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水稻生产和传统稻米加工产业普遍效益低下问题,结合都市稻米市场需求现状,总结了优质特色配合稻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内容、创新点、经验、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为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配合稻米;产业化;项目;研究现状;经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09-01
随着都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除了对大米的外观品质进行感观选择外,同时对大米的安全、营养、风味、方便、包装也越来越关注,消费品味越来越高,正不断地由温饱型向健康品味发展[1]。在特色配合米的研究和产业发展项目上,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已有多年历史。面对国内外稻米产业实际情况,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面向市场需求,试图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探索解决目前水稻生产、传统稻米加工企业普遍效益低下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日益突出矛盾,为稻米行业产业升级、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探索有效发展之路,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项目结合浙江省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从已有水稻品种资源筛选特色品种,开展配合米品质调理技术研究,按不同消费人群的营养、功能和风味需求,将不同品种、不同品质、不同规格的稻米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生产出不同特点的高附加值的高档系列配合米产品。项目的相关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水稻品种改良和特色品种筛选、新型产品研制、稻米加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等。以研制的高附加值产品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统一供种、稻谷统一加价回购,实现稻米加工企业与基层农村水稻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对接,发展有特色的稻米品种标准化订单生产和创建新型特色稻米产业模式,增加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和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并将产业模式由点到面示范、推广与普及,利于解决现在水稻生产和传统稻米加工行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该项目的实施,创新了传统稻米产品,将对传统稻米产业提出新的理念,极大促进了传统稻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浙江省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都市人民生活品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在亚洲。大米不但是人类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各种富含特别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的大米对促进人体健康、改善营养和生活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营养、安全、绿色、休闲成为稻米加工的主流和方向。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把稻米深加工的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高效干燥技术、超微技术、自动化工艺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作为稻米加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发展及获得高额利润的关键因素。美国在强化米研发上有新进展,例如强化米是将大米吸足含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元素的溶液,再在米粒表面涂上含玉米朊等不溶性蛋白的酒精溶液薄膜,即使在淘米时补加的营养元素也不会流失,蒸煮米时薄膜融化,营养素能均匀扩散到米饭中。国外以大米为主食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在配合米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机电设备及引导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稻米品质遗传、生理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不少学者以不同品质表现的水稻品种(系)为材料,比较分析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和遗传特性,试图为水稻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配合米应成为今后大米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大多数加工厂设计精米工艺不设配合米,随着国内外在稻米品种、加工技术、营养配方技术的进步与消费需求的演变,未来高档配合米、蒸谷米、胚芽米、营养强化米、方便米、速煮糙米及糙米粉、大米制品及功能稻米是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方向。
3 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筛选优质特色稻种资源,原则是品质优点互补、适合推广种植的品种,且配比主料品种应为适合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研制风味型、营养型、风味营养型和专用型配合米产品,原则是天然生产的稻米配合,不加入任何辅助添加剂。开展配合米品质技术研究,将不同优点稻米品种配合后进行米质检测分析,总结配合比例变化对米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米质调理技术,做到研制的配合米产品综合米质指标优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品种。在加工工艺中,要完善后序白米整理和配米工序,研发合适的加工关键装置和技术,方便生产线加工和提高加工特性及稻米品质。在产业化模式上建设了种子繁育和稻谷订单种植基地,形成有特色的稻米产品研制、订单种植、加工、销售产业模式。
4 项目主要创新点
项目创新点主要在于选取不同途径解决稻米品质问题,回避了通常的进行单一品种的米质分析和评价做法,提倡配合后米产品的营养、风味、口感等综合品质。改变单一品种选育解决米质问题,注重多个品种配合的米质调理技术,能解决普遍单一品种米质综合指标达不到标准的问题。(下转第111页)
(上接第109页)
稻米产品研发与加工工艺和装置设备研究协调同步进行,解决产品研制成功后规模化生产加工问题。项目产品研制目标与市场需求接轨,注重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益,项目利于转化,利于规模化产业开发。
5 项目分工协作主要经验
