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问题引人关注,收费对象的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也是重点,全面收费势在必行。但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规模扩大加重经费筹措压力,培养质量普遍较低,收费改革引发新一轮教育不公,地方高校生源危机及学科发展不协调等。基于上述问题,提出明确培养体制改革目的、创新研究生经费分配模式、完善研究生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配经费用途等相应对策,以推动硕士生培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行。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5-0071-05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制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硕士生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也没有放缓步伐。自1977年恢复高考,研究生恢复招生,在当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国家承担起了办教育事业的重任,实质是用我国极为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耗资巨大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上个世纪中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较大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实行一定比例的办学成本分担,是解决教育经费困境的有效尝试。[1]1251985年,我国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2]自此,免费的高等教育走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舞台。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体制方面也有重大变革,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计划内招生一般有20%的公费名额,自费指的是计划外(委培和定向委培)招生,这是高等教育经费培养的“双轨制”模式。投资主体有国家、学校、委培单位或个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我国研究生公费推行学校较多,公费比例较高,高校仍承受着巨大的经费压力,因此培养体制改革仍会继续。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深化,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计划内招生比例越来越小,自费生比例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呼声越来越高,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因为研究生收费改革不是一个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一个全面自费的改革。所以研究生教育全面自费的核心内容是取消国家计划,所有研究生都要收费。[3]49-50高等教育收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已经接受了缴费上学,这为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我国在3所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拉开了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全面改革的序幕。2007年有17所高校开始推行,2008年增加到56所。教育部于2013年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于2014年通过“并轨”在537所高校全面推行,从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将进入全面收费阶段。这体现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也是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客观要求。
二、硕士生培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1.成本分担理论
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指的是高等教育成本由谁支付以及如何支付的问题,即高等教育成本如何在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之间合理分担并最终实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有了一定的教育支付能力和投资能力,这是实施成本分担的经济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成本分担机制对我国教育经费短缺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这有利于高校的正常运转。但是在这一理论的刺激下,高校计划内招生减少,自费生招生比例越来越大。高校受经费压力作用的影响,已经无法放慢扩招的脚步,也带来了高等教育不公平等问题。
2.人力资本理论
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改革和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年在《教育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测算出1957年教育对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4]41-42以此说明教育通过培养合格或高质量的毕业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
高等教育投资对个人也有较高回报,表现为经济和非经济回报:从事脑力劳动,且其工资、奖金、福利、住房等生活待遇,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工作能力和再次寻找工作的机会及婚姻嫁娶等方面有优势;有较优秀的后代或者优秀的教育环境。[1]126从理论上来说,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较高层次的教育,它拥有最高的人力资本存量,相比本科及以下层次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这无形中加快了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步伐,也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就业困难,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与本科及以下层次教育的工资差别较小,人力资本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培养体制改革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改革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试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招生规模的扩大增加经费筹措压力
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主要通过对各培养主体的调整实现,这对我国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有缓解作用,“双轨制”经费筹措模式使个人和培养单位分担了部分成本,国家教育支出负担减轻,学校教育经费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刺激性,经费筹措的短期效应刺激了高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的诉求,导致部分高校盲目扩招。高校的本意是要增加办学经费,无意间却加重了办学负担,[3]49-50成本分担也无形中加重了人民投资高等教育的负担。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全部经费比例自1996年逐年降低,而学杂费收入逐年增长,由1996年的13.66%上升至2008年33.68%。[5]75-79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趋势:政府财政性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学生个人和家庭、社会团体等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无论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上都呈上升趋势。我国近20年来研究生招生情况如表1。 从2002年起,伴随高校扩招的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一个大扩招时期。2000年招生计划比1999年猛增40%,之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直到2005年,招生计划的快速增长势头才开始回落,进入10%左右的稳定增长阶段。不仅招生逐年增加,我国在校研究生数量也已成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这标志着我国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前列。
