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课程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53d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而言,基础课程教育具有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作用,通过这种教育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但是大学设置基础课程教育也不能够任意设置,必须要以学生就业作为导向,通过基础课程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拓展学生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阐述加强大学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该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开设基础课程教育对就业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基础课程教育;大学生就业力;影响
  G642
  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并非由某一种要素所确定,几乎涉及到了二十多个要素,主要包含了人际关系、理想信念、身心健康、团结协作与创新、职业道德等等。随着现代化对人才需求模式不断转型,因此大学教育就要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宗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大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当然这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保障。而基础课程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及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基础课程教育对就业力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一、开展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
  基础课程教育是素质教育之基础,更是培养现代化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内容。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社会因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不断调整,职业岗位也时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只从事一项工作,转行、跳槽時常可能发生,即便个人也无法预知个人的未来。因此仅仅掌握一项技能,自然也就无法适应变化莫测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程,必然会给创业、转岗做好准备。现代化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还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我国现阶段教育来看,很多大学开设了基础课程,尤其是社会伦理课、人文素质课,对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民族观念等各种政治思想素质,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勤奋、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由此可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也需要基础课程教育。
  二、大学基础课程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依据用人单位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如今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型,最受重视与欢迎的人才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1.具有健全的人才,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非常乐意服务他人的品质;
  2.具有扎实的技术专业基础及良好人文修养;
  3.具有实干精神及敬业精神,具有极强的诚信与责任心;
  4.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6.具有一定的逆境应变能力及生存能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渠道并不是唯一的,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探究,但是从大学生课堂教学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就业力具有明显的作用与优势。
  (二)设置基础课程教育提高对就业力的影响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大学阶段开设基础课程教育对学生就业力具有极大影响。但是基础课程教育也必须要具有合理性,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大学教育现状,而开设基础课程教育应该更灵活,调整教学目标,而教学途径和手段也要多样化。
  1.灵活开设基础课程;如今各大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比较多,主要是应用类型课程,包含了信息技术、数学、应用文写作及公共关系等等。而基础课程划分成为了必修和选修两种模式,必修的基础课主要为应用课程和体育、德育等课程,以此满足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成为德智体美兼备的合格人才。同时在此基础上,大学还灵活开展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质课程,例如文学鉴赏、演讲与口才、书法集交际礼仪等课程,让学生自主选课,设定相应素质拓展考察方式,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及潜在目标。
  2.合理调整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从许多大学教学现状来看,一些大学生所教授知识和社会需求上有些滞后,因此一些学生时常属于一种茫然状态中。对专业知识都抱怀疑态度,对基础课程更是不屑一顾。因此就必须要结合学生实况,调整基础课教育的目标。比如学习思想政治课时就应该少讲一些高深理论知识,重点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大学英语也不能够盲目追求考试过关率,而要将日常口语对话与专业英语教学作为重点目标,课程内容上要以岗位需求作为开发主线,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体系。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就要以提高学生动手动口能力,要善于和人进行交流沟通,而体育教学也不能够一味追求竞技水平。重点要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培养不怕吃苦、团队协作及奋勇拼搏之精神。
  3.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做”融为一体的理念,加强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随着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基础课程大多适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借助现代化工具模仿职业工作情景,或者直接去企业实习基地实习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活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活动形式主要分成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比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课时,就应该开展竞聘演讲、习作互评及模拟致辞等模式;而心理健康课开展活动时,就应该开展小型心理情景剧或者小品表演等;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形式主要包含了专题汇报、专题案例、论文写作、课堂讨论等形式;课外活动应该让学生通过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活动化教学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转化成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情趣性,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结束语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就必须要构建“大学生素质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教育。通过对基础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解读,为基础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时代发展理论支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红.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功能的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陈向平.高职公共课程改革走出困境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7).
  [3]姜玉娟.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O1).
  [4]谢小萌,孙伟.试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3(01).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机械原理的方案能否成功实现,其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于机构设计的好坏,而机械机构设计从创新则能够改进机构设计,使机构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业生产水平,并在提高工业产品的产能同时对资源进行了节省。机械机构设计的创新对工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发展;机械机构设计;创新  工业的发展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与动力,其中机械大工业又是现代工业的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
期刊
摘 要: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在勘察前缺少计划、资料的质量不过关、分析方式落后,并且研究之中存在着忽略地区差异和环境影响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应当大力提高实际的监管力度,并且增强在勘察前的计划工作,提升勘察过程之中的设备、技术和方法,并且培养勘察人员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岩土工程勘察管理体制的形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  2006年我国才正式颁布《岩土工程
期刊
目的:分析未破裂的窄颈小动脉瘤早期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治疗效果,为早期临床治疗未破裂小动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神经外一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73例颅内未破裂小
摘 要:在目前的压力容器液压试验过程中,由于是人工进行操作的,因此液压试验的效率比较低,得出的试验的结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于此就使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压力容器数字化液压试验系统。试验中的压力以及温度数据等需要使用传感器技术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对自动控制模块进行设计,从而自动化的管理控制试验过程。上位机以及下位机之间的数据的轉换通过串口通信技术来实现,提高系统稳定性,保证试
期刊
摘要:高校学科秘书是专门处理学科综合事物的工作岗位。本文通过对学科秘书岗位职责的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做好高校学科秘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秘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校;学科秘书  G647.2  学科秘书是高校学科管理工作中的基层管理人员,是连接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科之间、学科各教师之间以及师生间的枢纽,在学科管理过程中担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
前言:   肾脏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衰老是进展性肾脏疾病的重要风险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人发生终末期肾脏病(ESRD),65-70岁间ESRD的发病率为11%,而在≥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