项目实行企业和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技术和成果,以公司 品种 品牌 基地形式进行产业化开发。项目立项后,首先做好人员分工,各负其责,制订项目开展详细计划,做好前期品种、技术、设备、方法、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开展对浙江省稻米加工企业产品现状、市场需求等进行调研,进行信息整理,总结已有产品的优缺点及确定需改进的内容。根据已有产品的测试和市场消费者调查结果,开展配合米各项关键技术试验及其设备工艺设计组装、配套。着手开展高档特色配合米产品的研制与产品小试,制订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指南手册。做好配方品种的种植示范、推广与订单收购工作,制订了产业开发模式和产品营销推广策略,并得以推广。 6 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开展以来,选育或筛选优质特色稻米品种20余份,建立种子核心繁育基地2个。研制出优质特色稻米配方产品5个,完成了品牌化特色包装设计,申请了配方专利和包装设计专利。建成无公害稻谷生产核心基地4个,多渠道积极开拓市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品种保纯体系、稻谷生产体系、稻米加工体系和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优质特色稻米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该项目的实施,对传统稻米产业提出新的理念,极大促进了传统稻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浙江省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据初步测算,项目实施后相关品种累计种植逾3.3万hm2,生产稻谷25万t,按收购价增加0.4元/kg计,使核心基地农户增收1亿元,同时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伴随生产量和加工量的逐步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
7 项目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思路
配合米在食味品质上明显优于单一品种[2-3]。但有的配方产品与现有大米国家标准产生矛盾,主要在粒型、色泽等方面表现出的不一致,需要单独制定企业标准来解决质量达标问题[4]。项目品种均实行订单种植收购模式,公司与基层村委会或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由于订单是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约定,价格很难执行合同价格,虽然国家每年出台稻谷价格最低保护价格,但保护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有很大的差异,无法参照执行。即使种植前合同初定了价格,在收购时候还必须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加价调整。还会出现其他企业上门加价收购问题,价格制定的高低也影响到实际收购的数量问题。
项目今后在继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将重点研究品种配套的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拓展诚信稳定的种植基地,加大产品市场宣传推广力度。将产业模式由点到面示范、推广与普及,推动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都市人生活品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8 参考文献
[1] 张国江.建立米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3(1):40-44.
[2] 隋国民,刘博,李跃东,等.浅谈我国稻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水稻,2010(3):1-3.
[3] 孔宪琴,董翠,张克勤,等.我国稻米产业形势与企业发展策略[J].中国稻米,2013(6):32-34.
[4] 赵俊龙,张伶,蔡平,等.如皋市稻米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稻米,2012(6):78-82.
关键词 配合稻米;产业化;项目;研究现状;经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09-01
随着都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除了对大米的外观品质进行感观选择外,同时对大米的安全、营养、风味、方便、包装也越来越关注,消费品味越来越高,正不断地由温饱型向健康品味发展[1]。在特色配合米的研究和产业发展项目上,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已有多年历史。面对国内外稻米产业实际情况,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面向市场需求,试图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探索解决目前水稻生产、传统稻米加工企业普遍效益低下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日益突出矛盾,为稻米行业产业升级、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探索有效发展之路,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项目结合浙江省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从已有水稻品种资源筛选特色品种,开展配合米品质调理技术研究,按不同消费人群的营养、功能和风味需求,将不同品种、不同品质、不同规格的稻米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生产出不同特点的高附加值的高档系列配合米产品。项目的相关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水稻品种改良和特色品种筛选、新型产品研制、稻米加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等。以研制的高附加值产品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统一供种、稻谷统一加价回购,实现稻米加工企业与基层农村水稻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对接,发展有特色的稻米品种标准化订单生产和创建新型特色稻米产业模式,增加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和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并将产业模式由点到面示范、推广与普及,利于解决现在水稻生产和传统稻米加工行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该项目的实施,创新了传统稻米产品,将对传统稻米产业提出新的理念,极大促进了传统稻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浙江省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都市人民生活品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在亚洲。大米不但是人类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各种富含特别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的大米对促进人体健康、改善营养和生活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营养、安全、绿色、休闲成为稻米加工的主流和方向。