2.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陷入恶性循环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研究生数量激增与导师队伍壮大速度较慢的非均衡状态,虽然这降低了生均培养经费,无形中却加重了导师的工作压力,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放羊型”,这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普遍下降的关键原因之一。此外,基于“一把茶壶配十几个杯”的现实,导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对学生的监督和培养处于盲区,导致学生学术水平低下、学术不端成风。同时,由于收费改革试点实行的奖学金制,总体来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和高校的政策在实际上存在差别和考核标准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因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而急功近利,短期制造大量低水平成果,高质量、高水平成果较少。[6]133-136这不利于个人发展,对导师和学校的声誉也会造成损害,甚至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3.培养体制改革加重社会教育不公程度
公平原则在教育政策上的应用,就是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这一观念被列为1966年至1975年间世界教育研究的十项最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但“双轨制”乃至即将全面实施的全面收费,其实质是一种将公共教育资源由低收入向高收入阶层转移的不公平机制。我国教育资源本身存在个人、地区和校际间的差异,这最终使教育资源存在层次性、区域性和结构性配置不均。
首先,实行收费制度,将原来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变成了成绩和经济能力的双重标准。部分人因高昂的收费对研究生教育望而止步,失去深造的机会,加大了贫困群体中优秀人才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困难。与此同时,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人则理所当然地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使研究生教育呈现一种“贵族化”发展趋势。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是递增的,研究生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往往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职业差别带来的财富、权力、声望等差异引发了新一轮两极分化,从而产生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7]187
其次,收费改革一定程度上违背社会受教育权利的均衡。这是政府职能的缺失,政府一方面要在宏观上进行调控以建立和发展好大学,保证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读得起书。[8]36-40虽然我国人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仍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农村地区长期遭受教育不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本来就少,收费制度的改革可谓雪上加霜,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加深了城乡和地区间的不公。
最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教育作为商品,人们更愿意购买优质的服务,这使得名校生源充裕,名校不仅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享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和极高的美誉,且国家对于各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和口径也不一致,名校的毕业生更容易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更具竞争力。这样一来,校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地方高校生源会受影响,对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
4.培养体制改革影响学科均衡发展
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研究生个人需要负担部分甚至全部成本,他们必然会以一个“经济人”的角色来算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部分没有经济效益的基础性项目很可能被放弃,一些基础性学科可能会出现生源危机。基础性学科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不能直接为社会和个人带来利益,这决定了无论是在校期间的科研经费,还是毕业后的经济收益都比应用性学科要少,而基础学科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个学科体系的协调和长远发展。研究生专业的“冷”、“热”主要因此而来,而公费就是吸引考生报考“冷门”专业的有效手段。有专家指出,实行全部自费,一些学校的冷门专业可能会更冷,而报考热门专业的学生也会越来越集中。[9]
四、应对措施
1.明确培养体制改革目的,消除“变相收费”之说
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成本分担只是一种手段,而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终极追求,也是培养体制改革的最终追求。国家乃至高校应该明确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充分考虑本校的施教能力和社会或当地的人才需求结构,实现学校培养能力与招生规模相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人才结构与当地需求相匹配。必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实行研究生严出政策,创新研究生经费分配模式,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人才终归是要进入社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学历作为一种信号固然重要,但个人素质和能力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应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首先应引导人们理性消费,减少因消费泡沫而带来的教育经费消费泡沫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避免所谓的“研究生是有钱人的事”等对研究生教育的亵渎,从而利于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其次,对学校、导师和学生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培养质量;最后,可缓解目前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做到人岗匹配,使教育的信号功能正常发挥,减少文凭贬值或“读书无用论”等说法出现。
