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周期地震波确定近震震源机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piaos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前言过去确定震源机制都是使用多个观测点的P 波初动和远场 P 波及 S 波的波形的。福岛等人提出(1988、、1989),用高性能数字地震仪在近场记录的长周期地震波形进行反演的解析,可以确定震源机制。据他们报告,对于日本周围的地震(震中距约100—1500公里),如果能在一个观测点得到长达10分钟的良好的三分量波形资料,就可以通过矩张量反演及时地确定震源机制解。实际上,采用多个观测点的记录还可望提高确定震源机制解的精度。本文作者在北海道三个观测点分别设置了三分向的 STS 地震仪,并从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对地震中人员伤亡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概略的分析和论述,旨在为震前的救援准备和实施有效的救灾对策提供有益信息。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澳大利亚地震工作的现状,包括研究机构的设置,地震观测台网布局,仪器装备以及澳洲大陆的地震活动特征等。文中还较详细地介绍了澳大利亚地震中心和有关大学开展的地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课题,并简要概述了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本文是中国地震代表团于洛马普列塔地震后赴美进行实地考察,并做短期研究的工作报告的一部分,文中概述了该地震的基本参数、震前的预测预报情况、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震源构造及地表变形,以及这次地震前后观测到的地震前兆现象。最后,本文对加州北部地区未来地震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本文对下列问题作了初步概述与讨论:①当代地震预报水平的初步估计;②目前实现地震准确预报的困难;③国内外地震预报研究的动态。
<正> 1.活断层和线性现象(线性构造)所谓活断层是在第四纪有过重复活动的断层,今后仍有很大可能重复活动。活断层不仅通过它产生的变位影响位于断层之上的构筑物,而且还有因
<正> 地球科学家或政府官员们是如何评估破坏性地震的预报,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减轻地震灾害效应措施的呢?在过去的20年里,几个国家已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进行
地震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确定震源的性质,从50年代起地震学家就采用震源机制解来表示震源的破裂面。但是,采用震源机制解要有严格的假定,其所给出的结果是非线性的,故在应用方面也受到一定限制。从70年代起地震学者开始用六个独立分量的地震矩张量来表示震源的破裂面。这大大推进了震源的研究。目前,具有国际权威的地震报告,如“ISC”、“EDR”等从80年代开始正式列入地震矩张量解。国外一些地震学者,如杰旺斯基
<正> 非线性动力学的最新进展影响了那些研究领域涉及大量非线性过程的地球物理学家的想象力。对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们来说,非线性动力学最令人振奋的可能应用是地幔与地核的对
1989年第四季度,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4次,都在环太平洋带上,在全年的四个季度中,地震活动经历了两低两高的过程。美国加州的洛马普列塔发生7.1级地震。日本本州以东海域发生7.3级地震。亚欧带本季度地震活动基本平静。中国华北的大同-阳高地震群,震级都在6级以下。
地震并非超级大国最高级会晤中的普通素材,但戈尔巴乔夫总统却于1985年在日内瓦向他新结交的美国朋友里根提供了一些地球物理方面的新闻;苏联科学家利用新开发的技术预测未来3年内加州南都可能会发生一次大地震。白宫对戈尔巴乔夫的警告非常认真。几天之内,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如何看待苏联地震学家的预测。最后,专家们采取了等着瞧的态度。他们做了等待,但所预测的地震没有发生。