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把稻米深加工的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高效干燥技术、超微技术、自动化工艺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作为稻米加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发展及获得高额利润的关键因素。美国在强化米研发上有新进展,例如强化米是将大米吸足含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元素的溶液,再在米粒表面涂上含玉米朊等不溶性蛋白的酒精溶液薄膜,即使在淘米时补加的营养元素也不会流失,蒸煮米时薄膜融化,营养素能均匀扩散到米饭中。国外以大米为主食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在配合米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机电设备及引导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稻米品质遗传、生理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不少学者以不同品质表现的水稻品种(系)为材料,比较分析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和遗传特性,试图为水稻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配合米应成为今后大米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大多数加工厂设计精米工艺不设配合米,随着国内外在稻米品种、加工技术、营养配方技术的进步与消费需求的演变,未来高档配合米、蒸谷米、胚芽米、营养强化米、方便米、速煮糙米及糙米粉、大米制品及功能稻米是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方向。
3 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筛选优质特色稻种资源,原则是品质优点互补、适合推广种植的品种,且配比主料品种应为适合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研制风味型、营养型、风味营养型和专用型配合米产品,原则是天然生产的稻米配合,不加入任何辅助添加剂。开展配合米品质技术研究,将不同优点稻米品种配合后进行米质检测分析,总结配合比例变化对米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米质调理技术,做到研制的配合米产品综合米质指标优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品种。在加工工艺中,要完善后序白米整理和配米工序,研发合适的加工关键装置和技术,方便生产线加工和提高加工特性及稻米品质。在产业化模式上建设了种子繁育和稻谷订单种植基地,形成有特色的稻米产品研制、订单种植、加工、销售产业模式。
4 项目主要创新点
项目创新点主要在于选取不同途径解决稻米品质问题,回避了通常的进行单一品种的米质分析和评价做法,提倡配合后米产品的营养、风味、口感等综合品质。改变单一品种选育解决米质问题,注重多个品种配合的米质调理技术,能解决普遍单一品种米质综合指标达不到标准的问题。(下转第111页)
(上接第109页)
稻米产品研发与加工工艺和装置设备研究协调同步进行,解决产品研制成功后规模化生产加工问题。项目产品研制目标与市场需求接轨,注重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益,项目利于转化,利于规模化产业开发。
5 项目分工协作主要经验
项目实行企业和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技术和成果,以公司 品种 品牌 基地形式进行产业化开发。项目立项后,首先做好人员分工,各负其责,制订项目开展详细计划,做好前期品种、技术、设备、方法、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开展对浙江省稻米加工企业产品现状、市场需求等进行调研,进行信息整理,总结已有产品的优缺点及确定需改进的内容。根据已有产品的测试和市场消费者调查结果,开展配合米各项关键技术试验及其设备工艺设计组装、配套。着手开展高档特色配合米产品的研制与产品小试,制订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指南手册。做好配方品种的种植示范、推广与订单收购工作,制订了产业开发模式和产品营销推广策略,并得以推广。 6 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开展以来,选育或筛选优质特色稻米品种20余份,建立种子核心繁育基地2个。研制出优质特色稻米配方产品5个,完成了品牌化特色包装设计,申请了配方专利和包装设计专利。建成无公害稻谷生产核心基地4个,多渠道积极开拓市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品种保纯体系、稻谷生产体系、稻米加工体系和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优质特色稻米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该项目的实施,对传统稻米产业提出新的理念,极大促进了传统稻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浙江省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据初步测算,项目实施后相关品种累计种植逾3.3万hm2,生产稻谷25万t,按收购价增加0.4元/kg计,使核心基地农户增收1亿元,同时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伴随生产量和加工量的逐步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
7 项目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思路
配合米在食味品质上明显优于单一品种[2-3]。但有的配方产品与现有大米国家标准产生矛盾,主要在粒型、色泽等方面表现出的不一致,需要单独制定企业标准来解决质量达标问题[4]。项目品种均实行订单种植收购模式,公司与基层村委会或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由于订单是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约定,价格很难执行合同价格,虽然国家每年出台稻谷价格最低保护价格,但保护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有很大的差异,无法参照执行。即使种植前合同初定了价格,在收购时候还必须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加价调整。还会出现其他企业上门加价收购问题,价格制定的高低也影响到实际收购的数量问题。
项目今后在继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将重点研究品种配套的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拓展诚信稳定的种植基地,加大产品市场宣传推广力度。将产业模式由点到面示范、推广与普及,推动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都市人生活品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8 参考文献
[1] 张国江.建立米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3(1):40-44.
[2] 隋国民,刘博,李跃东,等.浅谈我国稻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水稻,2010(3):1-3.
[3] 孔宪琴,董翠,张克勤,等.我国稻米产业形势与企业发展策略[J].中国稻米,2013(6):32-34.
[4] 赵俊龙,张伶,蔡平,等.如皋市稻米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稻米,2012(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