慧之高中生,年龄在十七八左右,获得良师指导,可以不费甚大功力,而对于此两千五百年以前之一部最高文学,约可以诵习其四分之一,当无困难”。出于此种考虑,笔者将自己平时研读《诗经》的片言只语辑录成文,充当一“导游”的角色,愿同学们因此而进入《诗经》这片美丽的大花园。且触发许多新兴趣。好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诗经
期刊
《故乡在远方》是一篇写故乡的散文。但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张抗抗的文章借助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探求。  这种探求在文章的开篇就得以表现,作者说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问题是作者思绪的开始,当我们为这样不合常理的疑问感到困惑时,便也不自觉地跟随着作者走上了探索的历程。 
期刊
偶尔会有一瞬,他的形象如同恍惚了年岁的飞檐,于雾霭迷茫中翘起一角,在眼前形成幻象。青衣白衫慢慢地在古旧的宣纸上渲染开来,一个手握书卷的青年雅士,飘逸卓然。  不同于当时许多满人骨子里的暴戾,他是喜爱汉学的。他爱极了汉家笔下的烟雨江南。无端端的,浣衣女子的吴依软语就轻易入了梦。没来由的,昭示春逝的几片飞花就轻易染了愁。  渌水亭外飞雨绵绵,他许是手握一卷书,不知是兵法修略还是治世之道,桌上定是沏好了
期刊
乔安娜应门时手上仍然抓着那封信。当她看到站在门口的那位笑容满面的年轻人时,原本挂在脸上的忧虑煞时一扫而光了。  理查是一位顶尖摄影师,他所拍的照片曾登上许多本书的封面,也是《风尚》、《浮华世界》和《哈泼时尚》等流行杂志的常客。虽然他常是富商名流的座上宾,也在高级的第五大道上拥有一个工作室,但他的穿着看来像是个贫穷的艺术家。在圣诞节前几周的那个寒冷的十二月的晚上,他穿的是一条牛仔裤,厚针织毛衣下穿了
期刊
圣·埃克苏佩里在他那本无与伦比的《小王子》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幸的是,作为大人的语文老师们差不多已经忘记了这一点,而正在成为大人的中学生又在竭力抹杀那残存的孩子身份。我们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富有思想,越来越对丰富的表象不屑一顾。面对头顶浩瀚的星空,还有多少人会发出康德式的惊叹?小王子曾经骄傲地向外人宣称“我拥有一朵花和三座火山”,在大人或准大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句稚气未消的玩笑话
期刊
与其说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如说是一篇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心灵的诗。无论是文章唯美的语言。还是作者灵动的心绪,都让我们在诗情画意中感受良多。  文章开篇就将我们的视线指向村庄。指向村庄里的“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只是作者和这些栖满了心灵诗意的事物已经隔了多年的光阴,再也回不去了。这心灵的诗意究竟是什么,作者并不急于回答。而是用回忆的笔饱蘸深情的墨,为
期刊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而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二十年以后》就是其中一篇。  欧·亨利的作品绝大多数描写美国城市小市民的生活,既描写这些小人物在贫困中的挣扎。又写这些小人物在困顿中的奋争,也表现他们的良知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爱之情。《二十年以后》描写了鲍勃按二十年前约定好的时间、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