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
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和班级要经常组织和举办一些诸如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手抄报等文化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就会使学科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二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同时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
三是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活动设计要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举办定期讲座
建立學生的心理档案,为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分析、解释、评价,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好本班学生的心理档案。此外,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
5.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学校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如以家长、学校的名义聘请心理卫生专家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适当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的心理卫生问题。学校从主动沟通、争取支持的立足点出发,积极加强同校外有关机构的联系合作,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坚决抵制不良社会诱因对学生的侵蚀、毒害,确保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沿着“四有”新人的道路健康成长。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1.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乐观、充分的估计。拥有充分自信心的人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是以名人为榜样帮助其认识自我、培养自信。教师多举名人成功的例子或多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二是鼓励学生多与自信的人接触交往,不断强化正面心理,坚持“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三是指导学生确定恰当的目标。目标太低容易实现,不能提高自信心;目标太高不易实现,挫伤自信心。所以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指导学生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
2.要在平时加强培养自信
学生培养自信的方式很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团队活动。从活动的内容、形式、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克服事必躬亲的做法,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才会越做越好,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1.营造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
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和班级要经常组织和举办一些诸如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手抄报等文化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就会使学科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二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同时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
三是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活动设计要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举办定期讲座
建立學生的心理档案,为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分析、解释、评价,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好本班学生的心理档案。此外,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
5.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学校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如以家长、学校的名义聘请心理卫生专家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适当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的心理卫生问题。学校从主动沟通、争取支持的立足点出发,积极加强同校外有关机构的联系合作,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坚决抵制不良社会诱因对学生的侵蚀、毒害,确保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沿着“四有”新人的道路健康成长。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1.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乐观、充分的估计。拥有充分自信心的人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是以名人为榜样帮助其认识自我、培养自信。教师多举名人成功的例子或多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二是鼓励学生多与自信的人接触交往,不断强化正面心理,坚持“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三是指导学生确定恰当的目标。目标太低容易实现,不能提高自信心;目标太高不易实现,挫伤自信心。所以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指导学生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
2.要在平时加强培养自信
学生培养自信的方式很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团队活动。从活动的内容、形式、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克服事必躬亲的做法,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才会越做越好,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