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 :中国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与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期2年的试点工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2016年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也是应对有限的司法资源同上升的轻罪案件犯罪率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公正与效率最大化的积 In order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strict and strict policies, improve the criminal procedure, allocate judicial resources reasonab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andling criminal cases,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itigants, and promote judicial fairness,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authorized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nd other 18 cities to carry out the criminal case “pleaded guilty of leniency system” for a period of two years of pilot work. “The system of guilty conscientiously punish leniency ” is the focal point of our country’s judicial reform in 2016, also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mited judicial resources and the crime rate of misdemeanor cases rising,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product of maximizing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周来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学家。他以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研究美学,提出了“美是和谐自由”的观点,建立了逻辑结构严密的“和谐美学”理论体系。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
人类审美心理的形成,是由生命欲望的根源性,逐步演化出人类特有的审美意识。其价值,使人类自身在具体可感、可触的现实生活实践审美中能不断地重现自我、反观自我、重创新的
主体与客体问题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因此所有有关这一课题的重要著作都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况且,这本著作带有总结的性质,并自己认为(有充分根据)概括了至今对这个问题
关于管理哲学思想的几点思考申建设赵俭管理既包括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组织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形态相联系的、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前
本文详细考察了戴维森所揭示的“经验论的第三个教条”,对它与蒯因所揭示的经验论两个教条的关系、戴维森对它的批驳以及这一批驳对罗蒂思想的影响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从一个侧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冯友兰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五年前,他以九五高龄去世,今年是他的百岁冥寿。我们今天纪念他的时候应该问一问,我们向冯先生学习什么?对我来说,我以为首
玄学庄学化与阮嵇美学汪裕雄一以正始十年为界标,魏晋玄学的主导倾向,从老学转向了庄学。何晏、王弼创立玄学,史称“祖述老庄”(《晋书·王衍传》),何晏“好老庄言”(《魏志·何晏传
“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是未来检察机关办公办案的基本形态与建设目标。目前在“怎样研判和推动‘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问题中尚缺乏基本共识。根据对中央精神的文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