赋予导师较大权利,包括培养经费的支配权和一定的招生决定权,同时导师的义务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导师要对研究生的招生和就业负全责。赋予导师一定的招生权和经费支配权,导师可根据自身能力和精力以及可支配的培养经费来招收适当数量的学生,避免出现粗放型培养模式和“僧多粥少”的培养困境。此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性的研究,让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就业等整个过程,导师的薪酬、身份的去留与其培养能力和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挂钩,利于实行动态导师制度,也间接地限制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最终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把精英教育落到实处。 3.完善研究生经费保障机制,缓解培养体制试点改革引发的教育不公
面对培养体制改革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合理分配三级教育经费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完善高校资助制度、奖学金制度及“三助”岗位制度。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对地方高校来说,一方面可以缓解地区教育资源差别,避免因收费引发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减轻校际差异带来的生源危机和校际间不公趋势的扩大;另一方面,为有志深造而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者解除后顾之忧,维护教育公平,避免“马太效应”出现和蔓延,从根本上克服培养体制改革引发的问题。
4.合理分配经费用途,保证学科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经费不足,而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普遍偏高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管理支出较多,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高校应该把经费支出的重点转移到教学业务上,科研应占绝对的主体位置,保证科研经费的充裕。此外,全面收费制度,对于地方高校无疑是一种挑战。面对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和校际禀赋差异,地方高校要立足地区特色,积极找准本校定位,把学校的培养活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能力和竞争力,以保证稳定的生源和教育质量。同时高校需要加大对基础性学科或地区空白领域的政策倾斜,国家作为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引导优秀学生流向基础性学科,从而保护外溢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弥补由收费而导致的学科发展失衡。
总之,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科技发展的“加速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生教育进行培养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的科研水能力和科研水平。毫无疑问,也只有科研的创新和进步,才能保证教育事业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成亮.中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历史变化[J].理论界,2005(11).
[2]哈巍.谁来为高等教育付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国际比较[EB/OL].http://www.nbedu.gov.cn/zwgk/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24105,2006-09-20.
[3]李硕.研究生教育全面自费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1).
[4]智立红,韩建东.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3).
[5]邓敏.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分析——以成本分担为研究视角[J].会计之友,2011(33).
[6]吴渝,曾立梅.高校研究生收费制下奖学金评定的问题和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王立红,杨丽华,齐建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的“马太效应”[J].科技资讯,2008(23).
[8]张琦,孟繁华.中美高等教育学费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9]雷新.研究生教育终结“免费午餐”?[N].人民政协报,2005-01-24(4).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5-0071-05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制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硕士生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也没有放缓步伐。自1977年恢复高考,研究生恢复招生,在当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国家承担起了办教育事业的重任,实质是用我国极为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耗资巨大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上个世纪中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较大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实行一定比例的办学成本分担,是解决教育经费困境的有效尝试。[1]1251985年,我国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2]自此,免费的高等教育走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舞台。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体制方面也有重大变革,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计划内招生一般有20%的公费名额,自费指的是计划外(委培和定向委培)招生,这是高等教育经费培养的“双轨制”模式。投资主体有国家、学校、委培单位或个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我国研究生公费推行学校较多,公费比例较高,高校仍承受着巨大的经费压力,因此培养体制改革仍会继续。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深化,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计划内招生比例越来越小,自费生比例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呼声越来越高,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因为研究生收费改革不是一个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一个全面自费的改革。所以研究生教育全面自费的核心内容是取消国家计划,所有研究生都要收费。[3]49-50高等教育收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已经接受了缴费上学,这为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我国在3所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拉开了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全面改革的序幕。2007年有17所高校开始推行,2008年增加到56所。教育部于2013年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于2014年通过“并轨”在537所高校全面推行,从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将进入全面收费阶段。这体现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也是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客观要求。
二、硕士生培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1.成本分担理论
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指的是高等教育成本由谁支付以及如何支付的问题,即高等教育成本如何在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之间合理分担并最终实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有了一定的教育支付能力和投资能力,这是实施成本分担的经济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成本分担机制对我国教育经费短缺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这有利于高校的正常运转。但是在这一理论的刺激下,高校计划内招生减少,自费生招生比例越来越大。高校受经费压力作用的影响,已经无法放慢扩招的脚步,也带来了高等教育不公平等问题。
2.人力资本理论
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改革和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年在《教育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测算出1957年教育对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4]41-42以此说明教育通过培养合格或高质量的毕业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
高等教育投资对个人也有较高回报,表现为经济和非经济回报:从事脑力劳动,且其工资、奖金、福利、住房等生活待遇,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工作能力和再次寻找工作的机会及婚姻嫁娶等方面有优势;有较优秀的后代或者优秀的教育环境。[1]126从理论上来说,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较高层次的教育,它拥有最高的人力资本存量,相比本科及以下层次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这无形中加快了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步伐,也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就业困难,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与本科及以下层次教育的工资差别较小,人力资本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培养体制改革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改革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试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招生规模的扩大增加经费筹措压力
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主要通过对各培养主体的调整实现,这对我国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有缓解作用,“双轨制”经费筹措模式使个人和培养单位分担了部分成本,国家教育支出负担减轻,学校教育经费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刺激性,经费筹措的短期效应刺激了高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的诉求,导致部分高校盲目扩招。高校的本意是要增加办学经费,无意间却加重了办学负担,[3]49-50成本分担也无形中加重了人民投资高等教育的负担。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全部经费比例自1996年逐年降低,而学杂费收入逐年增长,由1996年的13.66%上升至2008年33.68%。[5]75-79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趋势:政府财政性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学生个人和家庭、社会团体等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无论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上都呈上升趋势。我国近20年来研究生招生情况如表1。 从2002年起,伴随高校扩招的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一个大扩招时期。2000年招生计划比1999年猛增40%,之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直到2005年,招生计划的快速增长势头才开始回落,进入10%左右的稳定增长阶段。不仅招生逐年增加,我国在校研究生数量也已成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这标志着我国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前列。
2.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陷入恶性循环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研究生数量激增与导师队伍壮大速度较慢的非均衡状态,虽然这降低了生均培养经费,无形中却加重了导师的工作压力,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放羊型”,这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普遍下降的关键原因之一。此外,基于“一把茶壶配十几个杯”的现实,导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对学生的监督和培养处于盲区,导致学生学术水平低下、学术不端成风。同时,由于收费改革试点实行的奖学金制,总体来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和高校的政策在实际上存在差别和考核标准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因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而急功近利,短期制造大量低水平成果,高质量、高水平成果较少。[6]133-136这不利于个人发展,对导师和学校的声誉也会造成损害,甚至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3.培养体制改革加重社会教育不公程度
公平原则在教育政策上的应用,就是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这一观念被列为1966年至1975年间世界教育研究的十项最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但“双轨制”乃至即将全面实施的全面收费,其实质是一种将公共教育资源由低收入向高收入阶层转移的不公平机制。我国教育资源本身存在个人、地区和校际间的差异,这最终使教育资源存在层次性、区域性和结构性配置不均。
首先,实行收费制度,将原来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变成了成绩和经济能力的双重标准。部分人因高昂的收费对研究生教育望而止步,失去深造的机会,加大了贫困群体中优秀人才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困难。与此同时,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人则理所当然地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使研究生教育呈现一种“贵族化”发展趋势。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是递增的,研究生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往往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职业差别带来的财富、权力、声望等差异引发了新一轮两极分化,从而产生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7]187
其次,收费改革一定程度上违背社会受教育权利的均衡。这是政府职能的缺失,政府一方面要在宏观上进行调控以建立和发展好大学,保证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读得起书。[8]36-40虽然我国人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仍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农村地区长期遭受教育不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本来就少,收费制度的改革可谓雪上加霜,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加深了城乡和地区间的不公。
最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教育作为商品,人们更愿意购买优质的服务,这使得名校生源充裕,名校不仅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享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和极高的美誉,且国家对于各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和口径也不一致,名校的毕业生更容易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更具竞争力。这样一来,校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地方高校生源会受影响,对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
4.培养体制改革影响学科均衡发展
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研究生个人需要负担部分甚至全部成本,他们必然会以一个“经济人”的角色来算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部分没有经济效益的基础性项目很可能被放弃,一些基础性学科可能会出现生源危机。基础性学科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不能直接为社会和个人带来利益,这决定了无论是在校期间的科研经费,还是毕业后的经济收益都比应用性学科要少,而基础学科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个学科体系的协调和长远发展。研究生专业的“冷”、“热”主要因此而来,而公费就是吸引考生报考“冷门”专业的有效手段。有专家指出,实行全部自费,一些学校的冷门专业可能会更冷,而报考热门专业的学生也会越来越集中。[9]
四、应对措施
1.明确培养体制改革目的,消除“变相收费”之说
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成本分担只是一种手段,而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终极追求,也是培养体制改革的最终追求。国家乃至高校应该明确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充分考虑本校的施教能力和社会或当地的人才需求结构,实现学校培养能力与招生规模相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人才结构与当地需求相匹配。必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实行研究生严出政策,创新研究生经费分配模式,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人才终归是要进入社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学历作为一种信号固然重要,但个人素质和能力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应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首先应引导人们理性消费,减少因消费泡沫而带来的教育经费消费泡沫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避免所谓的“研究生是有钱人的事”等对研究生教育的亵渎,从而利于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其次,对学校、导师和学生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培养质量;最后,可缓解目前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做到人岗匹配,使教育的信号功能正常发挥,减少文凭贬值或“读书无用论”等说法出现。
赋予导师较大权利,包括培养经费的支配权和一定的招生决定权,同时导师的义务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导师要对研究生的招生和就业负全责。赋予导师一定的招生权和经费支配权,导师可根据自身能力和精力以及可支配的培养经费来招收适当数量的学生,避免出现粗放型培养模式和“僧多粥少”的培养困境。此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性的研究,让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就业等整个过程,导师的薪酬、身份的去留与其培养能力和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挂钩,利于实行动态导师制度,也间接地限制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最终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把精英教育落到实处。 3.完善研究生经费保障机制,缓解培养体制试点改革引发的教育不公
面对培养体制改革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合理分配三级教育经费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完善高校资助制度、奖学金制度及“三助”岗位制度。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对地方高校来说,一方面可以缓解地区教育资源差别,避免因收费引发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减轻校际差异带来的生源危机和校际间不公趋势的扩大;另一方面,为有志深造而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者解除后顾之忧,维护教育公平,避免“马太效应”出现和蔓延,从根本上克服培养体制改革引发的问题。
4.合理分配经费用途,保证学科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经费不足,而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普遍偏高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管理支出较多,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高校应该把经费支出的重点转移到教学业务上,科研应占绝对的主体位置,保证科研经费的充裕。此外,全面收费制度,对于地方高校无疑是一种挑战。面对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和校际禀赋差异,地方高校要立足地区特色,积极找准本校定位,把学校的培养活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能力和竞争力,以保证稳定的生源和教育质量。同时高校需要加大对基础性学科或地区空白领域的政策倾斜,国家作为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引导优秀学生流向基础性学科,从而保护外溢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弥补由收费而导致的学科发展失衡。
总之,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科技发展的“加速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生教育进行培养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的科研水能力和科研水平。毫无疑问,也只有科研的创新和进步,才能保证教育事业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成亮.中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历史变化[J].理论界,2005(11).
[2]哈巍.谁来为高等教育付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国际比较[EB/OL].http://www.nbedu.gov.cn/zwgk/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24105,2006-09-20.
[3]李硕.研究生教育全面自费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1).
[4]智立红,韩建东.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3).
[5]邓敏.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分析——以成本分担为研究视角[J].会计之友,2011(33).
[6]吴渝,曾立梅.高校研究生收费制下奖学金评定的问题和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王立红,杨丽华,齐建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的“马太效应”[J].科技资讯,2008(23).
[8]张琦,孟繁华.中美高等教育学费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9]雷新.研究生教育终结“免费午餐”?[N].人民政协报,2005-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